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慧
摘 要:教育一直是我國工作者高度重視的大問題,特別是針對關鍵時期關鍵科目的教育問題,針對高中數學教學中對于學生綜合創新教育方法的探討,在傳統的數學教學當中融入新的教育理念和元素,并且圍繞這個主題,通過簡單的現狀分析,結合經驗和體會提出了一些參考意見,希望對當今高中數學教育方法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育創新;意識創新;能力
自古以來,教育都是培養祖國未來人才的重要手段。而當今的社會教育,已經基本掙脫了傳統教育理念的束縛,要求學生能夠全面發展,能夠自我管理,獨立思考,具有創新思考的能力。從思維培養的角度來看,其中數學教育占有最主要比例。因此,教師在課堂和課下的教育中,應當下意識地對學生的創新型思維進行培養,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和展示自我的平臺,鼓勵他們分享和實踐自己的想法,著力培養創新人才。
一、高中數學教育體系下學生創新意識的養成
為了實現我們共同的教育目標,就不得不實現創新改革課堂,教師應當摒棄傳統的說教式教學模式,不能夠將知識一味地灌輸給學生,而是要在問題提出來的同時,給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自己去想,然后適當和同學們進行交流探討,綜合大家的意見之后,最終得到解決的辦法。同時,當今的教育,要更多地注重實際教學,能夠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作用,這樣教學才發揮了其重要的作用,也是我們一直以來追求的最高境界。
1.構建創新型的課堂教學環境,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必須要能夠提升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同時,也要能夠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其中,課堂氛圍就至關重要。首先,教師是操控整個課堂的帶頭人,必須要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在提出問題的時候,通過其他的一些方法手段來逐步引導學生去積極思考,可以考慮將全班學生分為若干學習小組,每個小組之間存在競爭比賽的關系,小組內共同探討研究,得出結論,并且展示,遇到全班學生共同的問題,教師要統一做好集體解決,掌握好課堂進程的節奏。
現代教學設施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許多學校都配備全套的多媒體設備,多媒體的設備具有多元性、靈活性和方便性的特點,同時新型設備的融入也能夠開闊學生眼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夠將許多虛無縹緲的東西轉化為更加實際化,能夠看得見的動態變化過程,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之下,更能夠有效深入理解書本上枯燥的理論知識,同時也能夠激勵學生進行思考分析。
2.鼓勵提問和質疑,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行為
創新、創意是當今流行的詞語,拘泥于傳統模式和方法的企業和機構將會永遠得不到深遠發展,思考的人都會不斷有問題的提出,因此教師也應該要格外重視學生提出的各類問題,哪怕問題本身是錯誤的,教師也應當恰當引導和糾正,而不是批評學生,打擊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對于有價值問題的提出,教師應當給予肯定和鼓勵,同時找準切入點,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
二、高中數學教育體系下學生創新能力的養成
當下高中數學的教學課堂上,教師往往為了單一提升教學成果,或者追趕教學進度而忽視教學教育的最高目標和宗旨,從而怠慢了對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而數學教育的根本便是要重視學生思維的教育,只有學會了獨立,自我思考的習慣,才能夠真正掌握數學學習的精髓。
1.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實現學生思維能力的突破
(1)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對于人體大腦接受知識的程序來看,需要視覺、聽覺和各個神經的協調配合,其中最直接的便是眼見為實。因此,我們也可以將這個特點運用到教學過程當中,首先是能夠讓學生針對看得見的現象或者變化過程進行仔細觀察,再將這些信息轉換到大腦進行仔細分析,最終得出正確結論。在這個過程和習慣的養成中,教師要密切觀察學生的進程和方法,如果有不恰當之處,要能夠第一時間去指出和更正,確保學生能夠接受正確的思考知識方法和體系。
(2)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許許多多科學家的真實事跡都告訴我們,只有大膽思考,往往能夠創造奇跡,比如說像愛迪生等,他們都是不走尋常路的先例。在高中數學學習中,大膽想象能夠開拓學習的思維,往往也會有新的突破和靈感。教師也可以適當引導學生進行大膽思維,不要受到任何傳統思維的束縛。
(3)重視學生發散思維的能力
許多學生都具有潛在的還沒有被激發出來的能力,也是需要一定引導和激發才能夠最終體現出來。其中,創新能力是一個代表,要去激發創新的能力,首先就要能夠大膽思考,如果學生能夠針對一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全方位思考,那么他解決問題的角度,就有不同于普通學生的更多的角度,這就是培養創新能力的突破口所在。為了能夠引導學生發散自己的思維角度,起初在數學教學的課堂中,我們可以下意識拋出一個問題,再試著提出兩種思考方式,思維打開之后,再讓學生沿著其他角度去思考。長此以往,學生便能夠逐步養成多角度思考的習慣。同時,俗話說得好,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教師也應當在教學環節當中多增設一些合作學習,共同思考的板塊,鼓勵學生在小組的團隊中合作學習,共同尋找多種解決方案。齊心協力去探討問題。這種能力,也是當代社會十分提倡的新能力。
2.利用數學中的解題教學,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學習目的是為了能夠解決問題,但是世界上存在的各種問題當中,都有一定的內部聯系。只有培養創新思維之后,學生才能夠將這些知識自主聯系起來,找到內部的規律,進行知識的歸納和整理,這樣既具有一定的條理性,又能夠方便記憶。數學的邏輯性和調理性,在這種能力中有很大體現。因此,我們需要更好地利用數學課堂,去創新發展思維理念,課堂成為學生的展示平臺,學習平臺,思維平臺,同時題目成為學生證明自己,解決問題的載體,教師是學生成長和思維過程中的引路人和指導者,學生自我學習,自我檢討,自我解決問題,同時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學會小組探討,共同解決問題的思維習慣,問題解決之后,學會回過頭來進行方法總結,自我反思,能夠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這樣在下一次解決問題的時候,就能夠下意識改變方法,由此便能夠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教師是整個培養計劃中最關鍵的一個角色,既不能夠喧賓奪主,同樣也不能毫無用處,因此這個度要能夠準確地把握好,教師在全程中只起到協調引導的作用,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夠提供恰當的幫助,在學生懈怠的時候,適當進行鼓勵和激勵,在學生偏離思考角度時,及時糾正他們的思考角度等。這也是整個教學過程當中十分重要,不容忽視的環節。
在這篇文章當中,主要是對當下存在的高中數學教學現狀的簡單分析和目標定位,同時針對這些問題的存在,結合一些教育背景和經驗,提出了一系列針對問題的解決辦法,旨在全面提升當今高中學生獨立自主的創新型思維能力。這種能力的提升,從教育教學的長遠角度來看,有利于學生長期的發展,也是高中數學教學課堂中必須重視的大問題。
參考文獻:
[1]劉會南.談高中數學教育中學生創新意識養成和創新能力培養[J].學周刊,2015(1):65.
[2]陳堆章.論高中數學教育中學生創新意識養成和創新能力培養[J].亞太教育,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