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紹珍
摘 要:試卷講評課是教學環節中不可缺少的一環,試卷講評課不像新課那么簡單,筆者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對近年來所上試卷講評課的思路、方法和步驟進行了總結和反思,以期拋磚引玉。
關鍵詞:小學數學;試卷講評;講評方法
考試是教學效果反饋方式和途徑中最重要、最常見的一種,考試的功能或者說目的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檢測教學效果,即檢測教師對課標把握、教材處理、課堂教學方式方法等方面所產生的效果;二是監督學生學習;三是通過考試鞏固所學內容,提高解題能力,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而這一目的實現則需要試卷講評來完成。可以說學生“考”只是前奏,考試目的的實現更重要的在于考后的“評”,也即試卷講評。就小學數學學科來講,我們該如何搞好試卷講評課,充分發揮考試的功能和目的呢?
一、試卷講評前的準備
1.試卷分析。對于試卷的深入分析是必需的。試卷的題型組成、分數分布,考試范圍、難易程度等都是試卷含金量的一個純度的體現。教師做好這些工作,有利于教師的測驗結果的信度,效度有最基本的認知和判別。
2.學生分析。學生參加考試的人數、缺考的人數、考試時間等。這樣對學生答題狀態便有所了解。
3.成績分析。成績是一個標準的尺度,衡量每個學生學習的結果。教師要了解學生成績的分布區間,也就是低分人數、低分率、合格人數、合格率、優良人數、優良率等,從而力求對學生對知識基本情況的掌握做通透分析。
4.答題情況分析。統計學生在哪些題面上得分,哪些題面失分較多,確定試卷講評的重點。
二、試卷講評的原則
1.針對性。試卷講評的依據是試卷。對學生都會做的題目不厭其煩地重復是會讓學生生厭和疲勞的。那么,講什么呢?講做錯面積大,有代表性的題目。講評的目的是促進消化和理解,只有對癥下藥,才能藥到病除。試卷講評針對的學生應當是那些呢?講評的目的是糾錯,改錯,不犯錯。這樣,教師在試卷講評中要面對的是出現失誤的同學。最后,可以供教選擇的講評方法就多了。
2.關注性。試卷講評不應當是審判課,不應當是檢討課。教師應當關注學生的成長,特別是世界觀的培養。錯誤不可避免,正視錯誤,改正錯誤才是我們鼓勵的。教師過于嚴厲,會使學生逃避、掩蓋,不承認錯誤,最終結果反而不好。所以,教師應當更多地給犯錯的孩子體諒、關懷。
3.創造性。試卷講評切忌千篇一律,應當富有創造性。內容的創造沒必要完全根據試卷題面講解,教師可以自主創造、變化很多東西。形式可以創造,教師的“一言堂”是有必要的,但讓學生參與又是必需的。教師可以利用小組競賽等多種形式進行。方法可以創造,試卷講解可以有多種方法,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堂課。教師可以嘗試多種多樣的方法。
4.主體性。學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圍繞學生展開的,讓學生動起來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試卷講評需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找錯,認錯,糾錯,這需要教師做大量工作。只有學生參與了,才有可能達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否則,一切無從談起。
三、試卷講評的方法
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測試是必不可少的,其目的是反饋教學情況,讓學生了解自己的知識、能力水平,彌補不足,糾正錯誤,完善知識體系和思維體系,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何上講評課才能讓學生有最大的收獲呢?什么樣的講評課才是高效而務實的呢?筆者從以下方面入手,介紹幾種試卷講評的方法。
1.鼓勵學生自己發現錯誤并改正。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試卷,讓自己找出錯誤所在,說出錯誤的原因。如此,試卷講評課基礎便奠定,教師便可以進行進一步引導。這有助于調動學生的自覺性,激發學生的主體性。在改正自己錯誤的時候內化知識、培養能力并應用是很重要的。
2.給學生分組,讓他們做彼此試卷的“醫生”。讓小學生給小伙伴找錯誤,學生應當是非常高興的。這樣做的好處有兩方面:第一,調動了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第二,在找錯過程中鍛煉了他們的能力,使得他們有了對錯的標準。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能夠在找錯誤的過程中形成屬于自己的知識,也是與同伴探討思考的過程。被糾錯的同學也會更樂意接受自己的錯誤,接納他人正確的觀點。究其根本原因,每個人都是醫生,每個人都是患者。在全班參與的過程中,其實促進了更大程度的交流,讓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互相幫助的快樂,讓學生不再對試卷講評排斥。這不僅僅是對自己錯題的接納,更是對別人意見的接納,有利于對學生良好學習心理的培養。
3.充分發揮數學優勢,讓課堂充滿樂趣。數字的世界是變化萬千的。教師要善于在試卷講解中展示數字、數學的迷人魅力,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思考,教師再釋惑,讓學生感受數學的魅力。在不停地變換數字的過程中,理清數字之間的關系,了解方程關系,構建數學概念,進而更高層次地理解數學問題。對于數學問題的講解,重要的是搞清它們之間的關系,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能夠表述出關系。至于數字的運算倒在其次。數學的魅力是無處不在的,只要教師善于運用,善于展示,那么這樣的試卷講評課參與度就高了。
4.善于鼓勵學生,教師要善于歸因。學生犯錯誤是常見的。試卷講評就是要指出錯誤、糾正錯誤,最終目的是讓他們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對學生錯誤原因的歸結就非常重要了。學生卷面犯錯的原因一般有粗心、不理解數字關系、時間不夠、緊張等。教師在指導歸因的時候要以鼓勵為主,切忌將原因歸納為學生愚笨等。這樣會挫傷學生感情。也不可將原因歸納為運氣等因素,這樣學生對學習、對考試便有了不重視的成分。
5.留給學生時間,給他們消化的余地。雖然試卷講評課也是一堂課,但它不同于普通的課。它的普通之處是和一般課堂有著一樣的結構,不同之處是每個學生需要消化不一樣的內容。因為他們出錯的地方是不一樣的。有這樣的特殊性,教師便需要給學生在課堂上留有足夠的時間,以利于學生對內容的理解消化。具體時間應當留在什么地方,可根據具體教學內容確定。可以在題面閱讀完后,也可以在教師引導完成之后,還可以是解題完成后。
這種試卷講評模式確立了課堂上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了學生的各種能力,如小組合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分析能力等;促進了試卷講評的高效性,傳統的講評教學中,只有一位教師,而本模式的講評課,有很多位“老師”,通過組內互助,跨組交流,學生聽到了最想聽、最需要聽的內容;學生上臺講解,暴露了問題,有利于教師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發動優等生教中等生、中等生教后進生,克服了教師孤軍奮戰的劣勢。總之,采用本模式進行小學數學試卷講評教學,可以增加課堂容量,課堂內可以解決更多的問題,從而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