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品
摘 要: 提問是課堂教學極為常見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反饋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工具。好的提問,能夠有效促進課堂教學,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數學體系,培養學生思考的習慣;反之,不僅浪費時間,還讓學生討厭數學學習,甚至對數學學習產生抵觸情緒。本文就高中數學問題課堂提問進行深入的探究。
關鍵詞: 數學教學 課堂提問 分層次 分階段 依概念
數學家波利亞提出:問題是研究數學的中心這樣的觀點。中國科學院的路甬祥院長認為,在科學的進步過程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要比解決處理問題更具價值;有的時候隨著一個新的問題的發生,能夠帶出一系列的思考,從而指引我們邁向新的方向。本文主要講了如何處理因為學生情況不同而產生的不同提問,因為階段情況不同而產生的不同提問,以及依概念所產生的提問,從而提高高中數學的有效性。
一、分層次提問
在授課過程中我們可以依據學生提問時的表現把學生分為三種類型,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采取相應的有效處理方法。
1.主動踴躍型。主動踴躍型的學生往往具有敏捷的思維,在課堂上的表現最積極。我們在授課過程中處理這一類學生的時候,應該對其提出一些有難度的問題。但是,這類型的學生一般都會有很強的自尊心,處理問題時有一種好勝的心態,這使得他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并不是非常認真,得到的結果也不那么深刻。所以當這些學生回答完問題以后,我們要先對他們予以認可,再仔細辨別他們回答中錯誤的地方,再針對這些錯誤進行改正,幫助他們掌握知識的真諦。
2.膽怯嚴肅型。膽怯嚴肅型的學生不是非常善于交流。在這種性格的學生中存在兩種類型,一種是學習成績優異的,他們雖然很好地理解知識,但是因為個人的原因,往往在回答問題的時候總是說不清楚。另一種就是相對來說差一點的學生,他們根本就沒有明白老師所講的內容。但是又怕老師檢查到自己,從來不積極思考,總是在回避問題。對于這樣的情況,老師一定要相信學生、認可學生,及時給予他們鼓勵和幫助,最重要的是保證他們思考的時間,不要因為他們沒有及時回答出來,就換下一位學生回答,否則會使他們失去學習的信心和動力。應該在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引導他們,讓學生消除壓力,督促和引導他們高效地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
3.保守內向型。在保守內向型的學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已經學到了老師所講的內容,但是因為他們個人的性格比較內向,所以不愿意主動地回答。這樣的學生基本功非常扎實,只是沒有熱情。所以就要求老師時刻關注,并根據自己的經驗組織有趣的教學活動,比如搶答、游戲、比賽等,從側面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回答問題。
二、分階段提問
教師授課過程中,主要有新知識的講解與舊知識的復習兩個階段,我們要在不同的階段運用合理的提問方式。
1.復習階段的提問方式。復習課的教學,其實就是對之前學過的東西進行總結、復習鞏固,把眾多知識點通過聯系串成一個網絡,形成自身的知識體系,最終積累知識。在課上,就要把大部分的時間用于總結。主要從概念的區別、數學方法的異同點入手,同時還要結合自己的經驗引領學生進行問題的剖析與解決。
2.新知識的講解階段的方式。對于新的知識,老師在日常授課過程中一定要結合現實的具體情況進行講解。因為這些身邊發生的實物或者是實時的一些新聞都會引起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要注意的環節是問題闡述時的場景的設定與選擇,這些生活中的事物一定要符合所要講解的內容,并相互借鑒,從而達到高效學習的目的。
三、依概念提問
概念是整個數學授課的基本,通過轉化可以形成特殊的數學體系,是學生學習數學過程中重要的環節,所以在高中數學的授課中我們要不斷引用新的概念,從而達到預想的效果。
學生對概念的初期理解就是導入,所以我們要不斷地通過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數學家弗萊登塔爾曾說:“數學的起源是生活,所以一定要回饋于生活中去,而且還有為生活提供便利,如果我們的數學教學離開了生活,將會失去源頭的動力,成為沒有根本的東西。”所以,依概念提問一定要切合實際,然后老師通過生活中事物的反饋進行處理,從而高效地實現目標。
舉例:橢圓概念的引入。
背景:在20世紀90年代末,中國科學院發現了一條規律,海爾·波普彗星將會從本年的2月起慢慢靠近地球,而在4月之后,又會逐漸離開,同時他們還預測到在3000年以后這種現象還會發生,而現實的情況是很多人真的在那一天看到了描述的情況。
問題:科學家是如何預測到3000年后這種現象還會發生的?
總的來說,雖然學生的學習收獲比較重要,但是老師對學生的引導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過程更重要。教師利用提問的方法,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達到高效的學習成果。本文對于課堂的提問及學生問題的提出研究得還不夠透徹,而且高中數學教學存在著很多變化,但是只要我們認真思考,正確有效地利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就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陳蕊.高中數學課堂提問的案例分析[D].天津師范大學,2012.
[2]景躍軍.基于問題生成的高中數學動態課堂教學策略[J].考試周刊,2013(12).
[3]唐孝菊.新課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