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萬梅
摘要:生物是一門注重實驗的科學。開展實驗教學,能夠有效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但我國現在的實驗教學多集中在驗證性試驗上,嚴重限制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探索精神。而探究性實驗活動的開展能夠有效彌補生物實驗教學的漏洞。本文就針對新形勢下"如何開展探究性實驗"等問題,探索開展探究性實驗活動的具體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生物;探究性實驗;新形勢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7-0306-01
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在整個生物體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探究性實驗是實驗的重要內容,學生通過探究性實驗不僅可以掌握基本知識,提高實驗技能,更為重要的是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問題意識與創新意識,培養學生思維的發散性與獨創性,是開展探究性學習的重要途徑。為此我們要重視生物探究性實驗的開展,在實驗中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識,掌握技能,帶領學生走進生物科學的殿堂。那么如何在新形勢下有效開展探究性實驗,使學生從中獲得全面發展呢?
1.將實驗與生活聯系起來,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正如布魯納所說:"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1]興趣是學生產生源源不斷學習動力與積極學習行為的內在機制。只有激起學生對認知對象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才能主動參與其中,這樣的認知活動才能是快樂而有效的。因此,在實驗教學中,我們要注重激發學生參與實驗探究的興趣。在教學中,教師應該不只是機械地讓學生進行教材上的實驗,而是要認真研讀教材,將教材與學生的實際學情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對教材上的實驗進行重新設計,并為學生設計更多貼近學生生活的探究性實驗。這些實驗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能夠激起學生強烈的生活體驗,喚起學生對生活的回憶,從而拉近學生與生物教學的距離,增強實驗教學的熟悉感與親切感,從而激起學生內心強烈的求知欲與探究欲,使學生主動而積極地投入到探究性實驗中來,為教學的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2.將驗證性實驗轉化為探究性實驗
對比教材中的各個實驗內容,不難發現,探索性實驗與驗證性實驗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實驗結果和設計思路的開放性。在組織實驗活動時,只需要給實驗一個不確定的結果,就會讓學生對實驗思路產生質疑,從而將驗證性實驗轉化為探索性實驗。例如,在進行"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實驗時,筆者故意將有的同學的高濃度蔗糖溶液換成了高濃度NaCl溶液,學生無法得到既定結果,于是開始討論實驗步驟,整理實驗設計思路,仔細研究實驗每個步驟的作用,然后重新進行設計研究。在實驗活動最后,筆者再告訴學生出現不同實驗結果的原因,再讓學生對整個實驗活動進行總結,而這次實驗活動也轉變成了實驗探究的過程。
3.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探究性實驗中來,主動思考
探究性實驗可以分為以下幾個環節:提出 問 題--大 膽 假 設--設 計 實 驗--操作實驗--得出結論--展開交流。當教師從日常生產生活實踐中提出探究性實驗題目后, 就要將實驗探究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做出假設,進行實驗的設計、操作,得出結論并就此展開交流。 可以說,學生的主體參與是探究性實驗取得成功的核心。因此,在教學中我們不要對學生做過多地限制與束縛,而是要鼓勵學生將實驗探究與現實生活與知識基礎結合起來,制定個性化的實驗方案,并就此來展開實驗的操作、觀察、記錄、總結與交流。 在整個過程中,學生都是學習的主體、探究的主人,而教師只是組織者與指導者,給予學生必要的啟發與誘導,以使學生充分發揮主體性、主動性與積極性,來完成實驗探究。 當學生實施的實驗結果與預想的不一樣時,教師也不要只是簡單地指出問題所在,而是要引導學生展開深入的思考與思維,讓學生自己找到癥結所在,并提出可行性的解決方案。只有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整個實驗過程中來,展開主動思考與積極思維,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實施多元評價,提升學生參與實驗探究的動力
在探究性實驗中得當的評價并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起著重要的推動與促進作用。筆者發現在探究性實驗中許多教師怕評價會耽誤學生的探究而很少評價,只是將實驗強行拉到結果上來, 或是只是用統一的標準來衡量學生,只看到學生的錯誤。陶行知先生說過:"我們的教育目的是為了學生的發展,為了學生的希望,而不是讓他們沉浸在過去失敗的陰影里。"[2]我們科學地運用評價,以得當的評價來激起學生繼續探究的熱情,使學生以更大的學習熱情投入到教學中來。因此,我們要改變以往只重結果的單一評價,要實施多元評價機制。一是將結果與過程結合起來。結果固然重要,但是過程同樣不可小視。我們要對學生的實驗探究過程作全面而客觀的評價,這樣才能準確地反映出學生的實際水平與探究能力,才能讓學生認清自身的優勢與不足,從而找準今后努力的方向。二是將表揚與批評結合起來。要在表揚與批評間找準結合點,適時適度適量,這樣才能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成功,享受實驗探究帶來的樂趣,同時又可以避免驕傲自滿情緒,認清自身的不足,以不斷揚長避短。
5.做好實驗后的總結與反思,提升學生實驗水平
實驗后學生的反思,可以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實驗、深化實驗,對于加強學生的理解,提高學生探究水平與實驗水平至關重要。在教學中,我們往往過于重視實驗過程,而忽視實驗后的反思。在新形勢下,我們不僅要做好教學反思, 還要引導學生來進行實驗后的反思,對自己的實驗過程進行一次全面的總結與反思。反思的內容主要包括:實驗的目的與原理、步驟與方法、現象與規律、注意事項。而且還要讓學生將各個實驗聯系起來,反思異同點。反思的形式可以個人獨立展開,也可以在小組內展開;可以形成書面報告,也可以展開交流與討論。在不斷反思中可以讓學生從多個角度來審視實驗,這對于培養學生思考的獨立性,思維的獨創性、發散性與靈活性具有重要作用。
總之,開展探究性實驗是高中生物新課改的具體要求,我們要與新課改同步,研究好教材與學生,為學生更多的探究性實驗,引導學生展開主體探究,在探究中掌握更多的知識與技能,學會實驗探究,促進學生能力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 王志英.如何培養學生進行生物探究實驗的興趣[J].課程教育研究,2013,03(20):90-92.
[2] 王景景.高中生物探究實驗的有效教學策略[J].新課程導學o實驗教學與研究.2014,04(1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