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榮
摘 要:高中數學學科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轉變思路并創新課堂教學方式勢在必行。從更新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觀念、注重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提升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三方面,研究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思路的創新。
關鍵詞:高中數學;創新思維;能力培養;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9-0008-01
數學學科在各個階段的教學地位不容忽視,它不僅是應試的重要學科,更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邏輯思維的知識體系。對于學生來說,數學素質實為重要基礎,數學能力的養成對于其他諸多學科的學習,具有至關重要的決定作用。尤其是高中階段的數學,更是大學階段學習的基礎。長期以來,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學理念與模式均趨于落后,難以滿足現代教育發展的要求。因此,只有轉變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思路,通過有效的創新,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才能順應教育發展趨勢,增強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一、更新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觀念
新課改的實施,為現階段數學教學改革提供了重要指導。在數學課堂中,需要教師將自身定位在輔助地位,教學活動的開展也要以學生為中心,實現師生的深入互動,共同學習。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當還原學生的主體地位,將教師角色定位在主導者位置,打破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束縛,促進學生發散性思維與創新能力的養成,從而實現個性化發展。傳統的單一的理論灌輸模式抑制了學生的探究熱情,因此,要注重更新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觀念,提倡探究性學習,不再局限于教師的理論化講解,而是結合現實案例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教師負責對學生的思維進行正確引導,賦予學生以學習的主動權,給予學生更大的發展空間,促使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深入探究,通過各種形式的探究,掌握數學知識,提高數學能力。同時,還要轉變傳統的師道尊嚴觀念,與學生平等相處,并且鼓勵學生之間構建起學習伙伴關系,共同探究數學問題。教師借助正確的引導,使得學生真正將所學習到的數學知識內化,感悟到數學的魅力,激活自身的思維,體現當代教育的價值。這樣,通過轉變落后的教學思路,引入先進的教學理念,豐富了數學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確保數學教學質量提升。
二、注重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是智慧的火花。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注重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這是數學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從以教師為中心重數學知識的灌輸,逐漸轉向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客觀地講,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科相對復雜,對于學生尤其是剛剛進入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在很大程度上難以適應,一旦學生的思維被限制,則勢必導致數學學習質量的下降。在部分學生的意識中,數學是一門固化的知識,解題答案確定且唯一。事實上,數學學科并不是如此,它往往具有靈活性和生動性,具有自身的數學美。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重點通過一題多解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靈活的數學思維能力,開闊學生的思路。在培養和提高人的思維能力方面,數學有著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學習數學,應該看成是學習數學思維的過程。比如,在“異面直線及其夾角”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引導學生積極思維,選擇自己感興趣或者擅長的方式去求解,包括向量法、坐標法等等。同一道題,往往可以通過多種解法得到正確的結果,教師不應當根據自身的意愿而對學生的思維過程強加干涉。高中數學的解題思路與方法雖然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但作為同一知識體系,必然具有殊途同歸的內在關聯。對此,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必要的總結,使得學生能夠融會貫通并舉一反三,全面促進數學思維能力的提高。
三、引導學生提升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對于部分學生來說,高中數學學科是一門枯燥的學科,大量的數據與公式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會使部分學生對此產生厭煩心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保證教學質量與實效性的提升。對此,教師應當轉變傳統的固化的教學思路,將教學重點更多地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方面傾斜。畢竟數學學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要求較高。比如,可以借助現代化教學工具開展多媒體教學,將數學學科抽象的知識實體化、生動化、趣味化,通過動態圖像演繹幾何圖形的相關知識,這既有利于幫助學生深化記憶與理解,同時又能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想象思維。這種教學模式的創新應用,能夠高效契合新課改的要求,通過對傳統課堂氛圍的改變,引導學生進一步提升學習興趣與學習能力。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學科作為一門重點學科,要重視對傳統教學模式的突破,著力培養創新人才。對此,數學教師應當審時度勢,明確當前教育改革的趨勢,注重教學思路的調整和教學方式的全面革新。要更新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觀念,注重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提升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推動數學教學質量不斷提升,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費玉偉,張景斌.中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現狀調查研究[J].數學教育學報,2010(04).
[2]劉兼,孫曉天.數學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沈潔.新課程下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實踐與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