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寶治 李兵
摘 要: 多媒體技術應用于教學過程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通過圖像、聲音、動畫等使得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其交互功能有助于教學深度的加大。少數民族學生有特殊的特點,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少數民族教學中,有助于教學實效的提高。本文從分析少數民族學生特點及多媒體教學的作用出發,探究多媒體技術在少數民族教學中的應用,進一步分析改進措施,以作為相關教學人員的參考。
關鍵詞: 多媒體技術 少數民族教學 教學應用
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提供逼真的教學環境及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相較于傳統教學方式,有助于教學效果的強化。圖像、聲音等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為教學形式帶來了全新的方式。由于少數民族學生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其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技術是先進的教學方法之一。
1.少數民族學生特點及多媒體教學的作用
1.1少數民族學生的特點
首先,少數民族學生的漢語程度較低。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特殊的民族母語,而且少數民族學生生活、交友大部分都與本民族學生在一起,所以相對于漢語,他們運用母語的時間較多,而漢語的表達或書寫不是很流利。或許在漢語課堂上進行過系統訓練,但缺乏平時的強化限制了漢語的學習能力。當看到漢文時,他們常常將其轉化為母語進行理解,學習起來較慢。其次,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薄弱。在少數民族學生中,存在專業基礎知識不扎實的現象。雖然對于少數民族學生部分學校設置了提前一年的預科班給他們補習漢語聽說讀寫訓練及專業知識溫習,但由于時間有限,學生的掌握能力受限。盡管有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但課堂教學上多數按照教學程序進行,少數民族學生存在思維跟不上、沒有獨立的思考時間等問題,影響了其對于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
1.2多媒體教學的作用
首先,多媒體的應用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學習興趣,學生就會積極地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對學習不易產生厭倦心理,推動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傳統教學大都采用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多媒體技術通過將圖像、聲音等引入課堂,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豐富的教學信息激起學生的學習好奇心,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望。其次,創造互動的學習氛圍。傳統的教學就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而多媒體通過硬件與軟件的開發為學生創造新的教學環境,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與聽覺。將教師為主體的課堂改變成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師引導性地講和學生主動地學才是教學的主要目的,互動、和諧的教學有利于學生主體作用的良好發揮。最后,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學生正處于學習階段,其知識積累有限,常常通過事物表象對其進行分析,形象思維在其認知中占有主導地位。多媒體教學生動直觀的圖像的應用,可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與空間想象能力。另外,聲音動畫等的變化可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多媒體將抽象的書本知識轉化為形象易懂的圖像、聲音等,通過充分調動感官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2.多媒體技術在少數民族教學中的應用
首先,在視覺教學中的應用。對于長篇大論的課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易產生厭倦感。利用多媒體將課文分成不同部分進行分別展示,這樣有層次地講述可以激發學生繼續下去的興趣。對所有內容都應用多媒體進行展示不符合實際,教師通過有目的、有重點地進行多媒體展示,可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其次,在聽力教學中的應用。聽力教學雖然不是教學的重點,但是漢語學習的基礎。能聽懂漢語才能更好地理解課文劇情,而且聽力是矯正漢語發音的唯一有效方法。多媒體技術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視覺的豐富,通過聲音的應用還可發揮調動聽覺的作用。為了避免畫面對于學生聽力集中度的影響,可先關閉畫面集中進行聽力訓練。再次,在口語教學中的應用。口語訓練可分為單項練習與綜合練習兩部分。單項練習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媒體課件提出一些漢語相關問題,學生針對該問題進行回答。綜合練習就是讓學生自行總結各階段的學習內容,鼓勵學生進行表達,也可以依據多媒體畫面進行模仿性描述,進一步增強學生漢語口語的表達能力。最后,在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教師通常將寫作布置成課后作業的形式。寫作的目的不是對課堂內容的簡單重復,而是對課堂知識的復習、總結與提煉,學生可以將其寫作內容通過多媒體形式進行展示,有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3.合理使用多媒體技術教學的改進措施
首先,教師應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應合理分配多媒體教學時間,將學生的漢語程度考慮進去,合理利用課堂時間進行自學、答辯等環節,指導學生變被動的學習方式為主動。多媒體教學雖然有諸多好處,但傳統的黑板與粉筆仍然是課堂所必需的。多媒體課件畢竟是教師課前準備的,在課堂上總會發現課件不全面的地方,此時教師就可以利用黑板進行重點的重現、問題的推導等。合理使用黑板與多媒體結合的教學,更有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再者,制作高質量的多媒體課件。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既包括教學內容的設計,又需要解決軟件使用編程等問題,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才是成功的多媒體制作。教學內容是一定的,但不同的學生其理解能力不同,教師應掌握少數民族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制作課件。課件的內容應該與形式相結合,在保證教學內容突出的基礎上,多媒體課件應做到畫面精美、音響逼真等。最后,明確多媒體教學的輔助地位。雖然多媒體教學有諸多好處,但不能一味強調多媒體教學的作用。多媒體課件的本質就是為輔助課堂教學服務的,目的是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學生仍然是課堂的主體。多媒體教學不能完全取代傳統教學,也不能取代教師的主導地位。
4.結語
在少數民族學生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教學具有許多優于傳統教學的優勢,它可以通過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與聽覺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同時應該認清多媒體教學的地位,它僅僅是教學手段的一種,在課堂上學生仍然是主體,教師仍然是教學主導。在少數民族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是適應教學發展需要的,這一教學方式的采取有助于少數民族學生教育工作的有效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盧亞華.淺談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J].價值工程,2014(22):229-230.
[2]楊改學,張炳林.少數民族雙語教學信息化資源建設現狀與發展[J].中國電化教育,2013(8):83-86.
[3]王玥,趙慧臣.少數民族雙語教育的信息化教學設計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5(10):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