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若娜
摘 要:結合“數的世界”,從整合數學課程資源、夯實教師課程領導智慧;整合學科社會資源、激活教師課程領導智慧;整合動態環境資源、生成教師課程領導智慧三個方面,對整合資源提升數學教師課程領導智慧進行研究,以有效實施數學課程教學,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關鍵詞:數學教學;整合資源;課程;智慧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7-0073-01一、案例背景
“數的世界”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第2~3頁的一節數學概念課,是學生數論學習的第一課。本節課是通過整合資源,讓學生在破解“讀心術”的任務驅動下積極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在觀察比較中認識整數、自然數,聯系乘法認識倍數與因數,在自主探究中掌握找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這節課是2014年深圳市羅湖區小學數學教師課堂教學比賽參賽課,任教的學生是東昌小學四年級3班的學生,盡管跟這些學生相處時間很短,但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認真、熱情、活潑、善于思考、情感豐富。
二、案例過程
1. 課堂鏡頭一:激趣導入,問題引領
師:同學們,我會“讀心術”,能測算你們的內心感應,你們信嗎?生:不信。師:要不測試一下?我們來做一道題,你可以隨便挑選一個兩位數,比如23,然后將這個兩位數的個位和十位相加,2+3=5,然后用23-5=18,記住得數,在這里找到得數18對應的圖形,然后你就在心里默默念這個圖形,我就能猜出你心中所想的圖形。請看?。c擊水晶球,水晶球出現該圖形)先請兩位學生玩“讀心術”,再請全班學生一起驗證。師:老師厲害吧?想知道其中的奧秘嗎?噓!天機不可泄露!不過,通過今天的學習,說不定你也會像我一樣厲害哦。今天老師要帶大家走進“數的世界”,去感受數字的神奇!(板書課題:數的世界)
2. 課堂鏡頭二:對數進行分類
師:我們生活在數的世界,比如水果店,請仔細觀察,圖中有哪些數?生:有6元,4元,5.8元,3.6元,5千克,零下3攝氏度和2攝氏度。(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將數字卡片貼在黑板上。)師:還有補充的嗎?生1:兩個半西瓜可以用2.5個表示。生2:還有1個凳子和1個桌子。生3:兩個人。生4:賣完了表示為0。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為了更好地研究這些數,請同學們將這些數進行分類,六人一小組討論一下吧。小組討論,教師巡視,加入討論,然后請同學上講臺在黑板上移動卡片進行分類,并進行分類說明。
3. 課堂鏡頭三:對乘法算式進行分類
師:同學們討論了這些數,認識了整數和自然數,圖中還有一個什么問題沒有解決呢?生:因為梨每千克4元,買5千克需要4×5=20元,所以需要20元。(教師板書4×5=20元。)師:根據圖上信息,你還能提出用乘法解決的數學問題嗎?生:買5千克蘋果需要多少錢?5×6=30元。(教師板書5×6=30元)生:買8千克梨需要多少元?4×8=32元。(教師板書4×8=32元)生:買3千克葡萄需要多少錢?3.6×3=10.8元。(教師板書3.6×3=10.8元)師:同學們真厲害,提出了這么多數學問題,并都用乘法算式解決了,那能不能把這些乘法算式也分分類呢?生:前面3道是整數乘法,最后一道是小數乘法。師:這3道是整數乘法,同時還是什么乘法呢?生:自然數乘法。師:根據4×5=20(元)這道乘法算式,說說4、5、20這三個數的關系。師生交流,引出 “20是4和5的倍數,4和5是20的因數”,并進一步確定只在自然數(零除外)范圍內研究倍數和因數。
4. 課堂鏡頭四:為數字找家
師:接下來我們為數字找家吧。請發到號碼牌是2、4、6、9、12、18、20、30、48的同學起立,再請兩位同學幫忙,你拿4的倍數,你拿6的倍數。師:接下來,請同學們為數字找到自己的家吧。師:你怎么還沒拿定主意呢?(采訪號碼是12的同學)生:我兩邊都可以去,12是4的倍數,也是6的倍數。師:跟你一樣,兩邊都可以去的還有誰呢?生:我,48也是。師:這里還有兩個號碼找不到家,我們一起來幫幫他們吧,幫他們找到家。生:2的家是2的倍數。生:9的家是9的倍數。師:謝謝你們幫它們找到了家。(下課鈴聲響起)生:許老師,我們還沒找到家呢。(坐在座位上的同學很著急)師:怎么辦?這么多數,該安一個什么家呢?生:1的倍數。師:謝謝你,讓大家都找到了家。1的倍數回家?。▽W生開開心心舉著自己的號碼旗起立下課。)
三、案例分析
