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其軍
摘 要:小學六年級數學的復習,一般分為四大部分來進行:數的概念和四則運算;應用題;量的計量、統(tǒng)計圖表和幾何初步知識;綜合練習。然而,分數應用題在小學數學應用題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應用題中的“重中之重”。為此,本文我就小學六年級分數應用題探討復習策略。
關鍵詞:淺談;小學;分數應用題;復習;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5-101-01
分數應用題在小學數學應用題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應該是應用題中的“重中之重”。復習本節(jié)內容要從重、難點出發(fā):重點是掌握較復雜的分數應用題和工程問題應用題的解法;難點是如何確定條件、問題與單位“1”的量的關系,找準單位“1”的量。
復習注意事項:①要注意幫助學生溝通三類(分數、百分數、工程問題)應用題的內在聯(lián)系;②要加強找準單位“1”的量、比較量和對應的分率(份數)訓練;③要注意指導學生掌握各類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變式題型的解題方法。
下面,就我復習中采取的復習分類應用題的具體方法介紹如下:
一、簡單問題復雜化
解數量關系簡單的分數應用題,是復雜應用題的基礎和組成部件,是解決復雜應用題的先決條件,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不可忽視的組成板塊,是后來能否完全靈活掌握復雜應用題的關鍵所在。
在復習這部分知識中,我采取隱去問題,讓學生自己去補充問題并自己解決問題。教學中,教師有針對性地選擇一道簡單的應用題,但把應用題的問題隱去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討論,讓他們從已知的條件中推出可能提出的問題,然后并按提出的問題所要具備的條件在題中尋找條件,并自己解答,教師要求學生提出問題越多越好。但要把每個問題和相對應的解法的解題依據說出來。這樣不但讓學生增強學習的信心,同時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使學生的思維不受束縛,拓寬學生的解答應用題的知識面。
如像這樣的例子“紅花有40朵,黃花有50朵。 ?(補充問題)”。教師出示這樣的補充問題的應用題,學生可能會提出很多不同的問題,解答的結果也就完全不一樣。這時教師對學生反饋的信息符合題意的都加以肯定。雖然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簡單的加、減法計算問題。但是教師側重摘取跟復習目標有關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
像上述這樣的例子,只要教師引導有方,不僅復習了以前許多知識,而且能基本掃除分數應用題這部分知識點的基本問題,為下來復習稍復雜的分數應用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積極參與主動學習的興趣,體現(xiàn)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模式。
二、復雜問題簡單化
解數量關系稍復雜的分數應用題,學生越學越不想學,越學越怕學,甚至有些學生還產生恐懼心理,一看到稍復雜的應用題,就感到頭疼。造成這種現(xiàn)象主要是由于應用題的單調、枯燥所至,激不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就要求教師在復習這方面的應用題時,應想方設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這部分的復習中,我想方設法讓復雜性的應用題問題簡單化,即找中間問題;讓應用題的內容生活化,即選取熟悉事例。通過找中間問題,就把一道復雜的應用題分解成幾道簡單的應用題,難理解的復雜的數量關系,就分解成了簡單明了的幾個問題。從而也就把難點分散,各個擊破。這樣學生就容易理解了。而把應用題的內容生活化。主要是教師自編一些生活中實際事例,如:某家雞的個數、羊的個數、生產收入等,這些實際例子,學生解答后,覺得自己好像辦了實事,心里感到欣慰。這樣可激發(fā)學生的解題積極性,產生對知識掌握和運用的欲望。
如復習“小明看一本故事書,第一天看了全書的1/4,第二天看了余下的1/3,這時還剩50頁。這本故事書有多少頁?”這道題。復習中由“第一天讀了全書的1/3”可知把“全書頁數”看作單位“1”,由此可知第一天看后還剩下總頁數的1—1/4=3/4。“從第二天讀了余下的1/3”知道把“余下頁數”看作單位“1”,這時教師必須提醒學生這個單位“1”不是總數。就要想辦法轉為同一個單位“1”。第二天讀了余下的1/3,就要知道第一天讀后剩下總數的幾分之幾。由前面找出了第一天讀后剩下總數的3/4,而第二天讀了剩下的1/3,就是讀了余下的3/4的1/3,即3/4×1/3=1/4。這時就知道了第一天和第二天共讀了總數的1/4+(1—1/4)×1/3=1/2。從而很容易知道剩下50頁對應的單位“1”總數分率(份數)為1—1/4—(1—1/4)×1/3=1/2。又知單位“1”總量是末知的,用除法計算,列式:50÷[1—1/4—(1—1/4)×1/3]=100(頁)教師也可以用另外的分析方法列式為:50÷[(1—1/4)×(1—1/3)]=100(頁)。
三、作業(yè)訓練科學化
作業(yè)訓練是獲得學生反饋的主要渠道,科學地設計作業(yè)可以對鞏固知識的掌握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對知識運用能力有很大有效性。下面我談談作業(yè)的設計和分量。
作業(yè)設計:做到有趣、有理、有序、有法、有度(五有)。有趣指作業(yè)要有趣味性,讓學生動手動腦,形式多樣化,如:競賽、板演、游戲等;有理指訓練學生知識的系統(tǒng)化,思維條理化,并從作業(yè)中悟出道理,如解題規(guī)律等;有序指作業(yè)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感性到理性;有法指通過自動學習讓學生領悟學習方法;有度指作業(yè)安排難度適中。
作業(yè)分量:從學生實際出發(fā),考慮教材的難易,做到面向中間大多數,兼顧兩頭優(yōu)和差,采用“必做題”和“機動題”相結合的辦法,做到少而精,遺棄“題海戰(zhàn)術”的傳統(tǒng)教法。
總之,小學六年級分數應用題的復習就是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復習要求,做到復習時課題的新穎、解決問題靈活多變,激活學生的學習氛圍。要深入研究學生反饋的信息,對信息數據進行整理、分析,進行側重講解。如果學生對分數應用題解法中出現(xiàn)理解不夠透徹時,要分析學生為何會出現(xiàn)這樣的疑問,舉一些比較簡單的生活實例來加以講解、分析,使之完全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