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元敏
摘 要: 把生活情境教學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能夠使小學生在比較輕松的環境中學到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夠讓學生將知識與自己的生活關聯起來,讓學生的知識得到鞏固,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生活情境的教學方式更容易引起小學生的共鳴,激起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本文對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使用生活情境教學的方法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 小學數學教學 生活情境 作用 方法
引言
小學數學是教學中的基礎學科,對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通過創新的手段和方式不斷開創教學的新局面,讓學生能夠學習到數學的精髓,通過更有趣、生動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提高。生活情境的展開,便是非常好的一種教學方式,其注重讓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融合起來,讓學生將學習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踐中,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和難題。該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應當得到教師的重視。
一、運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作用
1.印象直觀
運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可以讓小學生直接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存在,給小學生留下簡單明了的印象,讓小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進而幫助他們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思維就非常容易被啟發,對英語的學習感到簡單并覺得有趣。
2.形象化數學內容
小學數學課堂上通過進行生活情境的教學可以把數學中的抽象問題形象化,更具體直觀地展現數學知識,使小學生對于知識的接受更容易、便捷。數學知識系統性非常強,并具有嚴密的邏輯性,運用生活情境的展開則可以讓學生“直面”數學知識的系統學習,讓“系統邏輯性”走到學生的身邊,簡化學生學習步驟,優化學生學習方法。
3.強化學生數學能力
運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還能夠培養小學生實際操作和探索的能力。如果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老師只是單純地講課而不關注小學生對課堂所講內容的接納、理解能力,則會非常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長此以往,將會讓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降,更無法讓學生的數學學習形成連貫性。生活情境的展開則可以改變這些情況,可以讓學生通過生活情境中的數學學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高。
二、運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方法
1.捕捉生活現象,創設相關問題
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存在著數學,到處都彌漫著數學思想,教師要具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從生活現象中捕捉數學的閃光點,并結合教學內容,讓學生學習重要的數學知識。比如,筆者在教學過程中,便將生活現象與數學教學結合在一起給學生進行了生活情境的創設。筆者讓學生在升國旗的時候觀察旗面沿著旗桿垂直上升,讓學生在乘坐超市電梯的時候,觀察電梯和地面的角度及其所呈現出來的圖形,然后讓學生自己思考還有沒有類似的“平移”經歷,讓學生思考這種“平移”所構成的圖形是什么樣子的,與我們所學習的圖形有沒有一樣的地方。這樣的提問讓學生養成了生活中發現數學,應用數學的習慣,在生活中逐漸培養獲得數學的思想。
2.還原“生活畫面”,創設生活情境
教師在創設生活情境的時候,還要注重做好生活畫面的“還原”,讓數學知識從直面的抽象概念轉變成為生活中的具象內容。“生活畫面”會讓學生感覺到知識距離自己的生活并不遙遠,讓學生能夠將知識和生活進行有效銜接。比如,筆者在進行數學教學的時候,便讓學生“拿著十元人民幣到超市進行購物”,我給學生提出的問題都是學生在生活中會遇到的情形:現在你的手中有10元錢,買了三斤蘋果,每斤3元,現在你付給收銀員阿姨10元,收銀員阿姨應該找給你多少元錢呢?這樣的生活情境創設方式讓學生感覺到數學在生活中非常有用,而且能夠帶給學生啟發性,讓學生了解到生活中的細枝末節也都可以對數學進行應用。
3.開展生活實踐,提高數學應用能力
教師開展生活情境教學,還要注重鼓勵學生將所學習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發揮數學的作用,通過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比如,筆者在教學生學習三角形的穩定性之后,便讓學生運用該原理修理我們班級中出現問題的桌椅。因為班級中的很多桌椅已經發生了搖動,學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紛紛開動腦筋,想出了很多辦法對其予以解決。有的同學在側面的桌腿之間重新裝訂一段木頭讓桌椅變得更加穩固,有的同學在椅子低下位置加上一段三角形的木板,同樣穩定了椅子,這些都是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方式。
結語
數學是一種應用性較強的學科,在生活中實用性很強。教師在小學數學的教學活動設計中進行相應的生活環境設計,可以為學生的學習創建良好的環境,彰顯數學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學習欲望。教師要對此方法進行深入研究,讓其價值得以充分展現。
參考文獻:
[1]趙明.淺析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3:110-112.
[2]柯惠紅.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2,01:144-145.
[3]楊雪梅.如何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A].《現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2015年10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現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