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進貴
摘 要:小學數學是一門理性思維比較重的學科,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過分注重教本宣科式的教學方式,過分忽略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這使得不少小學生在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機械化地接受數學知識,沒有問題意識,或者問題意識較低,不敢質疑,不敢提出自己的見解。但其實問題意識對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有重要影響,問題意識是學生主動性和探索性的關鍵和基礎。結合當前小學生問題意識淡薄的現狀,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小學生的問題意識。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環節;問題意識;主體地位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問題意識是非常關鍵的。小學生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問題意識,才能自主自覺地帶著問題投身到小學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小學生才能自主思考、自主探究,才能提升自身的質疑能力。當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教本宣科的進行數學知識及解答技巧的灌輸,嚴重制約著小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的學習處于一種“零問題狀態”或“問題意識淡薄狀態”。鑒于此,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注重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問題意識,不斷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培養獨立思考、獨立探索、敢于批判的人才。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呢?
一、教師注重教學觀念的轉變,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為培養小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應該注重教學觀念的轉變和創新。長期以來,教師的地位在教學環節中是主導性的,教師根據教學安排,根據教學進度等來進行知識的傳授、技巧的輸出,完全不顧學生的理解水平和消化能力,這種教學觀念嚴重制約著學生問題意識的形成和發展。因此,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有效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不斷提升和激發學生的主體地位。一方面,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善于并敢于提出問題。這種問題的提出,并不是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及課后習題等,向學生來提出問題,而是通過教師的引導,將學生置于學習的中心,由學生來結合自身的思考,自主地提出自己的問題。如在同向相遇問題的講授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提出解答這類題型的思路及問題。學生可以通過畫出線段或者模擬演練等諸多方式來解答該題,在解答的過程中,教師給予學生一定的自由,引導學生積極發表解答此類題型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以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另一方面,教師要有效地融入學生中去。針對學生提出來的問題,教師不應該采取回避或者直接跳過等方式,而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不同思想,甚至是可笑的不合邏輯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有效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二、創設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提問題的興趣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問題意識淡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學生方面的因素,也有教師方面的因素。對于學生而言,他們害怕甚至怯于提出問題,主要在于學生的數學知識不全或者因性格怯弱,擔心提出問題會遭到老師的批評和學生的嘲笑。而對于教師來說,教師不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擔心過多的學生提出問題,會直接影響小學數學的整體教學進度??梢?,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影響學生問題意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師為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必須結合存在的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策略。一方面,教師應該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始終面帶微笑,給予學生充分肯定的微笑。教師的一言一行都能夠感染學生,如果教師情緒消極,面部表情缺失,那么學生自然怯于提出問題。因此,在小學數學開講前,教師可以通過玩笑或者調動情緒等方式來創設活潑輕松的氣氛。另一方面,教師在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過程中,還必須充分尊重和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身心特點,通過一些趣味性的問題的“拋磚引玉”等來引導學生積極開拓思維,積極發揮想象力,進而提出更有建設性的問題。如在奇數9的平均分數學問題中,教師可以借助于粉筆來進行分組,奇數9的平均分僅有一種可能,還有什么數的平均分是一種呢?通過這樣的趣味性的問題提出,能夠引導學生積極地發揮想象力。在講解“商不變規律”之前,可為學生講述猴王利用此規律為貪心小猴分桃的故事,引導學生思考。通過這樣一個饒有趣味的問題,能夠迅速而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
三、教師應該把握提問技巧,運用開放性問題引導學生思考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小學生的問題意識的培養,還有待于教師運用科學合理的提問技巧。提問技巧的運用是引導學生快速進入思考的關鍵。相比閉合性問題,開放性問題更能夠引導學生的思考,更能夠幫助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首先,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減少采用閉合性問題,如“是與否”的使用頻次,盡可能地運用開放性的問題,積極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如“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新的發現”、“你觀察到了什么規律”等等。通過這樣的開放性的問題,學生的注意力能夠迅速集中起來,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逐步得到提升。如在“角的度量”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量角器的認知還不全面。教師可以將各類量角器拿到課堂上,引導學生分組觀察,并向學生及時性地提出問題?!斑@些量角器為什么不同?”,“這個量角器主要的功能是什么?”等等。其次,為了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還應該適當的“犯錯”來引導學生“連連看”。所謂的“連連看”,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地進行錯誤計算或者錯誤運算。小學生的參與意識較強,他們一旦發現錯誤,很可能會舉手示意。通過這樣一種方式,教師順勢引導學生“問題在哪?”,“還有沒有其他問題”,“如何避免這些問題的出現”等的思考。如在混合運算的計算中,教師故意疏略括號或者乘除,先進行加減運算。通過這樣的有意犯錯,能夠快速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參與性,進而有效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最后,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給予學生充分討論的時間。通過分組合作的探究模式的運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共同發現問題。
四、預留產生問題的空間,以問題為核心提出更深層次的問題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傳統的數學教學方式給予學生的空間有限,學生的思維負擔較重,難以及時的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為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應該預留一定的問題空間,給予學生充分及時的思索時間,幫助學生快速及時的找出問題,提出問題。同時,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應該給予充分的重視和尊重。對于那些有價值的問題,教師應該以學生提出的問題為核心,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
五、結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有效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有效提升學生的質疑能力和批判能力,能夠有效地激發和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因此,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不斷轉變教學觀念,創設良好寬松的教學氛圍,注重提問技巧的運用,尊重學生提出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綜合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問題意識。
參考文獻:
[1]毛瑛秀,小學數學教學中問題意識培養策略[J],青海教育,2011年04期.
[2]李景志,小學數學教學中提問能力培養分析[J],華章,2011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