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成忠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改革,中職的教學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但是,中職的語文教學卻是直接走向邊緣化,越來越難以發揮出它自身的作用。在新的教育格局中,如果不改變語文的教學思路和方法,中職的語文教學必然會越行越遠,逐漸脫離軌道。通過對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的分析,淺談語文趣味性教學在課堂中的實現。
關鍵詞:中職語文;趣味性;教學觀念
語文是一門傳統的藝術和基礎的學科,語文課程中會出現很多優美的語言,目前,中職學校作為一個不可缺少的教育平臺,對人才的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承擔著社會上一部分的教學任務。它的教學質量的好與壞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以及在最后的職業語言的表現是否得體。在現階段的語文教學中,雖然語文的教學目標很明確,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小問題,這些問題都有可能會導致學生對課堂的厭倦和厭學等不良反應。所以,在新時代的教學中,對語文教學方法需要不斷地改革和創新,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一、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傳統的教學觀念,課堂教學無趣
教育改革在我國已經推行了很多年,素質教育也在不斷地推廣,但是,在現如今的社會中仍然有很多人對素質教育不理解和不認識。在大部分的中職院校中,語文教師深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表現得很呆板,使原本充滿趣味性的課程變得十分無趣,以此造成學生對語文學習的厭倦。除此便是老師的教學模式,除了在課堂上對學生講課之外布置課下作業還停留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這種教學方式很顯然并不能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
2.學生不重視對語文學習
在很多的中職院校中,學生只重視自己專業課的學習,而將語文的學習劃分為不重要的學科即“選修課”。在學生的認識中,語文課聽不聽都沒有多大的影響,感興趣的時候就可以聽一聽,不想學就不學,甚至可以逃課。長此以往,這樣的學習心態讓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逐漸下降,最后演變為只是應對考試的心態,對今后的學習沒有任何幫助。
二、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趣味性的實現
1.良好的開端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第一堂課對于教師來說至關重要。一方面可以建立學生對教師的信心;另一方面可以增進師生的感情,吸引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一節語文課,通常不要馬上進入新知識的講授,首先要向學生做自我介紹,包括介紹自己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等,使他們對你產生興趣并接受你,最后鼓勵他們大膽地站起來向大家介紹自己。要注意的是,不管學生說得好不好,都應該肯定他們的勇氣和膽量,在這樣的言語交際中,師生成了共同的信息收集者,學生利用觀察和想象收集的是老師和別的同學的信息,而教師則通過交流、分析,收集到學生的語文修養和每個學生的特點。然后不失時機地把你對他們在學習上的要求提出來。比如,在學習上注意做到先復習后做作業;先獨立思考后請教別人,提倡以掌握事物本質規律的理解記憶為主。
2.優化課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課堂導入作為課堂教學中的第一環節,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如果把語文課堂教學比喻成一首動人的交響樂,那么教學導入就是曲子的前奏。課堂導入設計得好壞,直接影響著一堂課的教學效果,以及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現實的語文教學中,課堂導入有時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有時過于簡單,沒有達到效果,而有時又過于花哨,擾亂了學生的注意力,甚至讓課堂陷于失控的境地。我們必須要精心設計課堂導入,求新、求奇、求巧,以激起學生的興趣,喚起他們的情感,促進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
3.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科技的進步,使教學手段更加多樣化,教師不再是一支粉筆、一本課本、一塊黑板講到天黑,還可以使用其他的教學手段,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多媒體的使用。比如講授說明文時補充一些錄像和實物,能使原本讀來枯燥的文章更加生動有趣。學生在愉快學習中更好地掌握了知識,這樣的教學,學生的興趣就會被極大地激發出來,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趣味性的課堂教學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他們自覺學習的好習慣。所以一定要多方面、多角度地加強語文課堂的趣味性。
中職教育當中的語文課程對于學生素質的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不但學校需要極大的重視,老師和學生也應該積極地重視語文的教學和學習。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做到因材施教,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促使學生積極學習,并且老師可以通過合理的手段對課堂進行改革和創新,使每個學生都可以掌握學習語文的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起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提高語文的教學水平和質量。
參考文獻:
[1]張立群.構建趣味課堂,提升教學實效:談中職語文趣味課堂的構建與實施[J].考試周刊,2015(47).
[2]周慶明.快樂教學法應用于中職語文課堂的幾點思考[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2).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