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進程的加深,小學數學課程成為了我國教學改革的重點內容,尤其是關于小學數學課堂生活化的內容,成為了現階段最為熱點的問題。在新課標中明確提出了數學的學習要與生活相結合,將小學數學的內容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去探索和發現。本文針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進行了相關的實踐與探索,力求能對小學數學的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實踐與探索
在新課標的要求中,明確提出了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考慮人類的生活軌跡,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使生活和數學融為一體。但就目前新課標的要求來看,我們還原未達到其設定的目標,不僅是由于小學數學的教師對數學課堂生活化理解的偏差,同時也是由于對其內容的不重視,這必然會引起實際的教學過程難以達到新課標的要求,難以實現真正的課程改革,難以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貼近學生的生活,不斷引導學生運用生活中的一些常識去解決小學數學的難題。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將生活和數學教學聯系起來,其重要的目的就是讓數學的內容不再枯燥無味,并且更為通俗易懂。新時代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教育方式已難以滿足現階段人才培養的要求,素質教育已是教育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小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已不僅僅是讀懂課本的內容和會運用加減乘除等運算方式,而是要能熟練的運用數學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性問題,提升其自身的綜合素質。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實現是為我國培養高素質人才的第一步,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二、現階段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進程中存在的問題
1、與實際生活距離較遠
小學生年紀雖然年紀不大,但也具有相當的生活積累,教師在小學數學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如果能盡量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督促學生用生活中的一些經驗去解決數學學習中遇到的難題,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有利于數學的學習,同時也能增加生活中的一些經驗,更能為我國素質教育的目標邁出關鍵的一步。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存在這樣一個現實,大部分教師依舊運用傳統的教育方式去進行教學,把生活和教學割裂開來,認為只要將教材的內容給學生進行講授才是最有效果的,而大大的忽略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將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可以將原本晦澀難懂的知識轉化為簡單易懂的生活知識。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使學生能更簡單的學習到數學的知識,最重要的是為日后的數學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2、過于追求生活化,忽略知識的講授
數學的教學課程,在講授之前一定要有準確細致的教學目標,在教學目標的指導下進行課程的講授,根據要講授的課程內容進行相關的情景的設置,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也有部分的教師過度追求對數學生活化,在進行情景的創設時,不符合所要教授的學習內容,生硬的進行數學生活化的教學,這樣不可避免的就浪費學生大量的學習時間,更難以達到想要的教學目標,影響了教學效果。
3、觀念不夠先進
課程改革的浪潮已在全國各地的學校順利的開展起來,尤其在經濟更為發達的北上廣等地區,數學教學的生活化已開展的非常成熟,但在一些相對偏遠的地區,由于教師的教學觀念不夠先進,教學能力也不夠強,難以適應改革的要求。對數學教學的生活化認識不夠,不能理解教學生活化的優勢和對人才培養的好處。
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改進對策
就目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現狀來說,還不容樂觀,需要很多的改進的措施,下文將針對目前教學生活化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幾個對策,以實現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為我國人才的培養做出貢獻。
1、進行教師的培訓
教師處于教學中重要的位置,對教學的改革起著重要的作用?,F階段阻礙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第一個攔路虎就是教師的教學理念的問題,對教學進行相應的培訓,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在對教師的培訓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三點內容,首先,跟以往的教育方式不同的是,教師不再是教學中的主導地位,應把全體的學生當做的教學的主人,教師進行的教學也不再是教師教學生聽的教學手段,既然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那么,無論是教還是學都應該把學生放在第一位,最大限度的謀求學生在能力方面的發展。其次,我國應試教育已存在近千年,在近千年的歷史上,中國的應試教育為中國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對于現在我國對人才的要求來說,傳統的應試教育早已不能為我國輸出有用的人才,但近千年的歷程,應試教育早已深入人心,大部分教師還是把考試放在第一位,把分數作為考量學生的最佳標準。這種老式的觀念是我國進行教育改革,實現小學數學教育生活化的最大的絆腳石。因此,在對教師進行培訓的過程中要對這方面的觀念進行進行著重的糾正和解釋。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大部分教師不理解為什么小學數學教學要生活化,這是由于教育沒有對小學教育的真正目的透徹的了解。對于現階段真正正確的理念要對教師進行詳細的講解,力求在培訓過程中,使教師懂得正確的適應時代要求的教學方式。
2、依托教材,創設情境
數學教學的生活化,首要的就是要創設合理的生活情境,合理的生活情境對數學的解題和學生日后更靈活的運用生活的知識進行解題大有裨益。新課標的課本要求學生在進行學習的時候要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充分讓學生感受帶數學的無處不在和無處不有。在教師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在實際的生活情境中去運用數學的知識解決難題。這樣貼近生活的教育方式,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把握小學數學生活化的程度
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已成為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范圍內的必然趨勢,真正想要學生理解數學的的價值,就要利用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知識與數學相結合,其實,在實際的生活過程中,并沒有純粹的數學問題,數學的存在本身就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難題。數學不僅僅來源于生活更應運用于生活,生活與數學是相輔相成的一對,沒有生活的數學就是沒有任何價值的,數學讓生活更加簡單便捷,也讓生活更加豐富。要想數學與生活協調一致,就要根據小學生的課本和相關的生活知識水平而制定。同時不同階段的學生也要制定不同階段的教學目標,低年級的小學生所儲備的生活知識較少,在數學教學中很難與生活相聯系,教學的難度會相對較大些,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更為細致。而高年級小學生的生活經歷較多,數學與生活聯系時會較為簡單,針對高年級小學生,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尋求更多更合適的生活情境與數學相結合,力求在其他的情景下也能熟悉的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
四、結語
總而言之,生活與數學是息息相關的,二者不能割裂開來,沒有生活的數學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課程改革正是認識到了數學與生活的關系,充分發揮生活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積極響應中國對素質教育的要求,充分發揮素質教育的作用,為我國培養有能力有素質的人才。本文正是針對現今階段中國教育的現狀提出了一系列的解決措施,將小學數學課程教學生活化成功的實施,力求能對我國教育業的發展作出一份貢獻。
參考文獻:
[1]馮瑋.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實踐與探究[J]. 學周刊,2016,(14):114-115.
[2]石漢蘭.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實踐與思考[J]. 小學數學教育,2015,(Z3):35-36.
[3]封喜桃. 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現實思考[J]. 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11):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