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學英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多給學生留點時間、空間和機會,既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又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通過長期的教學的培養和鍛煉,就能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同時也能讓我們的數學教學充滿活力,把數學課堂變成了學生樂于學習的場所,教師還要適時的進行教學反思,以此來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6-356-01
課堂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陣地,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渠道,其教學有效性如何直接關系著學生的學習成績和綜合素質。鑒于此,要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需要結合教師的教學經驗,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精心設計課堂情境,;巧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突出教學重點等。所以,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討論。
一、教師要不斷改善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因為小學生處于愛動、心緒不定的階段,而學習數學是一個長久的過程,因此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一定程度上是以興趣為依靠,因為學生一旦對學習數學產生興趣,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學指標指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成為學習數學的重要關鍵。只有使學生對小學數學產生興趣,才能讓學生能夠駕馭實習知識,成為數學的主人。所以,教師就必須不斷改善教學策略,提高小學生對小學數學的學習興趣。例如:隨著網絡的發展,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喜歡看圖畫的特點,引導學生學習,讓學生在閱覽圖畫的過程中體會數學生活。此外,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備課時,需要認真研讀題目,對課文的內容思想和形式表現進行全面把握,進而制定良好的教學策略,以適應書本思想和學生的思想,提高學生對小學數學的學習興趣。還有就是教學本身就包括教與學這兩種角色,所以教師和學生避免不了接觸,教師作為學習的組織者、領導者和參與者,應該放下身段,真心地參與到學生的大集體中,尊重他們,友愛他們,營造快樂輕松的課堂環境。所以,小學數學教師不應該局限于現有的教學策略,必須加強教學策略的學習,不斷拓展知識內容,及時更新知識的理解角度,提高自身的素質培養。教師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跟上社會的發展進度,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貼近生活學習數學
由于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所以,數學教學中應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與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受興趣的素材,運用學生關注和感受興趣的事例作為知識的背景激發學習的興趣和動機,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是在身邊與日常生活有密切聯系。在教學“元角分”的認識一課中,教師可以創設這樣的一個情境:父親節快到了小陽想給爸爸買一件禮物,就把自己攢的1角硬幣都拿出來,數有40個1角硬幣,小明找奶奶想辦法。爺爺說好辦,收了小明40個1角硬幣,給了小明4張1元錢,小明覺得有點吃虧,教師問學生想想小陽拿40個1角硬幣換了4張1元錢虧不虧。先讓學生討論,再根據學生的分析組織學生觀察分硬幣中找規律,看元角分之間有什么關系,學生從討論和實踐中得出“1元與10角相等。.這樣教學讓學生感到數學中知識有的是我們在生活實際中已經會運用的東西,數學知識源于生活而最終服務于生活,能對現實生活中有關的數學信息作出合理的解,會用數、字母、圖表描述并解決現實世界的簡單的問題,所以教師在學生實踐活動中引導學生自覺運用數學知識。
三、巧用多媒體,以輔助教學
多媒體教學具有集聲、像、圖、文為一體、形象生動、智能快捷等諸多的優勢,所以受到越來越多的教育者的青睞,教師在上課時,很多都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但是從另一方面講,一味地趕時髦,追求形式,濫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顯然又使我們的多媒體教學走入了另一個誤區。其實,傳統教學手段和現代教學手段各有優勢,各有特點。在一節課中,往往需要用到多種的方法和手段。所以,要想使多媒體充分發揮教學輔助作用,就必須樹立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相整合的思想,找準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手段的最佳結合點,使各種教學手段優勢互補,科學地恰在到好處地用好多媒體,使之更好地成為輔助教學的好幫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四、注重教學反思,提升教學質量
教學反思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所以,在上完一堂課后,教師與學生都應當進行充分的教學反思。教師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掌握教育教學的進度以及學生的掌握程度。而學生在不斷地反思中,能有效地促進自身養成良好的課堂反思習慣。因此,教師應當不斷地引導學生對相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進行課后反思,以此來獲得最佳的小學數學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在每一堂課后,可以安排學生進行課堂反思,然后在下節課上課時進行適當的總結與交流,并在之后的課堂教學中進行改善,以此提升數學教育教學質量,并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繼而就能夠使之學習成績提高了。
總結: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種過程,更是一種理念。它不僅關注知識的教育,而且崇尚智慧的教育。讓我們真正走進新課程,樹立為學生多方面發展的教學立足點,把教學過程看作是對話、溝通、合作共享的活動,為學生主動探索和發現提供空間和機會,積極參與學習語文,實現有效的、多向的、高質量的互動,從而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楊潔慈.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高效性的實驗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
[2] 單春艷.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的實踐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