教師課程領導力是指教師作為課程的領導者和參與者,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創造性地設計課程教學環境,有效實施課程教學,全面提升課程質量的能力。教師課程領導的智慧是教師課程領導力的具體體現之一,在教學“數的世界”這節課時,我努力通過整合數學課程資源、學科社會資源、動態環境資源來提升教師的課程領導智慧。
1. 整合數學課程資源,夯實教師課程領導智慧
整合資源從整合數學課程資源開始,要先熟悉數學新課程標準,及時更新教學理念,要了解各種教材版本,各取所長,深度解讀所用教材,挖掘提升。“數的世界”是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起始課,是數論初步領域的內容,也是學生數論學習的第一課。北師大版教材沒有從整除的概念入手,而是聯系乘法認識倍數與因數。為此,在教學整數、自然數概念時,采用了樸實常見的“水果店”情境,使學生在找數和分類的過程中逐步建立整數和自然數的概念。讓學生先討論再在黑板上操作卡片,非常直觀,也鍛煉了學生的表述能力,將舞臺讓給學生,真正體現教學以學生為中心,在課程領導智慧的積極引導下,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對數進行分類是教材上設計的,但接下來的對乘法算式是我經過幾次試講才想到的,是對教材的巧妙處理,通過再次分類將知識點串起來,體現了課程領導智慧離不開教師對教材的深度解讀。
2. 整合學科社會資源,激活教師課程領導智慧
教師不但要吃透教材,還要合理整合學科社會資源,善于利用并開發教材以外的資源,為課堂提供多種可能的平臺,為高效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皵档氖澜纭睂氕h節的素材就是來自網絡,來自風靡一時的游戲,這個游戲利用了倍數的知識,我敏感意識到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素材,如果教學倍數時用這個“讀心術”將非常吸引學生,破解其中奧妙更會讓學生體會數學的妙用,享受成功的喜悅?!白x心術”看似偶得,其實跟我平時在生活和學習中處處留心素材分不開??梢?,教師要想提升自己的課堂領導力,就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整合各種資源,激活課堂。利用“讀心術”導入,充分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整節課以破解“讀心術”為主線,學生掌握倍數相關知識后不難發現讀心術其實就是利用倍數知識進行設計的,學生從而可以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值得一提的是,最初上這節課的時候,我的設計是讓學生一起玩吉普賽人的“讀心術”,后來經同行建議轉換角色,就變成了用“許老師會讀心術”進行導入。這樣做,更拉近了師生距離,更增加了神秘感,讓課堂外的資源走近學生身邊,化課外資源為課內資源,對資源進行充分整合。
3. 整合動態環境資源,生成教師課程領導智慧
教學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要重新“激活”書本知識,使知識恢復到“鮮活狀態”,在“多向互動”和“動態生成”的教學中凸顯知識的活性。鏡頭四“為數字找家”這個環節的效果超乎預期,本來在這個環節之后還有一個游戲“化身為數”,課前給每個同學發的號碼旗主要是用于最后游戲的,但由于之前學生匯報時熱情很高,多邀請了幾組學生匯報,所以多用了幾分鐘。下課鈴的適時響起,引發了學生“找不到家”的焦急情緒,“1的倍數回家”將這節課推向了高潮,無論是情感還是知識都達到了高點。這體現了教師的機智調控能大大提升教學領導力,教師在意想不到的情境中發揮自身的靈活性和智慧,根據課堂動態生成,適時利用新的教學資源,可以讓課堂閃光,讓課堂意猶未盡,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促進學生成長。
參考文獻:
[1]陳祥彬.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J].課程·教材·教法,2010(07).
[2]夏小剛,呂傳漢,汪秉彝.基于“提出問題”的數學教學實驗研究[J].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02).
[3]李滿倉.淺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0(02).
[4]郭其龍.關于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江蘇教育研究,2008(06).
[5]董鳴.以學習為中心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