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菁
摘 要: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系統學科,各個知識點間應用的鏈接十分緊密,許多舊知識是新知識的前提,新知識又是舊知識的必然發展。文章研究數學教學中重視思維訓練優化課堂教學的成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數學教學;思維訓練;優化;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G62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7-0083-01
“素質教育,發展為本”是現代教育教學的主旨。在這一主旨的指導下,不僅要學生掌握基礎知識,還要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為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切實把數學課的思維訓練和能力的培養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中,進而使思維能力得到發展。
一、以舊引新,架設知識的橋梁,激活思維
數學學科中各個知識點間應用的鏈接十分緊密,許多舊知識是新知識的前提,新知識又是舊知識的必然發展。因此,在教學中必須重視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構建知識網絡,給學生架設新舊知識過渡的“橋梁”,縮短“已知”與“未知”的差距。例如,在教學“圓的面積”公式時,重點復習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以及公式的推導過程,喚起學生的記憶的同時為學生設下懸念: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是通過割補、平移轉化成學過的圖形推導出來的,那么今天學習的“圓的面積”,同學們能不能自己動手操作,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來推導出公式呢?通過架梁、設懸,學生的思維有了確定的目標,情緒高漲,激活了他們的思維。
二、創設情境,燃點思維的火花,活躍思維
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學中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結合教學內容巧妙利用多媒體,精心設計出趣味橫溢的情境,既有利于烘托教學氣氛,激發學生,喚起學生的積極思維,又能活躍學生的思維。例如,在教學“比例尺”時,教師可在電腦上顯示一幅地圖,然后向學生發問:“你們能從地圖上看出張家港到首都北京有多遠嗎?”學生搖頭,教師說:“我就能看出來,而且你們隨便說出地圖上的兩個地方,我都能看出它們間相隔多遠。相信嗎?可以試一試。”學生們紛紛舉手發問,興趣盎然,并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這時,教師應及時把握學生的這一興奮點,引出新課內容“比例尺”。通過這一情境的創設,學生們知道了比例尺的重大用途后,思維頓時活躍積極起來,全神貫注地投入到學習中去。這樣,教師就能很好地處理學生對于比例尺中沉悶的計算這一環節,點燃了學生思維的火花,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三、以疑導思,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拓展思維
學生的積極思維往往是從疑問中開始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善于伏懸念、設疑問,使學生以疑生趣,以疑導思,激起他們求知的欲望,拓展他們的思維。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面向學生的大多數,歡迎學生質疑,促使每一個學生積極參與知識形成的探索。例如,教學“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時,在復習后可設計如下幾個層次教學,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引導學生積極探索知識形成的過程,拓展學生的思維。出示思考題:(1)有什么方法可使2/3和1/2直接相加減呢?(2)用你想的方法,算一算。4人小組互相說說你是怎樣想的?隨后讓學生討論,教師巡視、指導、收集信息。接著再讓學生匯報討論結果。最后引導學生觀察比較:1)你們的想法,都是先做什么?再做什么?2)哪一種方法最簡便?為什么?
四、精心設練,鞏固強化認知,深化思維
課堂練習是穩固學生認知結構的一種強化訓練,因而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求學生做模仿性練習,更要創造情境,精心設練,以多變的形式鼓勵學生大膽想象,促使學生從模仿到創造,把學生的興趣在鞏固認知中再次激發出來,提高學習效率,深化學生的思維。例如,在教學“真分數和假分數”后,可設置如下多層次的練習。模仿練:下面各分數中,哪些是真分數?哪些是假分數?1/3、5/6、7/7、7/8、7/6、12/6、10/12、9/9。針對練:說出下面的商是真分數還是假分數:6-8 7-3、5-8、8-8、6-5。深化練:判斷下面各題的正誤。(1)真分數一定小于10 ( )。(2)小于1的數是真分數( )。(3)假分數都比真分數大( )。(4)真分數的分母一定比分子大,假分數的分子一定比分母大( )。(5)假分數不小于1 0 ( )。拓展練:寫出分母是5的所有真分數,寫出分子是5的所有假分數,寫出2個等于1和2個大于1的假分數。創造練:4人小組相互做小老師,根據本節課所學的內容對同學發問(看哪個小組提的問題最多最好,要把問題記錄好)。通過這一組練習的設計,既強化了本課的認知,促使學生從模仿到創造,引發學生競爭意識的同時又使他們有自我評價、自我表現的機會,達到了增添興趣、深化思維、發展智能的目的。
五、結束語
總之,在數學課的課堂教學中,作為教師不僅要要求學生掌握思維的結果,更應要求學生重視思維的過程,以達到“授之以漁”的目的,并以此作為衡量課堂教學是否優化的標準。
參考文獻:
[1]郭淑英.對數學建模的幾點認識[J].山東教育,2010(28).
[2]管亞明.立足數學思維訓練 促進學生持續發展[J].小學教學參考,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