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建萍
摘 要:在美術教學中,充分發揮教師的評價功能,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美術創作能力的提升。在評價中,要注重積極引導,創作精彩一幕;創設情境,創作最美瞬間;張揚個性,創作經典空間,從而提高美術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
關鍵詞:美術課堂;評價功能;創作能力;審美
中圖分類號:G623.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3-0075-01
在新一輪課改背景下,教學評價已成為教育工作者高度關注的問題。美術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改變原來的評價方式,通過教學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美術教學中,在評價方式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積極引導,創作精彩一幕
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認真的創作,引導學生體驗生活的快樂,感悟生活中的美。要認真觀察生活中的事物,大膽地進行想象,畫出他們心中的所思所想。在美術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啟發、引導,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在美的世界里暢游。接著,教師對學生的作品發表一些看法,進行一些評價,張揚學生的個性,讓學生對自我充滿自信,讓他們體會到創作的樂趣。有了這份樂趣與自信,學生就會展開想象的翅膀,創作出更加美好的畫面,展示出美術課堂教學的精彩。美術課堂教學中,學生有時會創作出非常精彩的一幕,盡管在創作技巧上有所欠缺,但卻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有著獨特的美。例如,在美術課中,有一個學生畫的事物和生活中的事物差別很大,遭到一些學生的嘲諷,使他對美術產生了一種逃避心理,不再喜歡畫畫,生怕受到老師的批評和同學的笑話。其實,每個人都想創作好自己的作品,得到他人的贊許,享受創作的樂趣,體會成功的快樂,這是學生的天性決定的。針對這種情況,教師給了他一張自畫像,講了一些古今中外畫家的故事,鼓勵他畫出自己的獨特個性。那個學生受到老師的啟發,樹立了自信,深深地喜歡上美術這門學科。
二、創設情境,創作最美瞬間
教師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同學的作品,因為評價不僅僅局限于作業評價,教師還要對學生在美術課堂中的表現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讓評價促進學生的發展,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點,突出他們的主觀性,激勵他們積極創作,讓教學評價發揮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功能。比如,在小學美術第四冊“裝飾瓶”的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學生之間的互評,使學生逐步形成“知己知彼”的能力,引導和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將學生的裝飾瓶作品分三個層面:基礎層面、深化層面、拓展層面,對不同層面的學生的作品進行全面的評價。評價不是讓學生變得驕傲,而是讓他們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讓他們更好地學習創作,更好地投入課堂教學,給學生提供表現自我、自我教育和自我發展的機會。藝術的想象需要情境動力,人格完美也應該富有情感,情感的培養是一個重要問題,也是教學中需要探索的難題。藝術教育本身即是情感教育,帶領學生欣賞繪畫作品即是情感培養的一種方式。美術教學中,有時會鑒賞一些美術作品,有些作品學生會看不明白。這時,教師就應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欣賞,去發現新事物、新特征,豐富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促進學生成長。
三、張揚個性,創作經典空間
新課程要求對學生的評價是多渠道、多功能的,在不同的學習環境中,教師應該用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評價方法要注重多元化,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皆有所發展。要通過評價過程,讓學生看清自身不足,了解自身特點,這樣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才能更好地表現自我,克服自身弱點,發揮自身優勢,盡展自身精彩瞬間。由于學生們性格和個性的不同,美術創作風格亦各有特點,有的粗獷,有的含蓄,有的用色強烈,有的色彩柔和。在課堂上,教師要采用多元評價的方法,張揚學生在美術創作中的個性,促進學生相互間評價。要讓學生明白自己的作品讓他人評價,聽別人的看法和想法,可以彌補自己的不足。教師還可以啟發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說出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教師要注重從多角度對學生進行評價,例如情感、認知能力、審美能力及情感態度等,讓學生獲得美術知識,掌握創作技巧,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教師是否為學生打下藝術情操的底子,這是評價必須考慮的內容,比如,有些學生的想象很獨特,一棵草一棵樹,在他們的眼里都是充滿生機與活力的。但是,當他們把這些事物展示在創作中,就不一樣了,原因就在于他們不用心,很隨意,沒有掌握創作技巧。此時,教師就要定下心啟發學生,讓他們知道小花小草也想讓自己美麗,自然界每一種植物也都是美好的,把它們畫到紙上,賦予它們以生命,讓大家都欣賞到它們的美,學生自然就會用最美好的心思畫出最美麗的畫。
四、結束語
總之,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認真探討美術教學的理論與實踐問題,不斷豐富自己的理論智慧和實踐智慧。順應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他們在美術課堂中的創作能力,促進他們審美能力的提升。教師只有全面客觀地了解學生,才能正確評價學生,才能發揮評價的效能,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認識世界、認識自然,創作出更加美好的作品,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學生成長。
參考文獻:
[1]韓朝暉.小學美術作業評價的誤區及解決策略[J].廣西教育,2014(33).
[2]曹培敏.基于創造力培養的小學美術課堂有效教學評價標準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4(16).
[3]徐莉萍.中美小學美術教學評價的對比、思考及實踐[J].江蘇教育,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