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志鳳
摘 要: 一個完整的化學教學過程包括主動備課、進行上課、仔細講解、隨機提問、實驗演示、布置練習、全面檢查等環節。由于學校過于注重升學考試,以致化學老師忽視“練習作業”功能。在新課程改革教育背景下,老師認真對化學練習作業進行設計探討有很重要的教育意義。
關鍵詞: 學生經驗 初中化學 作業設計
化學是與生活息息相關,實際應用性很強的課程。中學生都是從初三開始學習化學這門課程的,即初三化學課程是化學教學的開始階段,既然是基礎,那么在學生學習化學的初始階段一定要做好基礎知識教學。初三學生首次接觸化學,沒有知識基礎,且面臨中考的壓力,針對這些情況,化學老師要根據學生經驗對化學練習作業進行有效設計。依據當前學校的教育狀況和學生的學習經驗,對化學作業進行創新設計十分必要。學生學習化學的主要方法就是背誦化學概念,運用化學方程式,對每種元素的各個方面都有深入理解,多練習化學題目,達到舉一反三的解題目的。因為學習化學的主要方法就是記憶、練習,所以容易使學生對化學這門課程產生厭倦情緒,且每個班學生接受化學知識的程度不同,每個學生個體都存在差異,所以老師設計作業時要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和層次差異進行全面思考,且調動學生的興趣,促其主動學習化學。
一、作業設計要兼顧每名學生的發展層次
學生在初中階段首次學習化學這門課程,每個學生自身具備不同的性格特征,他們的思考方式、學習方式都各不相同,所以對化學的學習程度不同,因此化學成績存在差異。老師要根據這一特殊情況認真做好化學練習作業的設計和布置。可以將化學練習作業進行層次劃分,根據學生考試所得分數情況,對處于不同分數段的學生進行不同作業設計和布置。化學是初中學生升入高級中學的必考科目,所以學好化學這門課至關重要。通過練習作業促進學生化學成績進步,使學生的化學成績得到平穩提升。老師可以根據學生興趣進行作業設計,如學生喜歡做化學實驗,老師就可以多布置有關實驗方面的作業,并延伸出其中要考的知識點,讓學生在做實驗的過程中對題目進行理解和解決,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化學成績。
二、設計以實踐性為主的化學作業
通常大多數化學作業都是以書面形式為主,且每道化學題考查的知識點基本相同且具有針對性。有些化學老師會讓學生大量背誦化學反應方程式,大量練習化學計算題,目的是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提高解題能力,進而提高化學分數,但這樣作業設計只是為了應對考試,沒有體現以學生為本的這一教育原則,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實踐能力不夠重視。老師要多布置一些與化學實驗相關的作業題,讓學生在做實驗的過程中培養學習化學的興趣。老師可以根據課本中的知識點、概念設計化學實驗,并由學生完成,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利用化學實驗進行化學作業設計,接近生活實際,創造輕松的學習氛圍,可以讓學生在有趣的解題過程中學到化學知識,并且可以提高學生對日常生活化學現象的思考探究能力,讓學生學以致用,使學習和實踐緊密相連,增加學習化學的樂趣。
三、敢于創新,讓化學作業貼近生活
大多數中學化學教學中,基本沒有對化學作業設計進行創新。有的老師擔心若進行作業創新就會影響化學教學進度,如果半年學完初中化學的基礎課程,加上適應新的作業形式,時間確實有點緊。如果學生長期被老師的書面練習作業給壓著,那么他們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就會被磨滅,就會對化學學習產生厭煩情緒。如今中學生獨立意識很強,思維方式成熟,學生更愿把老師當做朋友,與老師相互交流學習。所以老師要摒棄原有的作業設計理念,根據現代學生的情況進行創新作業設計,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家長和老師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沒有興趣的指引,那么學習過程是枯燥無味的,且效果不好。老師設計化學作業時要以自身教學經驗和學生掌握的化學知識為根據,布置與學生生活相關的作業,這樣可以提高學生思考化學知識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讓學生在熟知的生活環境中學習化學知識。
總而言之,對初中化學練習作業有效設計需要廣大老師不斷實踐和完善。老師在平時上課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積累經驗尋找能有效強化學生學習效果的作業設計方案。化學作業設計和指導都需要化學老師完成。設計優良的化學作業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成績,對此化學老師要認真對待。
參考文獻:
[1]朱煥萍.尊重差別立足有效培育能力——例析初中化學作業的優化設計[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3,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