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桃鳳
摘 要:學案導學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其是指以學案為載體,以導學為方法,以教師的指導為主導,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體,師生共同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其目的在于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進而提高教學效益。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學案導學
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大都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教師單純地講,學生被動地聽,不利于學生的發展,而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在高中數學的學習中,由于很多學生對數學的知識學習不清,采用學案導學的方式尤為重要。在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下,學生根據教師設計的學案,認真學習教材的內容,并提出自己的觀點或見解,一方面滿足了高中學生思維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滿足高中學生自我意識發展的需要,使師生共同進步。
一、師生共同發揮作用
在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中,教師要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要充分發揮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發揮出主觀能動性,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地學習,從而發展自己的創新思維,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
三角函數部分的內容是高中數學中的重點,尤其是三角函數中“1”的巧妙運用就成為許多教師教學的難點。很多教師在教學這部分知識時,都是盡可能地利用課堂時間將知識結構、思想方法教給學生,而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上的隨堂檢測,學生由于缺少做題的實踐,就很難學好數學。雖然課下的作業也會讓他們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但是在課堂緊張激烈的學習氛圍中,學生的注意力會更集中,對于做題時出現的問題也能夠記憶得更加深刻。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讓學生在課堂中自主學習、自主實踐,將課堂完全交給學生,并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規律與認知進行高效的學習。
二、搭建學生展示的平臺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待學生的態度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的態度與積極性,進而影響到學習的效率與質量。因此,教師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盡量做到不偏不倚,為學生創設一個表現自己的舞臺,讓他們在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中進行有效的學習。
比如,在解這道題時,已知a>0,b>0,且■+■=1,求a+b的最小值。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與思考,找到自己的解題方法。這道題有多種解法,為了充分發散學生的思維,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合作討論的方式找到不同的解題思路,從而讓學生將之前所學的數學知識連貫起來,既起到了復習鞏固的作用,又有效地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并且,為了激發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當老師,在講臺上與其他同學分享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方法,從而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三、教與學和諧發展
課堂教學包括“教”與“學”兩部分內容。在新課標的教學理念下,課堂教學要以學為主,以教為輔,使“教”與“學”和諧發展,將“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貫穿于整個教學的始終,切忌顧此失彼。教師既不能將課堂變成自我的一言堂,又不能放任自流,進行“放羊式”教學。
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有效地促進了教與學的和諧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根據教學的內容與目標設計學案,為學生設計具有針對性的問題,以便學生能夠按照教師的引導進行學習,然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與合作討論相結合的學習方式,提出自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在不斷的思維碰撞中,學生能夠解決一些有難度的問題,有助于深化學生的認識,最后教師通過精煉的講解為學生解答疑惑,并設計一些練習題,讓學生在聽與練中逐漸提高自己對所學知識的認知,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習的效率。
四、采用多種教學手段與方式
高中數學的知識點繁多,內容復雜,結構聯系緊密,這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不小的難度,因此,要保證課堂的教學質量,教師就要充分發揮學案導學的優勢,采取多種教學手段與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一方面使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的內容,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效率,另一方面又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比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具有層次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探究,這樣既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理,又能使每個學生學有所得;又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新穎的小故事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像是為學生講解“笛卡爾心形曲線”的小故事,讓學生對解析幾何的學習充滿熱情;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學將自己不懂的部分標注出來,然后讓學生一起討論解決問題,這樣既能發散學生的思維,又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因此,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多種教學方式,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趣味性。
總之,學案導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其對于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我們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案導學的優勢,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使其成為符合社會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魏霞.高中數學“學案導學”模式下教學現存問題及對應策略[D].陜西師范大學,2015.
[2]王瑞祥.導學案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建議[D].陜西師范大學,2013.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