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華
(河北省遷安市彭店子鄉彭店子中心幼兒園,河北遷安064400)
?
如何引導幼兒快樂地學習數學
郭曉華
(河北省遷安市彭店子鄉彭店子中心幼兒園,河北遷安064400)
摘要:數學具有相對的抽象性與枯燥性,雖然幼兒階段的數學教育較為簡單,但對于幼兒來說仍具有很大的挑戰性,這決定了我們不能沿用舊方法、舊模式,而要依據幼兒的身心特點,采用幼兒喜聞樂見的形式,營造愉悅的教學氛圍,增強教學的趣味性,這樣才能實現幼兒的全面參與、快樂學習。
關鍵詞:幼兒數學;快樂學習;生動故事;趣味游戲;動手操作
幼兒階段正處于教育教學的啟蒙階段,此階段的教育教學至關重要。數學學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與枯燥性,幼兒年齡小、活潑好動,如果按照正常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很難將抽象枯燥的數學課上得生動活潑,無法激發幼兒參與數學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只能讓幼兒對數學漸行漸遠,這勢必會影響到幼兒今后的學習態度與學習興趣。為此,在幼兒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我們要順應幼兒的天性,依照幼兒的心理特點與認知規律,對數學教學進行全面改革,運用幼兒喜聞樂見的活動展開教學,營造愉悅寬松的教學氛圍,帶給幼兒愉悅的情感體驗,這樣才能激發幼兒參與數學學習的主動性,讓幼兒在歡快的氛圍中展開快樂而主動的學習。這樣不僅可以讓幼兒加深對抽象數學知識的深刻理解,還可以讓幼兒形成濃厚的學習興趣,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促進幼兒身體與心理,知識與技能的全面發展。那么如何讓幼兒快樂地學習數學呢?在具體的教學中,我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故事生動幽默,具有很強的趣味性,是幼兒所喜愛的重要活動方式。為此我們要將枯燥的數學知識寓于生動的故事之中,這樣才能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撥動幼兒的心弦,激起幼兒積極的學習興趣。如在小班學習數字時,教師就可以幼兒所熟悉且喜愛的各類卡通動畫人物來創編生動的趣味故事:今天我們班來了兩位從森林來的兩位客人,熊大和熊二,它們與小朋友們一起玩游戲,還給我們帶來了禮物。接著教師出示不同數量的水果。這時就可以讓小朋友們來說一說都是些什么禮物,由此引申出數量,引出數字。這樣將抽象的數字寓于生動的故事之中,更能帶給幼兒愉悅的情感體驗,激發幼兒進一步參與數學探究的熱情。
幼兒活潑好動,對游戲情有獨鐘。將游戲引入數學教學機制,符合幼兒的心理特點,更能增強教學的趣味性與真實性,實現寓教于樂,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為此教師要善于挖掘,設計出集知識性與趣味性于一體的數學游戲活動,讓幼兒在玩游戲中快樂學習。如學習了分類后,我們可以組織幼兒準備一些生活實物,如玩具、學習用品、水果、圖片,等等,然后開展分類的趣味游戲,讓幼兒以小組為單位來將這些物品進行合理分配。這樣的游戲更能引發幼兒的參與熱情,在幼兒完成任務后,教師再讓幼兒說一說整理的依據,進而讓幼兒更加深刻地理解與掌握分類要點。又如學習了簡單的加減法,為了讓幼兒更加深刻地掌握算法,提高計算的速度與準確率,我們可以變枯燥而機械的重復性習題訓練為趣味游戲,如智闖迷宮,計算題就是一道道關卡,只有回答正確才能進入下一關,如果錯誤就只能回到原點,重新開始。最先到達終點的給予一定的獎勵。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指出:“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精辟地指出了數學與現實生活的關系。在生活中學習數學,既符合數學的學科特征,又可以還原數學學習的生動與活潑,讓幼兒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學習,這正是引導幼兒快樂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手段。如學習數字時,可以讓幼兒數一數家中有幾個人,吃飯時擺幾個碗,自己有幾個玩具、幾本故事書;學習認識基本圖形時,我們可以讓幼兒展現熟悉的生活實物,由幼兒所熟悉的實物來引申出圖形,這樣更利于幼兒的理解。學完后,可以讓幼兒來說一說家中各種物品是什么形狀。這樣的數學教學不再是枯燥地講解知識點,而是寓于豐富生動的生活情境之中。這樣更能讓幼兒感受到數學學習的真實性與親切性,不僅可以激發幼兒參與數學學習的主動性,而且能引導幼兒從直觀的生活中獲取感性認知,更加深刻地理解數學知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關系,強化幼兒的學習成就感,這樣更能增強幼兒學習數學的動機與興趣。
幼兒活潑好動,有著很強的動手操作能力,對于幼兒來說活動就是學習,為此我們要為幼兒提供更多操作的機會,將手與腦結合起來,引導他們在積極的動手中展開動腦思維,以使幼兒的學習更具趣味性與操作性,這正是激發幼兒學習熱情,培養幼兒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如在學習基本圖形時,我們可以為孩子們提供一些積木,讓幼兒進行自由的擺放,以此來深化幼兒對各種圖形的認識,并通過幼兒對各種圖形的組合來展現幼兒獨特的個性與豐富的想象力,在實際的操作中加深孩子對抽象知識點的理解,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與創造性思維。
多媒體集圖文聲像于一體,具有化抽象為形象,化靜態為動態的特點,將多媒體運用于幼兒階段的數學教學中,符合幼兒活潑好動的天性以及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符合數學學科操作性強的特點,可以使原本枯燥無味的數學教學更加富有生命的活力,營造歡快的教學氛圍,激起幼兒參與數學探究的主體性與主動性。如在學習十以內的加減法時,我們就可以利用直觀形象且富有動態效果的多媒體來向幼兒演示基本的算理,將抽象的算理寓于直觀的事物與場景之中,激發幼兒學習熱情,實現幼兒的快樂學習與真正理解。
幼兒活潑好動,喜歡模仿各種角色。為此我們可以將角色表演引入數學教學中,將枯燥知識的學習與運用寓于真實的生活場景之中,這樣更能激發幼兒學習熱情,實現幼兒的快樂參與和主動學習。如在認識人民幣時,我們就可以讓幼兒分別扮演顧客與售貨員,通過真實的買賣活動幫助幼兒認識人民幣,并進一步掌握元、角、分的換算關系,實現幼兒的快樂學習。同時在實際的運用中也可以讓幼兒感受到數學的實用性,進而培養幼兒數學學習興趣。
總之,在幼兒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我們要以幼兒為中主,依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與認知規律來設計豐富的教學活動,增強教學的趣味性與形象性,這樣才能引發幼兒的關注,激起幼兒參與數學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快樂地學數學。
參考文獻:
[1]王殷.如何讓幼兒輕松快樂學數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5(8).
[2]方魯丹.創造趣味情景讓幼兒快樂學數學[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12).
[3]趙彩云.讓幼兒快樂學數學[J].內蒙古教育,2013(5).
[責任編輯張亞欣]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5-022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