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榮欽
摘 要: 自從新課標實行以來,學生在學習上的感受與學習效果越來越受到重視,學生的個性越來越受到尊重。尤其對于中小學生來說,學生學習時的心情和感受受到很大程度關注,“愉快教學法”受到不少教師和學生的歡迎。愉快是一種積極的情緒,可以促進感覺、知覺、記憶和思維等認識過程的運轉,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關鍵詞: 初中地理 愉快教學 實踐探析
愉快是一種積極的情緒,可以調動人的積極性,如果人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和工作,那么效率會大大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學生可以帶著愉快的情緒學習,那么學習主動性會有所提高,對知識的接受也會比平時快。本文主要通過分析愉快教學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現狀及存在問題,探究愉快教學法在初中地理中的應用策略,希望對初中地理教學有所改進。
一、愉快教學策略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課堂上給學生足夠自由,教師難以掌握課堂局面。
隨著教學制度不斷改革,各種教學法正在教學中不斷實踐和嘗試,教師的教學理念也在不斷發生變化,教師正在盡量采取有效教學法將課堂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充分融入到課堂中。但是新的教學法并不成熟,教學方法上的突然改變使學生和教師均不適應,教師在課堂上采取愉快教學法,摒棄傳統教學模式,給學生充分自由,課堂氛圍從低沉變得異?;钴S,學生的情緒極度高漲,導致教師在課堂上無法完全掌控局面。教師和學生對“愉快”情緒過度重視,教師過分注重為學生營造自由和愉快的氣氛,忽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學生沉浸在愉快的氛圍里難以自拔,忽視課堂重點所在和對知識的掌握,這種過度放縱學生的教學法未必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形式上愉快學習,本質上為傳統教學模式。
很多教師在初中地理教學中不斷更新教學模式,但是始終無法擺脫傳統教學方法。在愉快教學法實踐過程中,教師為學生營造輕松、快樂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回答問題,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但是教學成果并不明顯,原因在于教師過分關注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的積極性,而忽視教學重點,忽視學生對知識是否完全掌握,這種愉快教學法只是形式上的短暫快樂,沒有從根本上開展愉快教學模式,導致教學只是一種照本宣科,沒有真正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思考教學改進方法,表面上學生和教師的交流機會增多了,但是教學上依舊無法擺脫教師講解為主,學生無法融入課堂,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知識,沒有對知識進行自我加工和消化,導致學生學習效率無法提升。
二、初中地理愉快教學策略
1.創建愉快學習動力,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敝挥邪l揮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學生學習積極性才能發揮出來。要想讓學生學好地理,必須讓學生充分了解地理這門課,消除學生對地理的抵觸情緒,讓學生喜愛上這門基礎課程,才能極大地增強學生學習地理的內驅力。因此,教師教學時要注重將知識性與趣味性相結合,將學生興趣融入課堂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教師可以為學生搜集一些有趣的素材,如有關地理的視頻、圖片,教師可以展示給學生看,避免地理課堂的枯燥性,讓學生從這些視頻、圖片中找到自己對地理這門課程的興趣點所在,讓學生喜愛上這門課程。另外,教師還可以采取一些可以激發學生注意力的手段,例如,借助優美的古詩詞為學生創設富有畫面感的教學情境,可以讓學生分析“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展現的地理原理。
2.為學生營造愉快學習的氛圍。
愉快教學法的開展離不開愉快的學習氛圍,愉快學習氛圍有多種,探究式教學就是其中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探究式學習已經發展成為常用且有效的教學方式,探究式教學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很大的幫助作用。探究式教學主要是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提出問題或者由學生自己探索發現問題,接著由學生自行探討或者實踐,研究解決問題。問題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貫穿教學過程的主線,教師教學的過程就是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在愉快教學課堂上科學地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精心創設問題,注重問題和學生實際相結合,問題的提出要考慮學生基礎功底和學生接受能力。為了提高學生的探究興趣,教師要為學生創設各種學習情境,讓學生在思想上產生阻礙,學生要想進一步思考,就要解決眼前的問題。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為學生提出問題,例如,可以先讓學生了解四川地震的危害性及人民眾志成城、共同抗震的有關事項,然后讓學生探索地震發生的原因、地震的震源和震級,以及四川地區的地形地貌等有關問題。
3.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成功的樂趣。
有些學生之所以不喜歡學習,關鍵就是在學習上屢次受挫,體驗不到成功的樂趣,所以對學習產生抵觸情緒。初中生都有一些小小的虛榮心,例如,害怕在課堂上回答錯誤,引發同學的嘲笑,喜歡讓周圍人看到自己成功的時刻。教師在課堂上應該鼓勵學生,讓學生享受到學習上成功的喜悅,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給學生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進而樹立學習自信心,自信心的樹立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探究問題,讓學生自主探討問題、研究問題,一旦學生自主研究出問題的答案,那么可以對知識有更透徹的認識,而且信心會瞬間倍增。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實地考察研究,讓學生切身感受到問題的答案,用自己的雙眼和雙手研究出問題的答案,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地理的獨特魅力。
4.加強教師自身素質,創造“愉快教師”形象。
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教學引領者,教師的心情,甚至一個眼神、一句不經意的話都可能對學生產生巨大影響,往往教師的循循善誘可以為學生帶來很大改觀,即使學生的學習成績在短時間內沒有提升,學生的學習態度也會有所端正。一位整體形象良好、積極健康的教師形象可以為學生帶來良好的心境和積極向上的求知情趣。因此,教師開展愉快教學法的前提就是改變自身形象,充分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和內在素質,教師應該博覽群書,在課前做充分準備,在課堂上為學生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采取合理科學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教學在改革之初或許不會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教學改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千百種不同教學方法進行實踐和比較才能選擇出最為有效的教學方法。愉快教學法在開展之初也是一樣的,不斷實踐和調整中才可以做到最有效,當然愉快教學法的開展離不開教師和學生的積極配合,沒有教師和學生的配合,再先進的教學法也是枉然。
參考文獻:
[1]周海燕.初中地理教學中愉快教學策略的應用探析[J].高中生學習(師者),2014,05:48.
[2]林美芹.初中地理愉快教學策略及實踐探討[J].理科考試研究,2014,2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