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美玲
摘 要:幼兒線描畫是一種可以用心靈去表現和創造美的重要藝術表現形式,是以線為最基本表現手法的幼兒繪畫形式,其注重幼兒的主觀想象和感受,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和需要突破客觀事物的限制,任意組合畫面,充分表達童趣、靈性和豐富的想象力。文章試從觀察欣賞、觀察積累、觀察體驗、賞識評價四個方面闡述教師如何引導幼兒走入線描畫的世界,感受線描畫的美,從而真正地掌握線描畫的技能。
關鍵詞:幼兒線描畫;欣賞;積累;體驗;賞識
幼兒線描畫是一種以線為最基本表現手法的幼兒繪畫形式,其使用的工具十分的隨意,一張紙,一支筆,就可以變化出“五彩繽紛”的世界。剛接觸線描畫的孩子會覺得它就像最隨意、最具樂趣的“涂鴉”。教師應如何引導孩子走入線描畫的世界,感受線描畫的美,從而真正地掌握線描畫的技能呢?
一、觀察欣賞,帶孩子從視覺上走進線描畫世界
德國藝術家保羅·克利曾說過“用一根線條去散步”,道出了線條的本質在于它的情感意味。首先我引導孩子在生活中尋找線條,如操場上的瓷磚拼接線、窗戶上的防盜網、人的手紋……讓孩子發現各種線所具有的千姿百態的美。然后讓孩子動手繪制各種各樣的線條,既挖掘了孩子發現美的心靈,也培養了孩子細心觀察的能力和動手能力。之后我們尋找許多不同風格和內容的線描畫作品,其中不乏一些名家作品,讓幼兒發現并欣賞線描畫與其他畫種的不同之處,感受線條的變化多樣和圖案的豐富多彩,使幼兒們在豐富的視覺體驗中領略和欣賞線描畫的藝術魅力,從而產生對線描畫的興趣,愛上線描畫。接下去我們再開展別具新意的主題畫如《小蝸牛的新家》,通過引導孩子觀察小蝸牛的新家(線描畫裝飾)和舊家(油畫棒裝飾),比較發現線描畫和普通色彩畫的不同之處,引導幼兒發現簡單的點、線、面也可以將小蝸牛的“家”裝潢得十分美麗,從中讓孩子感受線描畫的美,激發幼兒創作線描畫的欲望,培養幼兒對線描畫的興趣。
二、觀察積累,帶孩子構建生活中的“點、線、面”經驗
大自然是幼兒繪畫活動的最好課堂,《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在引導幼兒欣賞自然界和生活環境中美的事物時,要關注其色彩、形態等特征”。欣賞大自然景物時,成人適時、恰當的引導能為幼兒開啟想象的大門,帶領幼兒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其實在我們生活中就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點、線、面”,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就能夠發現它們的存在。在不斷的觀察、尋找中我們發現了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點、線、面”,孩子們用手中的畫筆興奮地記錄著自己的發現。孩子們在尋找、發現、繪制等一系列過程中既積累了經驗,也為線描畫的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例如,我們開展美術活動《我身上的點、線、面》《公路上的線條》《天上的點點》時,讓孩子自己觀察、尋找各種事物的點、線、面,沒有壓力自由地探索,正因為是自己尋找發現的,孩子們更喜歡“運用”它來進行創作。
三、觀察體驗,帶孩子動手描繪自己的線描畫世界
當孩子有了“點、線、面”知識經驗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后,我們開始有計劃地安排學習進度。線是線描畫的靈魂,所以第一階段我著重讓孩子練習、掌握各種線,并且嘗試結合運用點和面。
例如,開展《生長的植物》《好看的小花》等主題教學活動時,引導幼兒在觀察各種不同的植物的基礎上,練習運用各種線條來表現它們。學會分割裝飾是線描畫中孩子們需要掌握的另一個重要的技法,在孩子們掌握了各種線條及點、面的基礎上,我以游戲的方法引導幼兒給需要裝飾的事物分割“小房間”,然后告訴幼兒讓已經學習過的點、線、面寶寶們住到這些“小房間”里面,孩子經過教師游戲化口吻的引導后,果然興致盎然,動手的積極性更強了。在孩子們掌握了前兩個階段的本領后,我開始讓孩子嘗試自己創作一些簡單的主題,并有層次地引導幼兒逐漸嘗試粗細、大小、疏密等對比關系的裝飾,鼓勵幼兒大膽地、更豐富地運用各種點、線、面的結合來完成作品。由于線描畫不同于幼兒常接觸的繪畫,要持之以恒地開展,需要有豐富多樣的形式來不斷刺激幼兒創作的欲望。如集體活動、游戲活動、郊游寫生、親子繪畫、配對畫畫等都是非常好的形式,孩子們在一次次活動中感受線描畫的趣味,體驗完成作品的快樂。
四、賞識評價,揚起孩子學習線描畫的信心
孩子的每一幅作品,都包含著他們心中小小的世界,教師要用賞識的眼光,去欣賞那一幅幅可愛的作品,用心走進孩子天真的“線描畫”世界,讀懂孩子的畫,而不是以一種“畫得像或不像”的眼光去評價幼兒的作品。老師的一句鼓勵的話語、一聲贊許,就能讓孩子心里樹立積極向上的信心。
線描畫是我們藝術瑰寶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幼兒線描畫更是這顆明珠中的珍寶。帶領孩子走近、走進線描畫這個純凈世界,感悟線描畫特有的藝術魅力,讓幼兒用笨拙的手法與純真的心靈畫出一幅幅童真的可貴、童趣的可愛。
參考文獻:
[1]夏秀娣.不同年齡段幼兒線描畫教學的實踐探索[J].早期教育(美術版),2014,(4).
[2]屠美如.兒童美術欣賞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作者單位:福建省永春縣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