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皓
【摘要】美術課堂是對小學生開展創意教學的主要途徑。在小學美術創意教學中,要本著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引導作用,讓小學生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不被約束,能夠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創作。
【關鍵詞】小學美術 美術課堂 創意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6-0207-02
在實際的教學中,美術的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創造力。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中,要去發現每個學生的不同之外,根據美術教材的內容,制定出科學而有效的教學方案。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對美術的熱愛。美術課本身就具有其他科目所不可替代的優勢,它主要表現在創造力和想象力這兩個方面,與自身的天賦是息息相關的。在小學美術課堂中,即使小學生無法完成一副完成的作品,但是在他們的腦海里會勾勒出無數個特殊的場景。因此,在小學美術課堂中實施創意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找到自己內心的愿景,使學生的思維更加廣闊。
一、營造輕松的美術課堂
通過不斷的實踐教學表明,輕松而愉悅的課堂不管在什么樣的科目下都能幫助學生認真學習。在一個輕松而又愉悅的美術課堂中,學生能夠會隨著環境而發揮出自身的創造力,這就需要美術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時,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身體和心里上的自由;并且尊重學生的價值取向,正確地看待學生對不同事物的看法,讓學生樹立起學習的自信。
例如:在進行《天上的云朵》這一樣的一課時,美術教師可先做示范畫出一個簡單的云朵出來,然后讓學生們畫出自己印象中的云朵或者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云朵,并且鼓勵學生大膽地進行創新,把云朵編織成各種各樣的形式。不管學生們畫出的云朵是什么形狀,是什么色彩,都不能去否定學生們的想法。反而進一步引導學生去教室外面的走廊去觀看下天空中的云彩是什么樣子,并且對照自己畫出的云彩有什么區別。尊重學生的創造,才能使學生更加大膽地去學習去表達。
二、利用多媒體進行美術教學
美術是一種視覺藝術,通過多媒體技術來展現美術的特色,進行美術作品的鑒賞是一種重要的方式。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生動而形象展現美術教學內容,并且可以采用靈活而多變的動態畫面來引起學生們的注意。如在學習如何畫面部表情這一課時,學生按照書本無法體會其中的竅門,只會覺得很難,更別說創作了。因此,教師設計了一個五官的游戲來激發學生們的學生興趣,首先利用學生們喜歡的卡通人物,例如柯南,櫻桃小丸子,哆啦A夢等作為背景,然后設計一些眼睛,眉毛,嘴巴的圖案讓學生們自己貼上去,當學生們將睜大的眼睛,張大的嘴巴貼上去時,卡通人物當即就發生吃驚的語氣。當看到這樣的畫面時,學生們都躍躍欲試,還相互做表情。這樣讓學生很好的領會到了每一個表情的面部狀態,還積極參與到活動中,讓學生們在快樂中學習,并且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開展“變廢為寶”的美術課堂,引發學生的創意
環境保護是目前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的一個話題,目前我國也積極開展了環境保護的實踐與研究。因此,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養成環保的習慣是教學中一個重要部分。將變廢為寶的理念融入到美術課堂既能讓學生們意識到資源節約的重要性,也能開發學生的創造力。
在我們的生活中會出現很多的“廢物”,例如:曠泉水瓶、易拉罐、紙盒、紙箱、舊衣服、廣告紙、鐵絲、電線、繩索、管子等。針對這些“廢物”,開展一堂變廢為寶的美術活動,讓學生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把家里的“廢物”變身做成一個一個的作品。當看到學生將鐵絲做成了柵欄,將管子做成澆花的工具,將紙箱做成垃圾桶(并且畫上了自己喜歡的圖案),將舊衣服剪成碎條做成了一個拖把……當看到學生們的這些作品時,可以感到很欣慰,學生將“廢物”變成了有生活中有用的東西,學生也明白了即使是“廢物”也存在價值,并且讓學生發揮自身的創意思維,將“廢物”變成美觀而實用的有價值的作品。將“變廢為寶”的理念融入美術課堂的意義在于引發學生們對自然,對社會的思考,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所在的任何一個物體都是有生命的,不能將其輕易舍棄,要試著去熱愛自然生活中的一切事物。
四、總結
在小學美術的學習中,學生們希望能處于一個特別而輕松的美術課堂。只有處于這樣一個課堂,才能促進學生們的個性化發展,才能實現美術教學的目的。小學美術采取創意教學能夠改變傳統美術的刻板,能夠鍛煉學生的發展性思維,讓學生在美術課堂中能夠保持著自身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提高自身的創造力。
參考文獻:
[1]沈瑜.讓多媒體凸顯美術課堂生命的精彩[J]. 中學課程輔導(江蘇教師). 2014(13)
[2]阮昌奇.試論新課改下小學美術課堂有效教學方法與對策[J]. 現代閱讀(教育版). 2013(03)
[3]王曉琳.小學美術課堂實施創意教學的路徑[J]. 課程教育研究. 2015(17)
[4]蒲倫,劉靜.讓創新的種子在小學美術課堂萌發[J].好家長. 2016(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