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婧瑋 宛春雷 趙玥琪
【摘要】天然藥物化學實驗是運用現代科學理論與方法研究天然藥物中化學成分的一門科學。是理論與實踐聯系十分緊密的一門學科。如何通過這門課程,培養理論基礎扎實,操作規范,有科研工作能力的研究型人才,是教學工作著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本文從教學內容、教學過程與方法、考核方式幾個部分進行優化。重點改變傳統的教師講授,學生學習的模式,創造出一條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提高學生整體思考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科研素養,為培養高質量的相關領域人才打下基礎。
【關鍵詞】天然藥物化學 教學方法優化 考核方式
【基金項目】牡丹江師范學院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天然藥物化學實驗課程的改革與實踐(14-XJ16020),制藥工程專業實驗平臺建設研究與實踐(14-XJ16025)。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6-0136-02
天然藥物化學是運用現代科學理論與方法研究天然藥物中化學成分的一門科學。天然藥物化學是生物制藥專業的主干課程,其實驗主要包括對天然藥物中各類化學成分的提取、分離、精制與鑒定等內容。其研究內容包括各類天然藥物的化學成分的結構特點、理化性質、提取分離方法以及主要化學成分的結構鑒定等。天然藥物化學實驗課教學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實驗檢驗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1]。天然藥物化學實驗對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能力,加深對理論知識理解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創新能力有很大不足[2],天然藥物化學課程的學習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要求較高,學習興趣的缺失的結果是學生主動思維受到抑制,創造性思考停滯,無法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3-4]。
因此打破傳統的實驗方式,實施開放式實驗教學提高學生創新能力以滿足現代藥學研究對藥學高素質人才的迫切需求是擺在天然藥物化學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艱巨任務[5-6]。
1.教學內容優化
天然藥物化學實驗是一門理論與實踐聯系緊密的課程,不但應重視課程的基礎性,更要重視課程的連貫性、整體性。所以在實驗項目的選擇上,選擇了瓦松中化合物的提取分離與鑒定這個實驗。這種經典型的實驗,強調基礎性的操作。學生在學習的同時可以掌握提取、分離、純化、鑒別的基本理論知識。并掌握薄層色譜、柱層析的基本操作。并學習紅外光譜、高效液相色譜的使用。本實驗項目知識結構整體性好,實驗內容步驟連貫。學生可以對天然化合物的提取分離有完整的認識。這種實驗課程的設置利于學生科研工作能力的培養,學生經過這種整體性實驗的操作,更加能適應以后的就業和研究生階段的學習。
2.教學過程與方法優化
2.1 教學方法優化
長期以來,天然藥物化學實驗課教學存在種種弊端,學生都是按照實驗步驟亦步亦趨的進行操作。這種傳統教學方式,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更無法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不利于學生科研工作能力的培養,學生無法適應以后的就業和研究生階段的學習。
針對制藥工程專業學生就業的需要,以及大部分本專業學生有考研意愿的具體情況,本實驗課程在教學方法上進行一系列改革。摒棄傳統的教師講授、操作演示、學生操作的過程。在實驗課程前,要求學生先寫出預習報告,并在報告右側留出空白,在有問題處標出。課堂上,改變傳統的授課方式。主要由學生提出問題,教師針對問題進行講解。最后再回到實驗目的上,對知識點,尤其是重點難點進行強調。旨在使學生學會提出問題,實驗過程中解決問題,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融會貫通;并學會自主運用已學知識驗證實驗結果以及設計簡單的實驗。使學生的整體技能得到由點到面的整體拓展,使科研工作能力得到切實的提高。為學生今后的工作或考研打下堅實的基礎。
2.2 教學手段優化
采用先進的實驗教學手段,規范實驗操作技能改革傳統的實驗教學手段,以信息化帶動實驗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提高實踐教學的直觀性可學性和有效性。使復雜問題簡單化,微觀問題宏觀化,抽象問題形象化[7]。多媒體在授課中的使用主要有以下幾點好處:
(1)使理論知識簡單明了化,較好的解決了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并且在有限的課時下擴大了教學容量,在實驗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操作更加規范。實驗課程講授是一方面,更重要的部分是操作部分。教師在演示的過程中,也許會存在細節方面的疏忽。而多媒體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一些演示可以利用網絡,一邊多媒體演示,教師一邊講解。一些演示可以教師事先錄制好。不但可以很好的保證操作的準確性,更節省學生的時間。
3.考核方式的優化
學生不是簡單的操作工,也不是理論知識的復述者。針對本校學生的特點,摒棄傳統的考核方式。采用了平時與期末并舉的考核方式,理論知識、操作能力并重的考核標準。期末成績由出勤、實驗報告、實驗操作、期末考試共同決定。實驗報告包括預習報告及實驗結果兩方面。期末考試則包括理論知識及操作能力兩方面。
4.結語
天然產物生物活性檢測的研究在醫學、藥學、食品科學、保健品、化妝品等領域有很大的發展前景,使用的天然化合物,多為營養滋補性成分,無毒副作用,可持續使用,因而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未來藥物的研究將會更加依賴于天然藥物化學的相關知識和技術,因此,提高天然藥物化學實驗的教學質量,可為培養高質量的相關領域人才打下基礎,以促進我國中草藥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樸惠善,樸虎日,鄭昌吉,等.藥學專業實驗教程[M].延吉:延邊大學出版社,2012:175-176.
[2]盧靜華,金麗萍.藥物化學開放性實驗教學模式的探索[J].醫育,2001,45(7):80.
[3]周民良.推動我國中藥現代化的戰略思考[J].創新,2012,6(40):43_47.
[4]趙惠茹,楊靜,靖會,等.天然藥物化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體會[J].基礎醫學教育,2011,13(3):236-237.
[5]陳凱先.創新藥物研究的趨勢和對策思考[J].齊魯藥事,2010,29(10): 577_579.
[6]于德泉.展望從天然產物創新藥物研究[J].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2002,24(4) : 335_338.
[7]徐秀泉,湯建,夏國華.多媒體技術在天然藥物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J].教育論壇,2011,7(29);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