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清國
摘要: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形式,是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科學知識、提高能力和形成一定思想觀念的主渠道。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途徑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2-0170-01
教師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盡量在有限的時間里,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21世紀合格人才的關鍵。下面就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提出幾點看法:
一、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么,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呢?
(一)幫助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和遠大的奮斗目標。
例如,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理想(長大后想當一名企業家、一名醫生、軍人、技術員等),根據自己的理想確定相應的奮斗目標。而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就需要有知識,需要學好數學等各科科學文化知識。有了強烈求知實現理想的愿望,他們才會自覺地培養自己的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會有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
(二)從開動腦筋、認真鉆研中產生學習興趣。
學習要勤于思考、深入研究。在數學知識的學習中,對問題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使學生在學習數學和應用數學中獲得樂趣,他們才會對學習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如果只是蜻蜓點水,淺嘗輒止,學生就不會對它產生學習興趣。
(三)從持之以恒的求知欲中不斷獲得學習興趣。
鏈子斷了一環就接不起來。數學知識如果缺了某部分,知識內容時斷時續,就不能學好,就像斷了的鏈子接不起來一樣,這樣學生就無法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四)從學到的數學知識同實際結合中提高學習興趣。
這樣既能培養學習興趣又能鞏固所學知識。例如:學生剛學了勾股定理,教師便提出“房屋地基問題”。在農村長大的學生大多數見過父輩們建房時確定地基的情景,房屋地基一般是矩形,在新建房屋動工前必須確定好地基的位置和形狀,然后才能砌磚,如果測量不準確,矩形會變成平行四邊形。農村的木工師傅,有不少都是利用父輩延續下來的方法,即用直角拐尺的直角去測量地基縱橫的兩條邊線構成的角是否是直角,這一方法的誤差取決于肉眼看得是否準確。由于直角拐尺只有二三十厘米長,而整個房屋地基一般有二十多米長,用直角拐尺測量時又是通過視線觀看地基邊線是否與拐尺的直角邊重合,在觀看過程中若有一毫米的誤差,對二十多米長的邊線的另一端點會產生幾厘米的誤差,所以木工師傅們的方法既不方便也不科學。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用數學中的勾股定理來解決,具體做法是:確定地基東南角(C點)是直角,可在地基的南端線測出三米定一個點為A點,AC=3米,在東端線上測出4米這一個點為B,再測量A、B兩點間的距離是否等于5米,如果等于5米,說明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則東南角是直角,這種方法既簡單易行,又非常準確。聽了這樣的實例后,學生學習勾股定理的興趣一下子被提了起來,注意力更加集中,學習興趣更濃,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五)從給學生創造體驗成功的機會中增強學習興趣。
“沒有什么東西比獲得成功更能鼓起進一步求得更大的成功的動力。”成功是興趣的源泉。學生在解答疑難時,教師要調動他們的內在潛能和積極因素,啟發、點撥他們攻克難點,使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這樣,他們的學習興趣會更濃,課堂教學效率會更好。
二、組織課堂學習活動,提高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
教師要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重要的是組織好學生的學習活動,建立師生、小組合作學習。合作學習的開展,營造了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有利于為他們的自我表現和相互間的交流提供更多、更廣的空間,使他們能夠在合作中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學生會從中感到輕松自由,自然地成為交流的主體。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根據教材的不同特點和教學需求,把自主學習、小組學習、班級集體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始終處于主動參與、積極活動的狀態。例如我在講七年級上冊第四章“圖形認識初步”時就用了很多小組討論的形式,學生們接受的效果非常好,特別在“圖形的三視圖和展開圖”這一節,通過動手操作,同學們清晰地掌握了知識。不過,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教給學生合作的方法,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把競爭的意識引進課堂,讓學生在競爭中獲得成功。當學生圓滿地完成了某一項任務時,要給予獎勵,使學生真正地在合作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探究問題時思維方向往往也帶有盲目性和隨意性,這時教師要有意識地進行啟發和指導,把學生的思路引到正確的方向上來,使之更有效地、合理地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三、精講多練,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講練結合這種方法有利于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在參與中思考、學習,充分利用課堂四十五分鐘,不僅可以減輕學生的負擔,還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本人在講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第三節課的時候談一點體會,我先讓學生動手完成幾道簡單的方程,如(1)3(x-3)=9(2)(x+1)-2(x-1)=1-3x,讓學生回顧前兩節課解方程的方法,然后老師出示一道典型的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學生會提出兩種解題方法,此時讓學生上黑板書寫,學生通過板書會發現,利用去分母做起來簡單。然后讓學生總結怎樣去分母和去分母的根據,老師給學生一步一步板書步驟,讓學生說出每一步的要點和每個細節,老師的講解要精,從去分母到去括號到移項到合并同類項每個細節都不能放過,然后老師出一些典型的練習題,加大練習幫助學生熟練掌握解方程的步驟和要領。數學課,老師必須要讓學生多動手,多練習,從而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所以提高課堂有效性,老師必須要精講多練。初中學生,尤其是初一學生他們學習的明顯特征是模仿,對他們來說,很多知識還是在模仿的基礎上學會的,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教會學生模仿與書寫過程,更應強調學生的聽課技巧,讓他們學會在聽課中思考,在模仿中理解,達到對知識的熟練掌握。這樣我們的教學效率也會大大提高。
在初中數學新授課的課堂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努力使課堂教學方法靈活多變,嚴格把好課內練習環節,有利于學生在樂觀、和諧、好學、有信心、有成功希望的環境中輕松愉快地掌握數學知識,也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主要方式和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