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真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6-270-01
我是名來自農(nóng)村基層中學的班主任,在基層工作所面對的大多是后進生。眾所周知,后進生的思想工作向來是教育工作者最頭痛的問題。特別是班主任,作為是班級的組織者、管理者、教育者,全面教育、管理、指導學生,為學生營造健康成長的良好環(huán)境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務,其工作成效高低直接關系到教育教學質(zhì)量,因此當好班主任是一門藝術,更是一份責任。
一直以來,在教師的眼里,看待后進生容易產(chǎn)生思維定式:不聽話、愛違紀、根本不是讀書的料,打心里認為這類學生就是無可救藥的問題生。因此對他們的違紀往往特別敏感,處理方式也變得簡單、粗暴,先是嚴厲批評,再給他們講一堆的大道理,但效果只是暫時的,沒過幾天又原形畢露了。我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將近十年,當班主任的時間也有四、五年,但在后進生的轉(zhuǎn)化教育上也曾因為缺乏經(jīng)驗而屢屢受挫,甚至想過放棄。后來轉(zhuǎn)念一想,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yè),不當班主任的職業(yè)生涯是令人遺憾的,因此我最終選擇堅持。之后,我開始閱讀些有關學生教育的書籍,研究學生心理,也主動向?qū)W校里有經(jīng)驗的班主任請教。經(jīng)過相關的理論學習與實踐,我發(fā)現(xiàn)后進生的教育也沒那么可怕,關鍵在于講究恰當?shù)姆绞椒椒āT诖宋揖痛譁\的談談自己在后進生轉(zhuǎn)化過程中的三種教育方式:
一、調(diào)整教育方式,親近學生,讓教育變得甘甜
我校每學期都會對后進生進行跟蹤評價。記得初一年上學期,我班有四個男生,上課時經(jīng)常說話吵鬧、傳紙條、老師上課喜歡起哄,整堂課經(jīng)常因為他們而亂成一鍋粥。課后又喜歡打鬧、作業(yè)不做。這讓科任老師很頭痛、大傷腦筋,為此我也經(jīng)常找他們談話,指出他們這種違紀給老師和其他同學造成的不良影響,每次他們都虛心接受,主動認錯并寫檢討,可不出兩天他們又恢復原樣。一氣之下,我罰他們值日、找家長溝通,都沒能解決根本問題,甚至這四個男生對我產(chǎn)生抵觸,對他們的教育遇到瓶頸,這讓我感到有些棘手,又有些挫敗感。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給女兒買了個造型精致的花碗,用它盛飯,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平時不愿吃飯的她竟吃得津津有味,這一舉動給我一個啟發(fā):我為何不把后進生的教育方式包裝一下,給它換件新裝,或許這樣的教育效果會更好。
第二天,我就自己掏錢買了幾粒糖果拿到班級,向?qū)W生解釋用意:老師買了些糖果,是要獎勵給在班級表現(xiàn)好的同學的。尤其是被學校跟蹤的同學。只要你們的表現(xiàn)能得到班級其他同學的認可,老師就獎勵他糖果(糖果不是什么稀罕之物,在這里只是作為親近學生的物品,視具體對象而定)。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這種精神糖果的獎勵下,加上同學們的肯定、科任老師的表揚,漸漸的這四個后進生上課不搗亂了,且積極發(fā)言、專心聽講,課后能按時完成作業(yè)。甚至還主動到我的宿舍向我認錯,當時我的心情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
通過這個案例讓我明白了:教育學生不能簡單粗暴,更不能動不動就向家長告狀,這只能讓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逆反心理,惡化師生關系。有時換種教育方式,變些花樣,更有利于親近學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沉默有時比苦口婆心的說教更有效
初二學年,我班有個女生,不愛學習但又特別愛美,一次生物老師在上課時,她卻對著鏡子梳理頭發(fā)、用卷發(fā)夾在課堂上卷發(fā)、拿指甲刀修指甲,嚴重影響老師上課的情緒。課后,生物老師叫她到辦公室,她卻不以為然,完全不把老師放眼里,甚至還頂撞老師,態(tài)度極其惡劣,就這樣兩人在辦公室吵了起來,后來生物老師給我打電話說明情況,我便把她叫到我的宿舍,她仍是滿不在乎的等待我的批評。我看著她,什么話也不說。說實話當時我也不知該說什么,說教多了她也聽膩了,所以我就這樣心平氣和的看著她。但奇怪的事情發(fā)生了,我發(fā)現(xiàn)她的神情慢慢有了變化,原先的盛氣凌人之態(tài)變得有點局促不安,還時不時瞟我一眼,我知道她在窺探我的內(nèi)心,我故意裝作視而不見,依然平靜的看著她,她顯得更加的不安。許久后,我打破沉默:“你可以走了。”她感到不可思議呆呆地望著我,我看著她的眼睛,又重復了一遍,她紅著臉、低著頭默默的走了出去。事后生物老師向我反映說她課堂上的表現(xiàn)好了很多,還主動找她道歉,我倍感欣慰。
通過這個案例我了解了:有時沉默是金,沉默不是對學生視而不見,放棄對學生的教育,而是讓他們自我反思,因為大部分后進生他們不是不知道自己犯了錯,而是對老師一味說教式的批評感到厭倦甚至反感。因此有時沉默是一種態(tài)度,更是一種力量,能使學生端正態(tài)度,明白老師的良苦用心。
三、巧用迂回法寬容引導學生
初三臨近中考,基層考生要集中到縣城參加考試,因此學校一再強調(diào)班主任要做好學生的儀容儀表工作,尤其是女生不留長發(fā)。剛開始我只是希望他們能遵守校規(guī),自行解決。但結(jié)果令我不盡人意,大部分女生都舍不得自己的“秀發(fā)”。于是我決定從我班人緣較好號召力較強的鄒同學入手,可結(jié)果仍不能如我所愿,鄒同學始終不剪,我很納悶不斷的尋求原因,終于在我的旁敲側(cè)擊下,她說出了原因,原來她留長發(fā)是要來遮掩脖子上的傷疤。我仔細一想,愛美是人的天性,她這樣做也合情合理。我的工作再次陷入僵局,但事情總要解決,經(jīng)過反復思考我決定運用迂回策略。我對她說:“你想用長發(fā)遮掩傷疤,我可以理解,但不留長發(fā)是學校的規(guī)定,不是針對你一人,若其他同學能剪短,你能否做到呢?”她猶豫了一下終于鼓起勇氣說:“老師,我能!”當天中午我就讓那些成績較好但頭發(fā)較長的女生去剪頭發(fā)。第二天我發(fā)現(xiàn)鄒同學也剪短了,看到她能如此勇敢的面對缺陷,我投以她贊賞的目光,并當場表揚了她,可喜的是班上的長發(fā)現(xiàn)象也隨之消失了。
通過此案例我懂得了:想執(zhí)行學校的規(guī)定,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是關鍵,不應總是強制或逼迫學生去做他們不喜歡的事,所謂“欲速則不達”。我們應采取靈活的教育方式,在合乎情理中多給學生一些思考的時間,了解學生的心理,對癥下藥,更有利于實際問題的解決。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學生。”我想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都要面對各類學生,不管是“優(yōu)生”還是所謂的“后進生”,我相信他們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也許教育中有困惑、有彷徨、有退卻,但只要我們多點耐心、愛心、寬容之心;學會堅守、學會調(diào)整教育方式方法,相信收獲的日子一定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