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燕
【摘 要】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習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與他人用英語進行交流。在語言學習中,聽說是語言學習的基礎,聽說能力是英語學習的基本能力,運用靈活多樣的英語教學活動培養初中學生的聽說能力,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 初中英語;聽說能力;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8-0-01
《英語課程標準》規定了初中學生在畢業時在聽說方面應達到一定的水平要求。語言學習的目的是為了交際,而語言技能是構成語言交際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技能,以及這四種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聽和讀是理解的技能,說和寫是表達的技能。聽是學習語言的源泉和基礎。聽得清,才有??煞拢牭脺?,才能說得對。英語教學的初級階段,要求重視聽說訓練和口語能力的培養。
中國的學生學習英語的拼音文字,如果不能聽懂,也就不會讀說,文字的形義也就不能牢記。中國學生必須多聽,多讀,多說,才能記住英語的形義,時間稍久些不聽不說,就很容易忘記。因此,學習英語在初中起始階段的聽說比重要大些??梢哉f,學生英語聽說能力強,閱讀能力、悟解能力、交際能力等也隨之而強。
一、抓好起始階段教學,培養良好的聽說習慣
學生初學英語,往往抱有好奇心和新鮮感,因而對學習懷有極大的興趣。教師應抓住這一良好的開頭,把學生的好奇心逐步培養成愿聽愛說的習慣,使學生從學英語的一開始就逐步養成靜聽別人說英語的習慣,勇于用英語回答以及提問,模仿錄音的習慣。教師則用流利動聽的口語,配備上實物、圖片以及表情動作,給學生造成深刻的語言印象,并努力使聽說訓練從小處著手,創造學生開口的機會。比如,引導學生自覺運用禮貌語言:Hello,Good morning,I'm sorry,Thank you ,etc.還可以從最簡單的課堂教學用語著手,重復使用:Read after me,Look at the blackboard…等組織教學,學生聽多了,不僅聽懂,而且也能說幾句,好奇心就得到暫時的滿足。這時教師可有意識地將課堂上的機械聽說擴展到課余生活中去,使學生的好奇心升華為一種講英語的興趣。興趣的增長,必然給學生帶來強烈的求知欲。因此,抓好英語教學的起始關,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開展聽說訓練的重要一步。
二、堅持課前三分鐘講英語
把每節課開始后的三分鐘固定為講英語的時間,讓全班同學輪流作簡短的值日報告。具體作法是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由點到面逐步鋪開的方法。值日生報告內容從短小淺易,分階段逐漸過渡到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多采。這樣做,首先應由教師編寫代表性的報告范文,印發給學生,選定幾名語音語調好一點的學生當值日示范,然后全班同學輪流值日。報告內容可以是學校生活,小故事和自由談話等。最 初可按如下幾個程式進行:“I'm on duty today,Todayis Monday.Tt's Sunny today.we are all here…隨著句型,詞匯的增多,學生還可按當天實際情況增加內容。教師要給予引導鼓勵,并有計劃地進行鞏固所學知識的口語訓練及一些交際性訓練。這種簡單的英語報告盡管僅占幾分鐘,但對渲染課堂氣氛,發揮學生的模仿力和創造力,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也為口語訓練提供了場所。它是鞏固課堂教學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
三、課文教學必須堅持聽說訓練
把聽說訓練同課文教學緊密地結合起來,每教新的課文時,堅持讓學生先聽錄音,然后讓學生根據所聽內容回答問題。教師提問必須有一般問句,也有特殊問句,內容有簡單的,也有復雜的。這樣可以讓水平不同的學生都能參與進來,真正達到培養訓練學生聽、說能力的目的。
講課文時,教師不僅堅持用英語組織教學,而且力圖使自己的語音語調準確規范,富有表現力。學生提問或回答教師的問題也盡可能地使用英語。新課文講完后,要求學生背誦課文,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學會歸納大意進行復述或表演出課文內容。這種形式是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能力的最佳方式。課文教學還可堅持聽寫訓練,聽寫的內容可以是課文中的單詞,短語,句子或課文縮寫。這也是強化聽力訓練。
四、探索與運用任務型教學方法為聽說教學服務
新課程改革以來,任務型教學的理念已被廣大教師所接受。任務型教學任務要求學生運用所學語言知識完成某項具體任務,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必須提供語言交際來完成所設定的學習任務。這樣,在課堂上學生的聽說技能便會得到有效的訓練。但是,如何有效的運用任務型教學方法為我們的課堂教學服務,為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服務,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在設計活動時,我會先對學生進行聽力技巧的點撥,接著讓學生在聽聽力材料前熟悉聽力任務。在聽力任務完成以后,讓學生分組對在聽的過程中所獲得的信息加以討論,最后由其中一人將討論結果報告給大家。
五、建立課內外活動小組,加強語言實踐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為開展語言實踐活動,可建立課內外活動小組。課內活動小組,每四人一組,由前后兩張課桌組成,在課堂上進行問答,對話和表演。課外活動小組可根據學生的語言水平和年齡特點,在課后組織講故事,朗誦,猜謎語,學唱英語歌,英語文藝演出,出英語墻報,英文打字,舉辦英語知識競賽等等。這些活動可使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又可加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聽說英語的能力。除上述各方法外,有條件的學校還可考慮每周開設一節聽力課,對學 生進行專門的聽力訓練。利用錄音、廣播電視等現代化手段來促進學生的聽說訓練,擴展他們的語言環境。平時可要求學生之間試著用英語交流,以鍛煉說的能力。還應改革考試方法,有筆試,口試,聽力測驗等內容。這樣,多方位地開展聽說訓練,就是提高學生聽說能力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