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士福
摘 要: 合作學習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學習模式和教學策略,這種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將自己在學習上獲得的心得體會彼此之間相互交流,同時也能夠促進學生進行有效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特別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不僅能給學生提供相對輕松的學習氛圍,還能提高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從而幫助學生正確把握數學特點和規律。作者根據自己多年的實際教學經驗,就如何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這種學習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更有效地進行學習,進行進一步的探討。
關鍵詞: 小學數學教學 合作學習 應用策略
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時這種教學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也是較常用的一種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而且能夠為學生營造輕松活躍的數學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雖然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合作學習越來越受到教師的青睞,然而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仍存在些許問題,阻礙合作學習的發展。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深入研究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并對此提出一些教學策略,望對其他教師的數學教學有所幫助。
1.我國小學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的現狀
小學生大多是7歲至12歲的孩子,他們年齡比較小,在心智發展上還不夠成熟,而且當前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受到家長的萬般寵愛,自我意識比較重,同時也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獨來獨往,不愿與其他人分享和合作,也不愿意聽取他人的建議,使得合作學習的開展受到較大阻礙。小學數學課堂上的合作學習成為一種形式化,學生無法做到合作學習,使得合作學習的優勢得不到體現。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對學生數學基礎理論知識的傳授和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而且要讓學生真正掌握獲取知識的有效途徑。教師不能過于注重合作學習的最終結果,也需要關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尤其是關注學生在探索學習過程中的具體表現。在合作學習中,學習比較好的學生會表現得非常積極,而學習較差的學生則會被動地進行學習,使得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學到的知識很少。
合作學習的開展是以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為基礎的,但是在實際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對合作學習的認識程度不夠,不管是什么樣的數學教學內容都統一利用合作學習進行教學,使得學習資源被嚴重浪費,不但使學生數學學習效果得不到體現,而且無法真正地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2.小學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應用策略
2.1合理地分組進行合作學習
教師在進行分組時,在尊重學生意愿的前提下,盡可能地讓每個成員在個性特點、性別、數學能力、學習水平等方面保持合理的差異性。在搭配各組成員上力求保持學生的均衡,沒有明顯的差異,這樣能夠提高競爭的公平性,并要求小組成員之間要加強合作、溝通、交流和幫助。教師在設置小組成員人數時可以設置為6人,每個小組中有成績較好的學生2名,中等的學生2名和較差的學生2名,這樣互相搭配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學習、合作和探討,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課堂教學。此外,小組內的成員分工是不同的,比如負責資料收集的學生、負責匯報的學生及負責課堂記錄的學生等,同時這些分工也要不定期地進行調換,從而提高學生數學各方面的能力和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例如在學習小學二年級數學《可能性》這一內容時,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明白事情結果的確定性及不確定性。為了充分激發小學生學習這一內容的興趣,教師可以通過設計猜球、摸球等游戲的教學方案讓每一名學生都積極主動參與數學課堂教學,從摸球、猜想、驗證等整個游戲過程中,讓學生親自感受到事情結果的確定性及不確定性,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保障教學的順利開展,而且保障各小組的實力都基本保持平衡,使得每一組都有一位領先的學生,為有效合作創造機會。
2.2關注學習較差的學生是合作學習的要點
通過多年的教學經驗發現,大多數教師常常會忽視學習較差的學生,這是阻礙合作學習順利進行的一個尤為突出的問題。比如,教師在指導《解決問題的策略—畫圖》這一內容時,為了照顧學習較差的學生,可以依次設計3個不斷遞進的問題:第一,一個長和寬都不相同的長方形,小明把長方形的長增加了3厘米,小紅把長方形的寬增加了3厘米,小明認為他增加后的長方形面積大,而小紅認為她增加后的面積才是最大到這里,有的學生就會想到利用畫圖的方式解決這個“誰的面積大”的問題。在畫圖之后,學生不僅能獲得答案,還能清楚明白長和寬增加后對長方形面積是否有影響;第二,在增加了長方形的長和寬后,接下來可以設計減少長方形的面積,從而感受到長方形長和寬的變化;第三,解決數學課本中的例題,把學生分成小組,讓學生合作完成畫圖,并進行討論和分析。在這里,教師設計的第一個和第二個問題就是為了幫助學習較差的學生彌補一些基礎知識而提出的。小學生在小組中通過合作畫圖,不僅增強了學好數學的自信心,而且為以后利用圖畫進行學習提供了機會。
3.教師積極參與,及時給予學生幫助
由于小學生年齡小,因此他們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即使是通過小組討論后,他們對所討論的內容只是了解到一些皮毛,沒有深入核心內容,因此當整個小組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小學生是需要教師提供幫助并指點的。因此,為了及時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就需要教師積極參與到合作學習中,幫助學生及時地解決問題,同時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交流溝通,這樣能夠及時了解學生內心的想法。根據小組內所討論的內容爭議比較多的問題,教師可以適當地進行引導,從而讓學生快速地解決問題。
總之,將合作學習運用于小學數學教學是數學教育的一大跨越,不僅符合新課標對數學教育課程的要求,而且促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讓學生在數學教學中進行合作學習,使得學生對數學的知識點的理解更透徹,對數學知識的運用更靈活自如,從而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能力及運用的技巧,最終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張俊松,王莉.提高合作學習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教研),2011(09).
[2]張晶.合作互助學習增強教學實效[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