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士兵
【內容摘要】高中體育教師要在課堂中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讓學生愿意主動在課堂以外的時間鍛煉身體。本次研究說明了教師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體育 體育教學 終身體育
過去,體育教師注重引導學生在體育課堂上鍛煉身體,卻忽略了培養學生終身鍛煉的意識,令學生體育鍛煉的時間不足,影響了體育鍛煉的效果。現在,高中體育教師要在課堂中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讓學生愿意主動在課堂以外的時間鍛煉身體。
一、引導學生培養一個體育興趣
過去,體育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一般發現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會給予相應的指導,卻很少深入的、持續的挖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意識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是淡薄的,也可以是濃厚的。如果學生的體育興趣愛好不濃厚,就不會愿意積極的投入到體育鍛煉中;反之,學生就會愿意主動參與體育鍛煉。
以教師培養學生的籃球興趣為例,日本有一部很著名的動畫片叫《灌籃高手》,很多學生看過了這部動畫片以后,對打籃球產生了興趣。如果體育教師只是簡單的教學生籃球規則,教學生體育運動的技巧,學生可能還未培養出濃厚的籃球興趣。有一名體育教師是這樣培養學生的籃球興趣的。這一名體育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看最新的NBA比賽,讓學生了解美國NBA籃球比賽規則的變化及NBA比賽對其他國家賽制的影響;教師引導學生挖掘最新NBA比賽中最有趣的籃球動作,比如最漂亮的投籃動作、最帥氣的過人動作、最有氣勢的蓋帽動作,學生在挖掘比賽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到籃球運動的魅力;教師引導學生在觀摩比賽的過程中找到自己喜歡的球星,讓學生持續關注這名球星;教師引導學生關心籃球明星們穿的鞋、打的綁腿、扎的頭帶等,讓學生了解體育用具的用法,同時讓學生了解最新的體育商品信息……這一名教師從體育文化、體育技巧、體育偶像、體育商品等多角度挖掘學生的興趣愛好,當學生對籃球體育運動中的一項產生興趣時,就會對籃球體育運動產生興趣。
體育教師在挖掘學生的體育興趣時,要從多個角度引導學生了解體育知識,讓學生從一個角度對體育運動真正產生興趣,學生只有對體育運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會愿意主動開展體育運動。
二、引導學生構建一個體育平臺
當學生對某一項體育運動產生濃厚的興趣以后,教師可引導學生在課堂以外構建一個體育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和其他的學生共同鍛煉身體。關于這個體育平臺的問題,體育教師可借鑒日本的俱樂部平臺教學法,這是一個很受學生喜歡的體育運動教學方法。
依然以體育教師引導學生參加籃球訓練為例。當那一名教師激發了學生的籃球興趣以后,就鼓勵學生自己創建高中籃球運動部。學生需自己規劃籃球部的組織:學生要自己選舉出籃球部的部長、副部長,如動畫片中的籃球隊一般,由部長與副部長每天帶其他隊員訓練。教師擔任籃球部的顧問,幫助學生制訂每周的鍛煉計劃,令學生可以得到專業的引導;教師引導學生制訂籃球隊的紀律與獎罰規則,避免籃球隊隊員出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鍛煉傾向;教師引導學生每到放假的時候開展遠足活動或集訓活動,豐富體育鍛煉的內容……
教師只有引導學生主動構建一個體育鍛煉平臺,讓學生在平臺上發揮自己的才智、創意,學生才能把學習、生活、體育鍛煉結合起來,把體育鍛煉當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學生在構建平臺的過程中,教師要給予設施支持及經驗引導。
三、引導學生組織一場體育比賽
很多學生喜歡競技體育的原因,是由于學生喜歡打比賽的緣故,在參加體育比賽時,學生才能盡情的釋放自己,盡情享受參加體育運動的樂趣。學校組織的體育比賽是比較少的,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體育鍛煉的需要自發的組織體育比賽。
依然以體育教師引導學生參加籃球訓練為例。這一名教師引導學生積極的組織校內的比賽,這種比賽的方式能夠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教師引導學生與同校的其他同學比賽,并在比賽的過程中制作宣傳海報、印制球票,鼓勵同校的學生來看比賽,這種比賽的方式可以做好體育運動的宣傳,培養更多的籃球愛好者;教師鼓勵學生邀請其他學校的同學打比賽,通過和其他學校學生交流,學生能夠了解自身的運動水平,找到改進籃球技術的方向;在參加完比賽后,教師引導學生趁時招募新會員,壯大籃球隊的規模。
教師可引導學生結合鍛煉的需要,自發的組織部門比賽、校內比賽、校外比賽……在比賽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收獲體育鍛煉的樂趣,也可收獲與他人交流的樂趣。
四、總結
高中體育教師要以體育教學為基礎,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引導學生構建體育運動平臺、鼓勵學生自發的組織體育比賽。這種教學方法能讓學生把生活、學習、鍛煉結合起來,樹立終身鍛煉的意識。
【參考文獻】
[1] 潘小華. 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策略[J]. 文體用品與科技,2014(22).
[2] 趙偉. 淺析高中體育教學中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策略[J]. 當代體育科技,2014(07).
[3] 賴昆棟. 高中體育教學中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J]. 新課程學習(中),2012 (03).
(作者單位:江蘇省濱海縣八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