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艷雨
鋼鐵企業環境成本控制分析
崔艷雨
摘要:近年來,伴隨著世界經濟的迅猛發展和工業企業的迅速壯大,環境污染已然成為人類社會進步與發展的一大難題。企業成本中環境成本所占比重也不斷上升。協調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已成為國內外學術界共同關注的焦點。鋼鐵企業作為傳統的高能耗、高污染行業,其環境成本的控制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從鋼鐵企業環境成本構成入手,總結了成本控制的三種方法,并提出改善環境成本控制的建議。
關鍵詞:環境成本;作業成本法;生命周期法
鋼鐵企業為經濟建設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整個生產周期中耗費了大量資源,同時廢鐵、渣、塵以及廢水、廢氣等的排放對環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
(一)鋼鐵企業環境成本細化
1.環保研究開發支出。如環保產品的開發,對生產工藝流程的改進,材料采購和廢棄物回收利用等進行研發的所發生的費用。
2.資源消耗成本,即企業在生產經營中對自然資源的使用或耗費的成本。
3.預防環境污染而支出的費用。包括購置環保設備、對職工進行環境保護教育、監測計量環境污染程度、構筑環境管理體系等發生的成本。
4.降低污染物排放的成本。包括廢棄物處理裝置的構建、回收再利用體系的運營、節能設備的引入。
5.排污費,是國家對“三廢”及相關物質的正常排放與超標排放征收的排污費。
6.綠化費、防護林墻的建設,以及不可回收廢物的掩埋支出。
(二)鋼鐵企業環境成本規范劃分
筆者認為環境成本不僅是治理和保護環境,使環境恢復到原來狀況發生的相應支出,同時環境成本也包括耗費自然資源的價值。由于資源費是企業經濟活動引起的,因此最終應該并入企業的環境成本核算。企業進行環境成本核算的目標就是要反映長期隱藏在傳統成本意義下的環境成本,使企業的產品成本反映一個真實的水平,以及反映出企業在環境資源效益與經濟效益之間的關系。綜合以上各種對環境成本的認識,可以對環境成本做出更進一步的解釋:環境成本就是企業生產過程中因占有和消耗環境資源、污染和破壞環境而付出的一種代價。根據全面質量管理思想,筆者對環境成本分類方法加以改進,將鋼鐵企業環境成本分為以下四類:
1.環境保護成本。是指為了預防污染物產生而采取相應的措施所發生的費用。如環保產品的開發,對生產工藝流程的改進,職工環保教育經費等。
2.遵循成本。是企業為了遵守相應的規定而對企業的產品、工藝、流程、排放或其他方面是否符合相應的制度規定及環境標準等進行檢測而發生的成本。主要包括審計環境工作、檢查相應產品與生產工藝是否與達到環境標準等。
3.環境內部失敗成本。它指使產生的污染物和廢料等不排放到環境中而采取措施所發生的成本。如購置、保養污水處理設備、廢料循環再利用。
4.環境外部失敗成本。是指因為向環境中排放污染物和廢料等對環境及社會造成了影響,從而受到譴責或是處罰而采取行動所支付的成本,如環境綠化成本、超額排污罰款、對受影響的社會群眾的補貼等。
作業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它以作業為分配標準,將企業生產過程中發生的成本按成本動因分配到各個作業,再根據作業量分配間接費用。把環境成本細化到各個產品,使環境成本的分配和計量更加準確,避免將不同動因引起的成本按照統一的動因分配。企業可根據每一作業對環境成本進行分析,從而提高環境信息的可靠性,有效分析環境成本來源,明確各個部門之間的責任,從而針對相應的作業采取措施以控制環境成本。
生命周期法(LifeCycleCosting)。它克服了作業成本法在對環境成本進行核算時只針對生產過程中的成本進行計量的缺陷,從產品整個生命周期進行控制,即從產品的設計、原材料的采購、產品生產、產品銷售到回收處置、廢棄整個周期中的每一階段進行相應的成本計量與核算,對每一階段進行成本分析與控制,達到降低環境成本的作用。通過事前預防、事中控制和事后治理,可以改變傳統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生產模式,在降低企業環境成本的同時減輕環境負荷。
基于作業成本法的生命周期法。這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成本控制的方法:生命周期法使企業兼顧了內部成本與外部成本;由于鋼鐵企業規模大核算復雜,作業成本法根據成本動因分配成本,可反映出對應的資源消耗、污染排放的準確信息。兩者結合起來可以全面核算出產品在整個生命周期中引發的環境成本。具體而言,就是將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劃分為獨立的幾個階段,在每個階段根據具體情況采用相應成本庫對發生的環境成本進行定量反映。在獲取了環境成本信息后,就可以對環境成本的發生原因進行分析,從而采取相應的措施,減少相應的環境成本。
(一)完善環境成本的核算
目前,我國并沒有專門的環境成本計量準則和統一的規范標準,也沒有專門的用來核算環境成本的會計科目。與環境有關的項目只是零散的分配到現有的財務會計科目中。筆者建議單獨設置“環境成本”一級科目,在其下設“環境保護成本”、“遵循成本”、“環境內部失敗成本”、“環境外部失敗成本”四個二級科目,并設置若干三級科目,以此來核算環境成本總量,通過對各明細科目的發生額的核算與分析,針對不同的支出使用不同的控制方法,在降低企業的同時也保持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二)規范環境成本的信息披露
在年報中,鋼鐵企業對環境成本的披露也并不明朗,只是做簡單的說明,并沒有獨立的項目對環境活動相關事項進行單獨披露,企業一般按照自愿原則進行選擇性披露,因而大部分鋼鐵企業在年報中并未單獨列示,尤其是對其不利的環境成本信息。相關部門應出臺相應的法律文件,對環境信息披露做出強制性披露要求,這樣可使企業積極應對環境成本,并采取相應的措施改善環境問題現狀。
(三)改變傳統的末端治理的環境成本管理方法
現階段我國鋼鐵企業對環境成本仍以末端治理為主,環境污染預防意識薄弱,基本可能的逃避環境責任。另外由于沒有對環境成本進行單獨核算,導致對環境控制成本的支出缺乏控制,有可能帶來后期巨大的環境成本支出。企業應加強環境成本控制意識,采用生命周期控制方法,從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對環境成本進行核算與控制,并合理利用作業成本法對各階段成本進行分配,使環境成本信息更加可靠,實現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同步進行。
企業作為現代社會發展的重要成員,不應該將環境成本看成是對環境危害的一種補償,更多應看作一種預防。鋼鐵企業可參考基于產品生命周期的作業成本法對環境成本進行分配,在相應的階段對成本進行嚴格控制與預防,逐步加強環境成本預防與控制,規范會計記錄,優化企業環境成本控制效益,實現經濟健康發展與環境友好的雙贏目標。
參考文獻:
[1]姚玉英.鋼鐵企業環境成本控制研究[D].北京林業大學碩士論文,2006.
[2]林萬樣,肖序.企業環境成本研究的國際比較[J].四川會計,2002(08).
[3]崔松等,美國SOX404條款遵循成本的最新研究與啟示. The Chinese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2011,(07).
作者單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