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斯木?艾山
摘 ?要::注重數學知識與實際的聯系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高中數學教學脫離學生的生活,過于重視知識的傳授,這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與提高。隨著高中數學課程的不斷深化改革,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
關鍵詞:高中數學;生活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4-278-01
所謂的生活化教學,說白了也就是聯系生活開展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策略,我們教師應把數學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生活實踐結合起來,積極的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生活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教學效率。本文筆者就如何落實高中數學生活化教學談談幾點膚淺見解:
一、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潛在動力,高中學生也是如此,也需要興趣提供動力保障。數學離不開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在教學前可引導學生搜集生活中的數學信息,可積累數學知識,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是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最佳途徑。在高中教學的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善于借助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以便學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數學知識。這種問題情境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強烈的求知欲,帶給學生豐富的情感體驗,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多種能力的發展。例如,講數列知識的應用時,教師可以設計如下教學情境:父母打算從孩子一歲起,每年為孩子在銀行存一筆錢供其日后上大學。假設孩子在18歲時考上大學,學費共需 3萬元,銀行儲蓄的年利率為P,那么按復利計算,這對父母每年要存多少錢?因為大多數學生家庭都有此經歷,便會主動參與進來。這樣,通過生活中實際問題的指引,有效的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學也實現了生活化,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二、數學問題生活化,引導學生探究學習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要培養工程師使之能適應明天的技術,那么主要的力量應放在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因為學生將不得不活到老學到老。我們的教學也是如此,教師的“教”是為了“不教”,而學生的“學”則是為了“會學”。新的課程標準更多地強調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從生活中捕捉數學問題,探索數學規律,主動地運用數學知識分析生活現象,自主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此,在現階段的高中數學生活化教學過程中,要想得以落實,我們教師就應充分的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在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應積極的將數學問題生活化,善于從學生的生活中抽離數學問題,從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學生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導數》的教學中,我設置了“變化率”,通過“氣球膨脹率”和“高臺跳水”兩個問題,讓學生經歷直觀感知抽象,概括出導數的概念的過程和方法,進而又用學生已經熟悉“高臺跳水”問題去研究導數的幾何意義、函數的單調性與導數等問題。這樣,通過實際問題的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到了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在親自參與的實踐中,學生既學會了如何比較,又發散了思維,同時還充分經歷的問題的發現、解決等過程,進一步感悟了數學,提高了學習能力,促使了生活化教學策略的落實。
三、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解決生活問題
知識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發展在生活。我們生活中幾乎到處都可以發現數學的原理,而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利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高中數學教學生活化,需要我們教師密切聯系生活,引導學生解決生活問題,實現學有所用。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鼓勵學生積極觀察生活,并引導學生發現其中蘊含的數學問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平時的教學中,可依托教學內容,適時引入貼近生活實際的數學問題作為知識應用的例題,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畢竟生活是學生學習的源泉,是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延伸。如在教學“概率”相關知識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針對各種彩票的中獎幾率進行計算,讓學生充分體驗學以致用的意義;再如“有關儲蓄的計算”、“分期付款中的有關計算”等內容教學后,要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應用意識。這樣,通過引導學生仔細的觀察思考,不僅可以鍛煉自身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還會促使學生不斷的思考和研究,利于學生全面有效的發展,教學落在實處。
四、布置生活化的作業,引導學生實踐提高
俗話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練習、作業是學生學習數學最重要的途徑之一,也是有效落實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有效途徑。通過作業,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知識,鞏固所學知識。它能夠鍛煉學生的數學運用能力,使學生形成探索和創新意識,提高它們分析和解決問題以及實踐的能力。因此,教學中,我們在給學生布置作業時要注重實踐,要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與具有生活實際背景的數學實踐活動,把作業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的基礎上,設計一些與學生生活有關的作業,引導學生動手、動腦。這樣,在有效改變傳統作業單一化現象的同時,也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利于學生更加親密的感受生活,增強其情感體驗,提高教學效率。
總結: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落實生活化教學策略,既是學生學習的需要,也是教師教學的需要,更是落實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教學中,我們教師應積極認真地總結,不斷創新提高,緊緊抓住學生學習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學習。
參考文獻:
[1] 楊 ?麗,于詠梅.探析數學教學生活化[J].農業網絡信息,2010
[2] 楊宗英.數學教學應重視回歸生活[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