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亞飛
摘 要:導學案是指在上課之前,老師根據所要講解的知識制作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協作探究,有利于學生開展的學習方案。導學案的內容和形式并沒有什么限制,老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自由撰寫。高中地理的知識點覆蓋面較廣、內容比較豐富。老師在制作導學案的時候可以利用這一特點,有目的性地進行指導教學。
關鍵詞:導學案;高中地理;有效性;教學方法
在使用導學案講解地理知識點時,導學案中不僅要有所要講解的知識點,還要加入拓展的內容。針對知識點提出相應的問題進行教學。在課堂教學時,根據學生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進行分層次教學,以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一、使用導學案教學的現狀
1.老師對導學案教學掌握程度有限
由于導學案這種教學模式還沒有大規模推廣,很多老師對這一概念也都是新知道的,導致老師對導學案教學掌握程度不夠,不能靈活有效地運用導學案進行教學。導學案的重點在于“導”這個字,提倡以導代教,但在實際的地理教學中,導學案變成了課前習題或者是公開課的作秀手段,沒有讓學生成為課堂主人的觀念,反而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這并不是導學案的正確教學模式。
2.導學案的使用有一定難度,老師使用經驗不足
在使用導學案教學時,很多都是在本學校內自行實驗研究的,這對于剛開始接觸導學案教學的老師來說是不小的挑戰。各學校之間沒有建立良好的溝通,也使老師在地理教學時沒有很好的借鑒,教學方法也不成熟。
3.教學研究方式存在的問題
導學案的教學模式重點在于“導”字,提倡以導代教,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實際運用中,導學案教學模式會產生許多難以預料的狀況。為了避免這種不可控制性狀況的出現,老師在上地理課前需要做大量功課,任務量要比傳統的教學模式大很多,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老師之間緊密配合,但是現在很多學校并沒有做到這一點,教學研究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問題。
二、地理課運用導學案教學的應用策略
1.制作有效的導學案
在利用導學案進行地理教學的時候,老師要盡量將每節課的教學內容制作成一個導學案,這樣有利于知識的整合,使學生能系統學習地理。老師在制作導學案的時候,主要有三部分內容:(1)本課的知識點,這部分在制作時要打破傳統重視理論的教學習慣,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使知識點生動有趣;(2)課外知識點的延伸,要多加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歷史人文方面的相關知識,提高學生的興趣;(3)知識點相配套的習題,題型類型不要太單一,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講解“地理信息技術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中的應用”一課時,老師可以配上立體有趣的圖片,讓學生直觀認知區域地理環境。
2.利用問題增強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
要想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地理,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可以時不時提出一些問題來和學生交流互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在講解“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時,老師可以詢問學生:“是否知道城市是怎么劃分的”“按照規模的大小,可以分幾個級別”等與課程相關的問題,讓學生組成小組進行研究討論,不能得出結論也沒有關系,這么做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對要講的內容產生興趣,積極聽課。在學習過程中也要時不時進行提問,用交流的方式來防止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讓學生根據問題被不斷引導,深化理解知識點,提高聽課效果。
3.利用網絡建立提升老師導學案教學的質量
針對各學校沒有建立良好溝通的問題,各個學校可以利用網絡建立老師教研的平臺,讓各個學校使用導學案進行地理教學的老師課題通過平臺來進行交流。在平臺上老師可以交流地理教學中導學案的使用方法和使用經驗,也可以在平臺上尋找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和狀況的解決辦法。讓老師不再局限于自己個人,越來越熟練地掌握如何運用導學案來進行地理教學。
4.合理搭配知識點的難易程度
在制作導學案的時候,老師一定要重視知識點的難易搭配合理化。在制作地理導學案的時候,老師可以先從簡單的地理知識入手,引導學生步入學習的狀態之后再一點一點增加知識點的難度,避免難度過大造成學生難以接受的情況。在講解比較抽象的地理知識點時,可以列舉一些學生熟知的事例幫助學生理解。講“洋流”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用學生熟知的哥倫布的例子來幫助教學。
通過本文對使用導學案進行地理教學的現狀和應用對策的進一步分析,使我們了解到導學案教學這一新型教學模式逐漸給高中地理教學帶來的新改革。導學案教學的方式是以“導”為主,在教學時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引導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有效增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希望通過本文的進一步闡述,能夠給導學案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的立足和發展方面提供一定幫助。
參考文獻:
馬曉莉.淺談高中地理導學案教學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J].地理教育,2013(S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