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摘 要: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動態生成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轉變學生的地位,活躍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氛圍,創造科學且良好的教學環境,推動學生的思維認知的塑造。動態生態的教學模式,適應初中數學新課改的要求,注重以學生為主體,強調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促使學生自主探究數學知識,自主建構數學模式。在新課改不斷深入的今天,初中數學教學應該積極運用動態生成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 課堂效率 動態生成 學生主體性 初中數學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傳統的單一性的教學組織模式,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按照課程安排及教學進度,按部就班地進行授課,學生被動地接受,課堂教學效率低下,課堂氣氛不活躍。在新課改深入推進的今天,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積極運用動態生成的教學模式,將學生與教師的角色互調,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及課堂效率,還能夠培養學生科學的數學思維。
一、動態生成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中的必要性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積極運用動態生成的教學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當然,科學貫徹及落實動態生成的教學模式,是由學生的認知規律及初中數學課程特點所決定的。
(一)動態生成教學模式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
初中學生的認知能力尚在形成過程中,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及愛好特長,主動深入地進行知識學習,這是初中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認知特點。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灌輸性的教學組織模式,忽略學生的認知規律,影響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發展,無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積極利用動態生成的教學模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由學生主動地探究數學問題,引導學生帶來問題,主動地投身數學知識學習。因此,動態生成的教學模式是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尊重學生認知規律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是符合新課改的要求的,更有利于推動學生全面發展的科學的教學方式。
(二)動態生成教學模式契合初中數學課程的特點。
初中數學雖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的特點,但初中數學課程中很多內容都與學生生活中的實際事物存在著緊密聯系。這類型的課程特點,使得學生能夠近距離地感知初中數學的實用性和有用性,學生也對初中數學課程內容有較高的興趣。但由于初中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較弱,他們在數學學習中整合歸納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不足,影響初中數學的實踐性運用。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積極運用動態生成的教學模式組織教學,教師結合初中數學的課程內容,結合學生現有的數學知識架構及學生的實際生活針對性地開展數學教學工作。
二、初中數學課堂動態生成教學的實施策略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利用動態生成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探究性,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數學知識,積極利用數學思維思考數學問題。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動態生成的教學模式,主要應該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積極轉變教學觀念,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傳統的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學生被動地接受數學知識,不僅難以提高學生對初中數學的學習興趣,而且影響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動態生成的教學模式,強調和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及知識結構,根據學生對初中數學知識的理解水平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組織工作。同時,在初中數學的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動態化的學習程度衡量和評價每一個學生,了解學生的真實的學習狀態,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開展相應的教學工作,促進每個學生的成長與進步。
(二)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動態生成的教學組織模式,不斷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還應該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動態生成的教學模式需要在相對寬松開放的環境中,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思維,才能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積極與教師“對話”,讓教師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和自身疑惑。為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首先,教師應該充分尊重每個學生,教師應該鼓勵和信任自己的學生,引導學生積極發言。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該面帶微笑,保持良好情緒。通過教師的情緒感染鼓勵和激發學生。此外,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動態生成的教學模式,還應該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為學生預留一定的思考時間,教師根據學生的疑問,給予及時講解,引導學生運用數學思維解決與分析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最后,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積極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技術,以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意愿。初中數學具有一定的思維難度,需要學生積極運用抽象思維來思考問題。教師運用動態生成的教學模式,借助于多媒體技術,形象生動地將抽象的數學知識演繹為形象的圖形、圖像等,有助于學生理解數學問題。
(三)強化教師引導能力,及時糾偏學生的思維發散。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初中教師運用動態生成的教學模式,應該注重把握一定的“度”。動態生成的教學模式要求學生積極發散思維,積極參與課堂教學,不斷提高自身的主動性和能動性,但初中學生的思維是相對活躍的,在發散思維的過程中,如果教師不加以規范和引導,學生的思維就很容易出現偏差,甚至出現“鉆牛角尖”的問題。可見,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科學分析動態生成的教學模式,精準判斷動態生成教學模式的切入點,有效運用動態生成的教學模式。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針對學生出現的思維發散“跑偏”的問題,教師應該及時介入,在弱化自身主體地位的同時,強化教師的引導作用,及時規范和糾正學生思維中存在的矛盾和漏洞,幫助學生完善思維,形成縝密的數學邏輯思維。當然,教師在介入和引導的過程中,需要把握一定的藝術,通過藝術化的處理增強數學課堂的和諧性,幫助學生巧妙地轉換思維。如教師可以運用“搞破壞”的方式,故意給學生增設難題。學生在自行探究過程中,出現阻礙,會自行地轉換思維。
(四)運用科學的評價策略,促進每一名學生的發展。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動態生成的教學模式,需要教師把握科學的評價方式和策略,全面而科學地評價每一個學生。首先,教師在運用動態生成的教學模式中,應該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思維差異,全面評價學生,尊重學生的自尊心。教師應該積極鼓勵學生的進步,善意地糾正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差錯。教師應該允許學生出錯,預留一定的“容錯率”,創建更輕松活躍的數學課堂,進而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其次,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動態生成的教學模式,教師還應該根據班級內的整體情況,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為學生樹立統一的總體目標和不同的個體目標。通過總體目標的樹立,能夠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集體意識,引導學生不斷完善自我,進而為總體目標的實現而努力進步。通過個體目標的確立,有效引導學生更有針對性地學習。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動態生成的教學模式,教師應該全面而科學地評價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灌輸性的教學模式,不斷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運用動態生成的教學模式開展初中數學的教學工作,有效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探究性,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才能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養成,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王萍.關注動態生成提升課堂效率——初中數學動態生成教學模式研究[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0(05).
[2]陳燕群.動態生成讓課堂充滿生機[J].吉林教育,2010(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