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楊光
[摘要]隨著京津冀一體化戰略地位的提高,三地的教育和人才合作也會逐步加強。目前,京津冀人才協同發展的現狀不容樂觀,三地人才資源配置不均衡,區域內人才資源流動不暢,高端人才數量不足,人才利用率低。在一體化發展的背景下,京津冀三地藝術文化多元,互補性強,師資背景的關聯度高,地緣優勢較大,高校藝術專業師資人才協作交流優勢很大。
[關鍵詞]京津冀;協同發展;高校;藝術專業;協作交流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0083
1京津冀人才協同發展現狀
11京津冀三地人才資源配置不均衡
北京和天津由于歷史和現實等因素,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比河北高,使得它們在三地的人才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大量的資金和資源向京津兩地集聚,帶動了人才和技術的集聚。因此,在京津冀區域內,人才流動的主要方向是由河北到京津,導致京津冀的人才在北京、天津和石家莊等大中城市高度集中。這是北京、天津和石家莊在區域內經濟地位的體現。人才資源配置不均衡不僅僅體現在不同城市之間,而且體現在同一個城市內部的不同區域之間。
12京津冀區域內人才資源流動不暢
在京津冀區域內,三地的綜合實力是不同的,甚至可以說實力懸殊。北京和天津的經濟、文化和科技發展水平高,而且具有一定的政治優勢,它們所擁有的人才比較充裕;河北的綜合實力較為薄弱,與京津兩地的發展水平差距大,在人才利用尤其是高端人才的利用上處于不利地位。人才流動會影響一個人的戶口、檔案、工作待遇和發展環境等許多方面,所以三地之間的人才流動率比較低,常常處于靜態模式。這不利于京津兩地科技和人才優勢的發揮,不利于三地的一體化發展。
13京津冀區域的高端人才數量不足
雖然京津冀地位的人才總量很大,但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相比,三地的高端人才還顯得很不足,特別是新興行業的高端人才。這種局面對京津冀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造成了負面影響。作為全國的政治中心,北京雖然每年培養的人才數量大、素質高,但大多進入了各級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伴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京津冀的高端人才需求還會增長,使得綜合人才的缺口會更大。
14京津冀區域的人才利用率低
與京津冀區域人才配置不均衡同時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區域的人才利用率不高。這一方面導致人才的閑置嚴重,另一方面導致人才的浪費。
2京津冀三地高校藝術專業師資人才協作交流的可能性
21藝術文化多元,互補性強
京津冀三地雖然地理位置十分接近,歷史淵源的關聯性較強,其文化的相通性較高。但是,京津冀三地畢竟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水平不同、各自的發展規劃和定位也不同,導致它們的藝術又各具特色。陽剛質樸是河北太行山文化的特征,正統是北京文化的特征,開放是天津文化的特征。這種不同的藝術風格可以以一定的平臺為載體相互交流、相互借鑒,為京津冀都市圈的文化繁榮做出貢獻。
22師資背景的關聯度高
河北籍的著名畫家數量很多,在中國畫壇中獨樹一幟。河北的水土養育了他們,造就了他們。北京和天津的美術學院有很多河北籍的大師,他們與河北有很深的歷史淵源。比如,史國良、何家英和賈浩義等都是河北人,現在在天津美術學院從教。
23地緣優勢較大
北京、天津和河北的歷史淵源很深,鄰居和親戚是三地關系的真實寫照。清朝在燕趙大地設直隸省,北京和天津是直隸的一個組成部分。中華民國初年,在京津冀地區設京兆和直隸兩個省,天津依然包含在直隸省中。
中華民國后期,撤銷了京兆,把北京和天津都劃歸河北。新中國成立后,北京和天津北被劃成直轄市,形成了現在的行政格局。從區內各地的距離看,石家莊和北京相距200多公里,天津與石家莊相距300多公里,保定離北京更近,只有100多公里。石家莊和保定是河北省高校的集聚地,而這兩地與京津的距離都很近,這為三地高校藝術專業師資人才協作交流提供了有利條件。此外,三地之間的交通也比較方便,區域內火車的數量多,速度快,出行時間短;公路也四通八達。
3京津冀三地高校藝術專業師資人才協作交流的途徑
31轉變人才管理模式,加大政府引導力度
要實現京津冀三地高校藝術專業師資人才的協作交流,首先要充分發揮政府在推動人才一體化中的作用。政府要對現有的人才管理模式進行改革創新,突破行政區域的限制,建立新的統一的區域人才市場。要使得京津冀三地高校藝術專業師資人才能夠合理有序流動,國家要整合統一現有的人才政策法規,使人才的培養、使用、激勵和流動都有統一的法規政策,最終形成開發統一、運行規范和體制健全的人才市場。只有這樣,才有利于京津冀三地高校人才的合理配置和流動,為京津冀一體化注入新的活力。
32更新藝術教育培訓理念,樹立新的協同共享的教育培訓理念
在藝術人才培養上,京津冀三地堅持協同和共贏的原則,使統一的高層次人力資源庫得以建立。要實現高端藝術人才的智力共享,應該把主要著力點放在有關項目合作上;實現高端人才的柔性流動,可以采用科技攻關和研發創新、項目論證與項目合作、學術研討和專家講學、兼職等多種形式。實現京津冀人才的協同發展,要使高端藝術人才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使他們通過成果轉化、知識創新和產業培育等方式為京津冀三地經濟和社會的一體化發展貢獻應有的力量。
33優化藝術人才的素質結構,為三地高校的發展需要服務
京津冀藝術人才的一體化發展可以借鑒長三角和珠三角等地的有關成功的經驗,把握三地的共同點,做到調劑余缺、優勢互補,最終實現三地人才的一體化發展。在“環勃海經濟圈”的大戰略下,京津冀三地應該分析不同點,找到合作點,創造共贏點,對京津冀三地的人才發展戰略進行有效整合和優化,積極實施一體化人才發展規則和戰略,在區域人才協調發展中走出一條對三方都有利的新道路。
34鼓勵高校藝術專業師資的互相交流,推動形成常態化交流機制
團隊精神的核心是協同合作。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每個教師都有自己所擅長的領域,都有自己獨有的專業優勢,同時也有一定的不足。教師通常不是全才,只是某一領域的專家,因此有必要相互交流、相互學習,以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只有這樣,才能做到集思廣益、眾志成城,使每個藝術教師的專業素質和綜合能力都得到改善和提高,從而使整個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得到提高。有關教育部門和各個高校應當具有協作意識,努力達成共識,促進合作效率和水平的提高,為共同的價值觀和目標理想而積極奮斗。如果各個教師沒有共同的意愿,沒有團結協作的意識,那么他們就不會擁有強烈的統一感和歸屬感,就不能提高彼此的認同感和凝聚力,常態化的交流機制也無法建立。
35統籌安排京津冀三地的藝術講座和研討會
教師之間的正規接觸就是講座和研討會。通過開展研討會,教師可以在學識水平、工作能力和責任意識方面有比較直接和全面的認識,從而對其自我評價產生一定的影響。教師往往會看到自己與其他優秀教師的差距,就會積極主動地去進行自我學習和自我提升。這樣形式的交流,有利于促進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推動京津冀三地高校藝術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羅潤東,郭建強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人力資本競爭力狀況比較[J].經濟問題,2009(1)
[2]李小亭,高新文利用環京、津區位優勢 大力發展河北高等教育[J].河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