溫錕民
摘 要: 作文與生活緊密相連,引導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生活,認真觀察,實行開放的、動態的作文教學,調動全體學生作文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學生情動而言發。
關鍵詞: 作文教學 寫作興趣 互批習作
作文教學應切近學生的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可是對于小學生來說,下筆就能將真情流露于筆端也不是件容易事。真情實感到底從何處而來?怎樣在作文教學中讓學生的作文寫出真情實感呢?下面談談我在教學實踐中的做法。
一、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作文是語文學習中最復雜的腦力勞動,如果小學生沒有寫作愿望,那么習作的教學目的就很難達到。在作文教學時一定要讓學生體驗成功,樹立自信,調動寫作的積極性。我的做法有以下幾點:(1)開展豐富多樣的交流活動。我經常在班級開展形式多樣的作文交流活動。有時,我充滿激情地朗讀學生的優秀作文;有時請學生上臺自己放聲朗讀;有時要求各組分別圍成一圈兒,每個人都選讀一至兩篇自己的得意之作,其他組員聽評其作文的長處和短處,在學生熱烈的掌聲中及充分肯定的評價中,在老師聲情并茂的朗讀中,學生逐步樹立起作文的自信心,人人都覺得自己行。(2)打印成冊,讓學生感受收獲的喜悅。當學生看到自己的優秀作文變成鉛字,漂亮、工整地從打印機打出,再配上美麗的、富有聯想的插圖,心里別提有多高興。在班會課上,組織學生互相借閱、討論、評議,學生的寫作積極性空前高漲。學生有了寫作的欲望,教師一定要給予保護,即使有些學生寫的是“三言兩語的流水賬”,教師也不要責備求全,讓學生感到寫作不是“難于上青天”,從而大大增強學生對作文的信心。
二、深入生活,積累素材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孩子們生活的環境盡管不復雜,但也是豐富多彩的。生活并不單調,學生周圍的環境天天都在更新并變化。這諸多的現象之中都包含許多必然的偶然的已知的未知的緣由;從紛繁浩渺的宏觀世界到神秘玄奧的微觀世界,從國家大事到身邊的小事——如果學生都能認真地思考,就會發現有許多奧秘和問題有待探索、解答,讓學生主動地從實際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讓他們情動于中而發于外,就能寫出充滿生活氣息、滿含真情實感的好文章。
例如我給四年級(1)班的學生布置了一項作業:讓每個孩子從家里帶一個生雞蛋到學校,并且在學校保護好這個雞蛋,直至下午放學。這個看似簡單的任務,在小學四年級學生的手里變得相當困難,一個個蛋在教室里面摔得粉身碎骨,保存下來僅半數左右。我讓孩子們當天回家后將保護蛋的經過說給家長聽,并將所講之事寫成文章,有一個學生這樣寫:“我看到一位同學把雞蛋放到一個暖和的窩里,再把窩放在暖氣上,我們以為雞蛋會孵出小雞來,所以我們特別小心、注意,一會兒把雞蛋放到外面乘涼,一會兒又把雞蛋放到暖氣上,靜靜地看著……后來,雞蛋上竟出現許多裂紋!我們真高興!于是,我們開始給小雞做玩具……可是,到了最后,沒有小雞出來!原來是由于熱脹冷縮,雞蛋才會出現裂紋!”后來,據家長們反饋回來的信息表明,每個學生回到家說起這件事都熱情高漲,滔滔不絕。大家看看,把一個小雞蛋帶進課堂,就有這樣的效果,要是把生活搬進課堂,就有更多的驚喜。老師要鼓勵學生大膽下筆,寫真情實感生活之水不是一成不變的,常常會泛起波瀾。老師如果隨時從中擷取其中的浪花引申、開發,注意引導學生培養敏銳的觀察力,捕捉生活中的重要信息,抓住并描述出事情的過程、心理、情感體驗等加以組織提煉形成素材,那么學生就能真正做到有話可說。
三、培養學生互批習作
葉圣陶老先生說:“學生作文教師改,跟教師命題學生作一樣,學生處于被動地位。能不能把古老的傳統變一變,讓學生處于主動地位呢?”我決定把作文修改權還給學生。于是,我告訴孩子們:你們自己寫的作文你們自己改。不少學生興致勃勃,但更多的學生面露難色。為了讓學生改作文有章可循,我翻閱一些可供參考的資料,結合我班學生在習作上的一些特點,特別制定一份學生習作互批方案:按以下十點進行批改,批改者每一點必須給出具體的評語。分數填在最后的表格。每點10分,滿分100分。(1)格式是否正確:看寫作文的同學是否按老師按求的格式寫作:發現一處錯誤扣兩分,扣滿十分就不再多扣。必須在文中指出錯誤。(2)卷面是否整潔:發現一個涂改的地方扣一分,扣滿十分就不再多扣。扣分時必須把涂改的地方用“○”標出。(3)錯別字幾個:發現一個錯別字扣一分,扣滿十分就不再多扣。扣分時必須用“∏”標出錯別字,并將正確的字改在作文本的右邊同行的空白處。(4)有幾處病句:用“──”找出病句,寫明病因,并改在作文本右邊空白處。發現一處病句扣兩分,扣滿十分就不再多扣。(5)標點符號有幾處明顯錯誤:強調句號、引號、嘆號、問號的使用。明顯錯誤的地方,有一處扣一分,扣滿十分就不再多扣。必須在旁邊寫出正確的符號。(6)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鮮明,集中。(7)看文章的選材是否圍繞中心,是否符合生活實際。(8)看文章的結構:層次段落是否清晰;過渡是否自然;開頭和結尾是否照應。(9)看文章的表達方式是否符合作文的指導要求。(10)看文章的語言是否簡練流暢深刻。簡練就是不重復,不啰唆,簡要精。流暢是指文章讀起來順口;深刻是指文章能抓住事物或問題的本質來寫。6—10條按等級給分:一級:8—10分;二級:5—7分;三級:4分以下。
我相信只要在新教學理念下,引導學生立足生活實際,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新理念的指導下,再給予學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導,給他們表達的自由和空間,每個學生都會樂于作文,樂于表達,讓作文成為學生表達生活的、體驗生活的一部分,再也不把作文當做負擔對待。
參考文獻:
[1]《新作文.小學作文創新教學》.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
[2]蔡萍華.如何讓小學生寫出真情實感的作文[J].當代教研論叢,2014(07).
[3]孫亞紅.揚起風帆文海遠航——淺談作文教學[J].現代交際,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