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育瓊
摘 要: 課堂教學是實施學校教育的主陣地,也是教育活動的基本組成部分。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應該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導者,注重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的高效課堂。本文詳細闡述了在新課改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 新課改 小學語文 師生關系
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越來越凸顯其重要性。但是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教學有效性缺失現象普遍存在,課堂教學活動看起來熱熱鬧鬧,實際收獲甚微。這種情況嚴重背離新課改的教學理念,成為阻礙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提高的關鍵因素。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堅持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切實轉變教學觀念,轉變教學方式,徹底改變以往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根本上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從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筆者結合在實踐中的經驗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轉換師生角色,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統治者,教師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學生處在被動接受知識的位置,完全沒有自主性,這種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嚴重制約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阻礙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成為影響教學效率提高的最大障礙。新課改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主體,教師是輔導者、引導者。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喚醒學生主體意識,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優勢,自覺將教學活動的主體地位讓于學生,積極引導學生完成師生角色的轉變。
新教材也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教師主動承擔導演角色,把課堂教學舞臺讓給學生,給學生一個盡情表現自身才能的機會,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活動的主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獨立思考和分組討論的時間,進行師生和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使學生真正意識到自己才是學習主人,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新課改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理念,強調學生的學習過程,注重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和獨立思考的思維品質,從而改變以往學生記憶和模仿式的被動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改所提倡的有效學習方式,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在當前的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只是一味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無論什么內容都拿出來讓學生分小組合作學習,只注重學習形式,而忽視小組合作學習的本質和目標,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內容把握不準,致使小組合作流于形式,學生的學習效率并不高。
新課改提倡小組合作學習,但是并不等于所有內容都要通過學生合作學習實現,組織學生合作討論一個沒有價值的問題,既浪費了學生時間和精力,又消磨了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因此,在小學合作學習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實際出發,選擇適合學生的問題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從而認識自我,不斷完善自我,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如在教學《一個小村莊的故事》一課時,筆者在課文最后設下疑問,引導學生提出質疑:“小村莊為什么變得什么都沒有了呢?”筆者將學生分成若干合作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討論,總結出小組討論的結果,然后讓小組代表分別發言,最后由教師對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總結和完善。這樣學生在合作討論中不僅表達出自己的看法,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
三、多媒體輔助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和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方式和途徑。多媒體以其形象化和趣味化的特點,深受廣大教師和學生的青睞。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打破了傳統教學中“粉筆加黑板”的落后教學模式,使課堂教學融入現代化的教學理念,使課堂教學展現出多樣化的特點。多媒體不僅能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還能在教學中將教材中抽象難以理解的內容形象化,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在較長時間里興趣盎然地參與語文學習中。如在教學《詹天佑》一課時,如果單憑教師的講解很難讓學生理解這個設計的優點和作用,這時筆者借助多媒體將鐵路的實景展示給學生,并給學生播放關于“人字形”線路的視頻介紹,則能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這樣很自然地就吸引學生注意力,形象直觀地讓學生認識人字形鐵路的設計方式,并體會到設計的巧妙之處,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總之,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要堅持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堅持學生主體地位,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從而切實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戴偉雄.淺談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J].吉林教育,2012(06).
[2]陳艷麗.淺談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的開放性[J].學周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