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志雄
摘 要:現階段,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提出和普及,小學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在傳統課堂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數學教師將教學中心放在課程講解上,沒有從實際情況上考慮教學內容的有效性,使得教學內容難以與實際生活相匹配,難以適應教學改革的步伐。所以,為了實現數學課堂教學的價值,教師應該將生活化的元素融入教學內容中,并充分重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數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4-121-01
隨著中國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斷開展,如何將數學知識應用于現實生活逐漸成為廣大數學教育工作者共同關注的問題。教育發展的必然走向就是使教學走下神壇回歸現實生活。在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生活化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下面圍繞小學數學教學現狀以及課堂教學生活化的體現形式展開分析。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數學教師生活化教學觀念缺失
目前,許多小學數學教師生活化教學觀念比較淡薄,對生活化教學的實質和根本目的不夠明確,仍是偏重應試教學,為學生布置大量的習題和模擬考試,學生機械、死板的完成學習任務,久而久之,學生就會認為數學課程較為枯燥乏味,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產生厭煩的情緒。
2、數學教師教學方式單一
除了生活化教學觀念缺失以外,許多數學教師的教學方式過于傳統、守舊,在課堂教學中填鴨式教學方式比較常見,教師單一方向的傳授知識,學生被動的接受這些理論,機械的抄寫筆記,“一言堂”情況較為嚴重,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互動非常匱乏,忽視了學生的聲音。長此以往,數學教學就會出現課堂沉默等問題[1],學生置身事外,并沒有真正參與到課堂學習中,課堂教學效果十分不理想。
3、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融入生活情景流于形式
生活情景融入數學教學的目的在于促進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從而使知識反作用于生活。但在實際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生活化因素融入數學教學往往流于形式,教師講述的“生活案例”與實際生活相去甚遠,僅僅追求形式的生活情景教學,過于片面、狹隘。
二、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有效措施
1、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數學應用情況,培養數學計算能力
小學數學課程內容頗多,僅僅學習一遍難以理解其中的精髓,所以,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數學應用情況,可以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重新整合知識架構,加深學生對數學理論的記憶[2]。
2、聯系實際生活,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所謂“知識來源于生活,知識反作用于生活”,我們在生活中總結經驗,這些經驗也幫助我們獲得更好的生活。自古以來,知識就被人們以口耳相傳的形式保存下來,使得現代人的智慧和生活都得到顯著的進步。為了實現教育的真正目的,教師可以通過知識與生活的有機結合,使學生達到活學活用的學習效果[3]。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音頻、視頻或圖片來講解圓柱與圓錐的相關知識,通過播放動畫讓學生觀看到圓柱與圓錐的動態三維立體圖,另外,也可以讓學生觀看圓柱建筑的視頻或圖片,這樣不僅擴展了學生的視野,也拓展了他們的想象思維,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空間立體感,為學生未來幾何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
3、從生活中尋找數學應用案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作為一門小學必修的基礎課程,數學知識是每個小學生都要掌握的。數學作為一種形式科學,由于其理論需要大量的計算去驗證[4],在復雜紛亂的計算過程中,學生容易產生疲憊和厭煩的感覺,所以教師適當的提出數學應用案例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積極主動的進行驗算。在講解較為抽象的理論時,可以引用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從生活中感知數學的奧秘,正所謂“教育來源于生活,教育促進生活”,為了更好的生活,所以我們要堅持教育,而堅持教育使生活變得更好,這就是教育的良性循環。
從生活中尋找數學應用案例不僅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理論和概念,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積極主動的學習數學課程[5]。例如:在講解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多邊形面積時,三角形、長方形以及平行四邊形等都屬于多邊形,教師在講解時先讓學生用網格法將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數出來,然后將平行四邊形拆成一個三角形和梯形,進而將二者進行拼接,最后形成一個長方形,大家都知道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底乘以高,運用這個公式將拼接而成的長方形面積計算出來,發現網格法得出的面積和長方形的面積一樣大,那么由此可以看出,平行四邊形也可以運用這個公式計算出面積。在驗證面積理論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觀察生活中的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并計算出他們的面積。這些實例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促進他們對數學理論的理解,為學好數學課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教育改革現階段,實現生活元素有效融入數學教學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小學數學教師需要摒棄傳統教學理念,明確課堂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性,同時,通過在教學中滲透生活元素不僅強化學生數學理論知識的掌握,還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促進他們對數學世界的認知,明白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從而實現數學知識活學活用。
參考文獻:
[1] 吳 輝.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探究[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47):178.
[2] 張福琴.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探究[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30):249-249.
[3] 韓艷麗.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29):143-144.
[4] 張惠祥.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4(1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