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剛
摘要:初中數學是以課堂教學為主的一門重要學科,其中數學新授課約占課堂教學課時總數的80%,如何提高數學新授課的課堂教學效率是擺在每位初中數學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之一。培養興趣、變換方法、設計練習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主要方法。
關鍵詞:興趣;教學形式;課內練習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2-0166-01
初中數學教學是以課堂教學為主的重要基礎學科的教學,其中數學新授課約占課堂教學課時總數的80%,要想提高數學教學效率,就必須有恰當而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一種好的教學方法,應該是多種教學方式的有機組合,這種組合不是簡單的相加,而是在教與學的關系上充分發揮教學技能,巧選教法,使之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智慧的潛在力,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的任務。為此,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自己從事農村初中先進教法的探討,下面就對數學教學實踐中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淺談幾點認識。
一、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原因
新課標認為,課堂教學是以師生為主體,對課堂內容開發、生成、轉化,課程意義不斷建構與提升的個性化創造過程;是教師與學生多角度進行不同性質的交往、不同類型的互動過程。因此,教師和學生的教與學行為共同影響著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師備課隨意,課前準備不充分。
之所以備課不充分,其內在的深層次原因是教師沒有充分理解課程標準的要求,對初中數學核心知識與核心思想的認識不深刻;并且缺乏對學生的了解與分析。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不僅要對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水平和年齡特征進行了解和分析,還要了解并分析學生的興趣、思想狀況、學習習慣、個性特點等多方面的情況,以制定課堂教學策略,實施最有效的教學方法。
(二)學生主動生成少,思維較被動。
數學是培養思維的學科,數學學習每時每刻都在思考,一個善于學習的學生,會在課堂上在老師的一個啟發性問題下得到靈感,及時發現規律,解決問題,不拖沓,較好地消化課堂內所有知識點。但是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聽課時較被動,認為學習就是老師講什么就學什么,考試考什么就學什么,這樣在課堂上往往會被老師的思路牽著走,自己不預先思考,積極主動的意識較薄弱。因此知識的生成就少,影響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教學方法單一,學生興趣不高。
數學是一門抽象、復雜的學科,教學難度和學習難度都很大,有些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教學策略不新穎,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興趣是學習的首要老師,學生的興趣不高,學習效率就不會高,因此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也不高。
二、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
(一)優化師生關系,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
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氛圍。”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實施主體性課堂教育的基礎。課堂上要讓學生自主探索、熱烈討論、各抒己見,應擯棄那種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單向交流形式。當學生百思不得其解時,教師的釋疑也應是一種商討的語氣“老師是這樣想的,你們覺得有沒有道理”,而不是“看黑板,聽老師講”的生硬口氣。對于當堂不能解決的問題決不能敷衍了事,而是應充分利用課余時間與學生共同探討。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保證和促進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教師特別要對后進生進行熱情輔導、真誠幫助,精神上多鼓勵,學法上多幫助,樹立他們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因此,營造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已不再是一種提高教育質量的手段,而應成為一種教學目標去追求并努力實現。
(二)精講多練,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堅持精講多練。“精講”應該注意以下幾個要點,講好課程的主要內容,特別是把重點、難點、關鍵問題講清楚。講課時要求:(1)內容精要。緊扣題目的要求,突出重點、難點,少而精;(2)方法恰當。既能體現教學要求,又能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3)語言精煉、明白生動、要言不繁,能起點撥作用,引起學生思考和想象。“多練”,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反復地練,多方面地練;要充分地動口、動手、動腦,進行各種形式的練習活動。練的內容要精當,要有一定難度和坡度,不要簡單機械地重復。通過多練,學生能牢固地掌握所學的知識,培養觀察力、思考力和想象力,以發展認識能力,并形成技能、技巧。
(三)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中要重視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講一個例題,布置學生做一個習題都不是單純為了解決這個題目,主要是通過這道題加深對數學概念的理解與掌握,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能獨立解決類似的問題,并且能掌握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觸類旁通,靈活運用。課本例題不但具有示范解題格式,而且能對本節知識進行鞏固,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會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為此教師可以:(1)適當地將課本例題進行拓展與延伸,引導學生在思路探索中學會思考。(2)巧妙地對課本例題進行分解,引導學生在教學變化中提高應變能力。這不但突破了教學難點,還促使學生在探索、比較、感悟中升華思維境界,提高解題技能。(3)有意識地創設課本例題的開放性,引導學生在發散思維中優化思路,以突出學生個性發展。將死知識變得能靈活運用,以達到融會貫通、全面掌握的效果。總之,例題的講解不在于老師講了多少,而是在于學生領悟了多少。數學題目是講不完的,但只要我們講解方法得當,就可以通過有限的例題的本質分析,就讓學生真正領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方法。
總之,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需要我們每個老師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分析學生情況,努力提高課堂的實效性,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更好地為學生服務。以上只是本人教育教學中的幾點感受,以供同行參考。
參考文獻:
[1]蔣啟武.怎樣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教材教學研究,1995(12).
[2]余繼光.生活中的數學應用問題.數學大世界,2003(7).
[3]阿克強.淺談數學新授課的課內練習.數學教師,19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