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麗靜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全面推廣,自主學習能力成為了現今教育的重點培養目標。作為中學歷史教師,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打破傳統的教學理念,堅持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積極引導學生廣泛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更好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本文主要針對中學歷史教學為例,分析培養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式方法。
【關鍵詞】中學 歷史教學 學生 自主學習 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6-0049-01
自主學習的能力,就是強調在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從學生的能動性、自主性、合作性和創造性方面進行素質培養,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啟發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從而找到學習的興趣。從目前的中學歷史教學來看,歷史教學在不斷探索歷史教學的方式和規律,還要使歷史教學“活”起來,培養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非常重要的,具體的方法主要體現在如下四個方面:
一、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
現代化的教學改革方針不再是教師講、學生聽,而是更多的突顯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中學歷史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將學生的主體地位放在教學第一位,更好的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和精神世界,感同身受的去了解學生、坦誠的與學生積極溝通與交流,通過相互的理解,使學生對老師產生親近感、信任感。
如特別是面對學習基礎較差的中學生,歷史教師要有教無類,耐心的與此類學生進行心理溝通,了解到他們的心理特點,然后再根據學生特點去不斷完善自身的歷史教學內容和方式方法,讓教學更加符合學生,易于學生接受,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去參與到歷史教學活動中。
二、采用啟發式教學法
良好的課堂氛圍可以調動學生積極學習興趣,中學歷史教師可以精心設計課堂提問,通過提問式的教學去啟發學生探索歷史知識,充分調動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提高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中學歷史教師可以通過用猜謎語、講故事、編歌訣、創情境、做游戲、設懸念等途徑,挖掘教材中的激勵因素,讓學生廣泛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如古代史中《商周》時期的歷史經濟時,歷史教師不要枯燥的將商周歷史經濟照本宣科,這樣不會加深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是通過給學生展示“后母戊鼎”文物,讓學生通過根據歷史材料去現象一下商周時期的經濟發展情況?這種利用事物去引導啟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自主學習,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采用多媒體教學法
傳統的黑板式教學法過于單一、刻板,不僅不利于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單一化的粉筆字表現形式并不能完全展現出歷史發生的史詩故事。因此,中學歷史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方式,采用多媒體教學法進行教學,將大量的歷史知識通過多媒體展示出來,使教學更加具有直觀性和觀賞性。
如中國近代史《林則徐虎門銷煙》這一課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虎門銷煙”這部電影,讓同學通過聲畫結合的影片觀賞中,全面的了解到當時虎門銷煙在清末朝代的社會背景,真實全面的再現出林則徐“虎門銷煙”整個發展過程,讓中學生可以通過影片觀賞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和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從而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歷史課外活動
歷史教學不能單純的依靠課堂的知識傳授,中學歷史教師要將歷史課開發化,讓歷史教學融入到學生的日常活動中,讓學生去親身感受歷史、參與到歷史教學活動中,通過自身的不斷探索努力,用分析、判斷的眼光正確的評判歷史,以此來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提高他們的歷史思維能力。
如中學歷史教師可以組織一些歷史表演劇、故事會、知識競賽、外出參觀等歷史課外活動。這一系列活動的開展,不僅調動了學生的自主性,讓中學生在活動克重表達出自己對歷史的主張和見解,這樣會對歷史知識的理解更深入,把握更準確,這比單純的課堂講授收獲大得多,感受深得多,效果好得多。更重要的是健全了學生的人格、提升了學生的品格、陶冶了學生的情操,使學生的心靈得到了凈化、美化,樹立了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培養了學生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培養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前提條件,中學歷史教師在迎合教育改革的基層上,正確的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改變傳統的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利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方式,營造良好的歷史學習課堂氛圍,積極與學生進行溝通,開展與歷史相關的歷史劇表演賽、故事會、知識競賽等活動,讓學生能夠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學習到歷史知識,從而提高中學歷史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白平;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0年02期
[2]鄭立麗;淺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小學時代(教師版);2010年01期
[3]沈宏;淺談中學歷史教學[J];吉林教育;2010年01期
[4]蘭福春;初中數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吉林教育;2010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