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鋒 樊光利(西安北環醫院泌尿外科,陜西 西安 710032)
?
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結石的臨床對比分析
李 鋒 樊光利
(西安北環醫院泌尿外科,陜西 西安 710032)
【摘要】目的 對比分析良性前列腺(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臨床特征、預后情況,總結診治經驗。方法 單純良性BPH患者44例,納入對照組,良性BPH合并膀胱結石84例,納入觀察組,調取患者病案資料,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研究顯示,對照組、觀察組前列腺增生水平、腎積水發生率、逼尿肌過度活動率、充盈性尿失禁率、尿潴留發生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年齡、病程、前列腺大小、術前國際前列腺炎癥狀評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評分低于觀察組,對照組高于術前最大尿流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良性BPH合并膀胱結石與單純BPH年齡、BPH病程、合并疾病、伴隨癥狀、預后等均存在一定差異,膀胱結石一定程度上可視為良性BPH并發癥,可反映BPH嚴重程度,影響治療、預后。
【關鍵詞】前列腺增生;膀胱結石;臨床分析;危險因素
前列腺增生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好發于老年人,普通人群發病率高達6%,普通人群發病率成倍增長[1]。BPH以排尿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可伴有尿灼熱等尿道刺激癥狀表現,久治不愈者,可激發膀胱炎、尿潴留等并發癥,BPH與膀胱結石息息相關,合并膀胱結石率約為10%。良性BPH與膀胱結石病因尚不清楚,后者可能與BPH所致尿液反流有關,故在病程上,膀胱結石往往是良性BPH生后期病理表現,膀胱結石可影響PBH進展、預后。故,深入分析良性BPH合并膀胱結石臨床特征非常必要,對于篩查、診斷膀胱結石具有重要意義。本次研究試分析單純良性BPH與良性BPH合并膀胱結石臨床特征差異,并分析兩種疾病危險因素。
1.1 一般資料:以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泌尿外科收治單純良性BPH與良性BPH合并膀胱結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臨床資料完整;②初次治療;③無誤漏診,臨床確診;④手術證實。單純良性BPH患者44例,年齡55~81歲,平均(55.4±11.3)歲。良性BPH合并膀胱結石84例,年齡55~85歲,平均(59.3±7.3)歲。
1.2 方法:調取患者病案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將單純BPH患者納入對照組,將良性BPH合并膀胱結石納入觀察組。主要內容包括前列腺增生嚴重程度、伴隨癥狀、合并癥、年齡、病程、基本預后等。
1.3 統計學處理:數據資料以EXCEL錄入,轉SPSS18.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若服從正態分布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否則采用非參數檢驗,計數資料以數(n)與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或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計數資料對比:研究顯示,對照組、觀察組前列腺增生水平、腎積水發生率、逼尿肌過度活動率、充盈性尿失禁率、尿潴留發生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計量資料對比:對照組年齡、病程、前列腺大小、術前IPSS評分低于觀察組,對照組高于術前最大尿流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膀胱結石具體病機尚不清楚,與代謝、梗阻、感染、營養等因素有關,是綜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膀胱出口梗阻導致不完全排空是最常見誘發因素,而BPH是導致膀胱出口梗阻最常見原因之一[2]。按照具體發病原因,膀胱結石可分為遷移性結石、原發性結石、繼發性結石,BPH合并膀胱結石多為繼發性結石,二者在病程上存在明顯的先后順序。

表1 對照組與觀察組計數資料對比
表2 對照組與觀察組計量資料對比(±s)

表2 對照組與觀察組計量資料對比(±s)
計量指標 對照組(n=44)觀察組(n=84) P年齡(歲) 55.4±11.3 59.3±7.3 ?。?.05病程(年) 1.7±0.5 2.3±1.1 ?。?.05前列腺大小(cm3) 58.4±10.3 64.1±14.4 ?。?.05術前IPSS評分 20.1±3.0 24.3±2.1 ?。?.05術后末次隨訪IPSS 5.6±1.4 5.1±1.1 ?。?.05術前最大尿流率(mL/L) 15.7±3.1 9.8±1.9 <0.05術后最大尿流率(mL/L) 20.3±1.3 19.6±0.8 >0.05殘余尿量(mL) 25.8±8.4 36.4±7.1 ?。?.05
BPH所致膀胱出口梗阻、神經源性膀胱、膀胱內尿流停滯、反復性尿路感染都可能是BPH合并膀胱結石重要病理因素。通常認為,BPH所致膀胱出口梗阻,膀胱排除困難,尿殘留,所致小結晶沉積、膀胱損傷是致膀胱結石核心原因。國內外相關指南均將膀胱結石作為BPH手術指針,提示PBH合并膀胱結石風險極高,直接提示PBH病情較嚴重。
本次研究顯示,對照組、觀察組前列腺增生水平、腎積水發生率、逼尿肌過度活動率、充盈性尿失禁率、尿潴留發生率差異、年齡、病程、前列腺大小、術前IPSS評分、術前最大尿流率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良性BPH合并膀胱結石,與BPH嚴重程度、病程、合并癥有關,提示二者發病機制存在差異,BPH在良性BPH合并膀胱結石中發揮重要作用,膀胱結石一定程度上可視為BPH繼發疾病。任何一種事物發生、進展都是量變到質變的結果,并非所有的PBH合并膀胱結石均需手術治療,Ⅱ級BPH也可合并膀胱結石,提示膀胱結石在BPH便可發生并持續進展[3]。故對于早期BPH便有必要篩查、診斷膀胱結石。膀胱結石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及早診斷Ⅱ度、Ⅲ度BPH,疾病可加重BPH癥狀表現,BPH進展與感染、尿潴留、腎積水、草酸鈣累積等有關,而膀胱結石又可成為以上因素致病因素[4]。
手術是治療良性BPH合并膀胱結石主要方法,一般合并處理,可有效避免二次手術,減輕手術損傷。常用術式包括TBRP聯合氣壓彈道碎石術、TBRP聯合鈥激光碎石術,經尿道手術符合微創手術理念。開放手術適用于尿道狀況欠佳、合并有尿路感染、結石碎石難度大、對手術時間有一定要求患者。三種手術均可減輕BPH癥狀表現。術前進行詳細檢查、尿分析,對于分析泌尿系統損傷嚴重程度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良性BPH合并膀胱結石致病因素較復雜,BPH長病程、腎臟病、尿潴留等可能是BPH合并膀胱結石直接原因,對于BPH患者,應積極篩查診斷膀胱結石。
參考文獻
[1] 那彥群,孫光.中國泌尿外科學疾病診斷治療指南[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
[2] 陳國強,羅建斌,涂濤,等.三種方法治療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結石的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3,8(22):129-131.
[3] 蔡乃宇,馬建偉.體外震波碎石配合內服中藥治療泌尿系結石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2009,2(17):77-78.
[4] 李祈新,張偉.泌尿系結石的腔內治療[J].醫學綜述,2012,18(3):467.
中圖分類號:R69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16-00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