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盼
摘 要:興趣是對事物感覺喜愛的情緒,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教學實踐表明:學生在學習中。對某門功課產生了較高的興趣時,其學習的主動性就強,學習效果就好,學習的創造思維就活躍。作為教師,應該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充分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創造良好的氣氛和環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內在積極因素、集中注意力,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形成一種興趣、知識、能力同步良性循環的態勢,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興趣;教學;積極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6-047-01
心理學家認為:興趣是對事物感覺喜愛的情緒,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教學實踐表明:學生在學習中。對某門功課產生了較高的興趣時,其學習的主動性就強,學習效果就好,學習的創造思維就活躍。反之.學習被動,效果就非常差。愛因斯坦也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學生愉快、有效地學習數學,關鍵是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課堂教學是目前中學數學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是中學數學教學過程最重要的環節。作為教師,應該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充分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下面,我就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淺談自己粗淺做法與體會。
一、精心設計一個好的開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般說來,學生對新課程、新內容往往充滿好奇。教師應該抓住這一心理,講求語言藝術,“先聲奪人”。開頭開得好,就像一塊磁塊,從一開始就把學生吸引住,讓學生感到新穎含蓄,耐人尋味,使其產生急于學習的內在動力,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在教學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講一元二次方程時.我采用數學游戲作為這節課的開始。請同學們想好一個數,經過加、減、乘、除一系列運算,把運算結果告訴我。我就能猜中你想的是什么數。教師一連回答幾個,都答對了。這個簡單的數學游戲喚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在學生百思不得其解時,教師指出它的奧妙所在,引入課題.十分生動有趣。
二、學用結合,激發興趣
眾所周知,學習的目的,在于應用,對初中學生來說,他們的知識雖然不多,一旦他們學到的知識解決或解釋了一個問題,便會喜出望外,越是歡喜,情緒越高,同時他們的求知欲望將會成倍增長。例如,我講求代數式的值這節課,走到教室前發現學生正在爭論明天的籃球比賽的問題,并且同學們的熱情極高,如果學習數學興趣這么濃該有多好,怎么把同學們對球賽的熱情變為學習代數的動力呢?邊走邊想進入課堂,算是急中生智吧,于是來了個順水推舟說:“明天下午學校不是舉行籃球比賽嗎?同學們一聽籃球比賽活躍起來了,但我們的話題一轉,咱們學校實行單循環比賽,我們初一共有7個班應賽多少場?”這時同學們都愣住了,誰也沒想到把“籃球賽”與“代數”聯系到一起,看得出來,同學們都在認真思考,爭取第一個答對。之后,有幾個同學都說出自己的答案,但是誰也沒有答對,此刻同學們的內心火勢減弱了,我及時把計算單循環比賽場數的代數式 n(n-1)寫到了黑板上,并指出,這個問題就是求當n=7時代數式的值是多少。經過這一提醒,同學們的求知欲又高漲起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這個代數式上,于是正確答案應聲而出,這正是把知識與實踐聯系到一起,學用結合,以“用”促進“學”,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精心設計數學實驗,讓學生體會探索的樂趣
如果在課堂教學中,引入數學實驗,把證明某個結論改為探索性實驗,讓學生從研究的方式,參與包括發現,探索在內的獲得知識的全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體會到通過自己努力取得成功的快樂,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例如:講“三角形三邊關系”時,我先提出一個問題,三根木棒能不能組成一個三角形,大多數同學說“能”,這時我拿出三根木棒組成了一個三角形,這時同學們不少在下面小聲說“就是能嗎!”就在這時,我又拿出三根木棒進行演示,當同學們看到居然不能組成三角形時,感到好奇,我再把最長的木棒截去一截,再與另兩根組成一個三角形,然后我啟發學生自己動手,尋找發現三角形三邊的長應存在一個怎樣關系時,才能構成三角形,這樣的教學方法,既有促進學生探索,又能將思維引向深入,從而激發學生興趣。
四、精心設計課堂練習,鞏固學習興趣
通過精心設計課堂練習,讓學生有成功感,成功的次數越多則學習的興趣就越濃,例如在講“一元一次方程應用”時,我在課堂上出了這樣一道練習題;在1997年全國足球甲級A組的前九輪比賽中,大連萬達隊保持不敗,共積25分,按比賽規則,勝一場得3分,平一場得1分,該隊共勝幾場球?這種題的設計符合當前很多中學生喜歡足球的心理,趣味性強,難度不大,通過討論可使問題得到解決,學生對這類問題感興趣又能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了學習數學的自信心,鞏固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五、精心設計課堂結束語,激發學習興趣
常言,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課堂教學中,對于前后聯系非常密切的新授課,常采用“收”中寓“展”、設“思”立“疑”的懸念性結束語。這樣使學生感到:思前,隱線纖纖,覺余音繚繞,顧后,興趣盎然,欲奮力再攀。例如:講完三角形判定定理后.提出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判定一般三角形全等的方法都能用嗎?它有沒有特殊的方法呢?無非是為創造良好的氣氛和環境.
總之,方法種種,無非是為創造良好的氣氛和環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內在積極因素、集中注意力,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形成一種興趣、知識、能力同步良性循環的態勢,從而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