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小曼
摘 要: 會計專業課程內容比較抽象,專業性較強,而職業中學的學生普遍學習基礎比較薄弱,理解能力不強。本文嘗試采用情境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 職業高中 會計教學 情境教學法
中職學生剛接觸會計專業課程時,覺得很抽象、難以理解。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僅限于完成教材內容的講授,以講解和灌輸為主要教學方法,忽視引導思考和啟迪思維,往往導致學生以聽講代替思維,結果是沒有真正掌握知識和技能,課后對交易或事項分析無從下手,不善于對經濟業務進行確認。而且職業高中財會專業學生因為平常只從工廠門前過,很少進入工廠,他們對會計的印象是比較模糊的,如果上課只是說某廠什么賬如何處理,學生會覺得會計離他們很遙遠,而且會計多是些枯燥的數字,學生難以產生興趣。通過職業情境教學法,讓學生明白畢業后可以從事這樣的崗位、做這樣的事情,學習效果更好。
一、情境教學的理論基礎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他們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的能力,進一步達到教與學的和諧統一。教學實踐中,教師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創設適當的情境,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二、情境教學在課堂運用中的必要性
會計專業課的教學如果仍采用傳統以教師為主導的“注入式”教學模式,將學生由“未知”狀態生硬地帶領到“可知”狀態,忽略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知識存量自主汲取知識的“求知”過程,這樣一來,便使學生覺得這門課程枯燥無味,從而失去學習興趣。所以筆者在教學過程中越來越感覺到情境教學在專業課堂中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三、情境教學法在教學中的實施過程
1.把學生帶入社會,帶入大自然,從生活中選取某一典型場景作為學生觀察的客體,并以教師語言的描繪,鮮明展現在學生眼前。例如:教學《包裝物》時剛好是夏天,于是筆者就創設了這樣的情境:在炎炎夏日,許多人都喜歡喝上一瓶冰啤,從而引出溫州人自己的雙鹿啤酒廠,緊接著帶領同學們來到雙鹿啤酒廠看到各式各樣的物資,引起學生的學習欲望。
2.采用語言描述情境提高感知效應,情境會更鮮明,并且帶著感情色彩作用于學生的感官。同樣在《包裝物》的教學過程中,通過情境學生看到了雙鹿啤酒廠中各式各樣的物資,筆者順勢引導學生思考這些物資是否屬于包裝物,究竟哪些物資才是包裝物。先創設導入情境,再分析和理論知識部分相關的工作情境,同時適時引入理論,并講解理論在實際中的應用,從而有利于學生形成理性認識。
3讓學生扮演角色,課文中的角色不再是書本上的,而是自己或自己班集體中的同學,這樣,學生對情境中的角色必然產生親切感,很自然地加深內心體驗。例如:教學《審核差旅費報銷憑證》時,通過情境創設讓學生進入金馬公司的工作情境,并模擬差旅費報銷流程中的崗位角色,再通過小組分角色模擬崗位流程,借此將課堂零距離貼近職場,體現專業與企業、崗位對接的理念,真正體現理實一體化。
4.通過上述一切使學生對相關基礎知識理論有了深刻理解,會計知識的掌握在于不斷練習與鞏固,所以,在上述環節的基礎上,教師需要借助多媒體、教材、教輔等教學工具引導學生復習鞏固,使學生掌握所學知識。
四、利用情境教學法的注意點
為了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情境教學法有一些基本要求。
1.可接受性。很多教師創設情境時往往以學生耳熟能詳的華峰集團為例。比如:曾經有一位教師在開課中以華峰氨綸股份有限公司銷售氨綸絲為情境,而許多學生對該情境中的氨綸絲感到很抽象,甚至什么東西都不知道。此時,學生的學習興趣大打折扣。因此,情境問題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恰當設置,考慮學生能不能接受,設計合適的“路徑”和“梯度”,讓學生利用學過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
2.直觀性。筆者曾經在一堂公開課上采用一組本校學生打雪仗的照片,瞬間抓住學生的眼球。再拋出問題:打雪仗時最適宜穿什么鞋子呢?從而引出雪地靴企業及該企業的一些照片并引出課題。由于職業中學的學生普遍接受能力、理解能力比較欠缺,因此創設情境時一定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盡可能采用平時生活中的常見問題,便于學生理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因此,筆者認為問題設計內容要直觀通俗。
3.真實性。以前有些教師常常會創設這樣的情境,如果你是森馬集團的會計,森馬集團為生產服裝購進布料一批,該怎么做賬務處理?這一情境看上去沒什么不妥,但了解森馬集團的人都知道,森馬集團是一家虛擬生產、連鎖經營的生產服務型企業,它本身并不生產加工服裝,怎么可能買布呢?所以這樣的情境就有點失真了。只有真實的情境才有利于培養學生觀察、思維和應用能力,有利于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中培養真實的情感和態度。學習情境越真實,學到的知識越容易,在真實情景中越起作用,越能達到預期效果。
因此,筆者認為情境教學法是一種比較適應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是實現互動式教學的有效手段。當然,實際教學過程中可能還會碰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還需要我們不斷摸索和提高,從而促使教學效果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