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曼文
【摘 要】微博作為一種新媒體,在信息傳播和交流上具有速度快、傳播廣等優勢,是新時期高職思政教育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媒介工具。本文結合高職生在思政學習上的特點,提出創新思政教育理念、完善微博互動平臺、培養微博意見領袖以及發揮微博監督優勢等對策。
【關鍵詞】微博;高職教育;思政教育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開通微博公眾賬號,但受傳統理念的局限,部分高職院校對微博平臺的應用并不充分,存在信息更新速度慢、內容重復刻板、師生互動交流少等問題,導致公眾賬號關注度極低,難以發揮微博在高職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針對這一問題,高職院校輔導員應提高對微博教育的重視,探索微博在高職思政教育中的創新應用策略。
一、創新思政教育理念,提高微博思政教育應用的普及度
社會現代化發展使得高職生的思想政治理念也發生了一些新的改變,高職輔導員在借助微博開展思政教育時應與時俱進,結合高職生的特點和社會時事熱點創新思政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并將學生關注的焦點問題引入到教育實例之中,創新思政教育的內容,避免因守舊、刻板、枯燥等問題而導致思政教育的低效。同時,輔導員在利用微博開展思政教育時不應簡單地將課堂上的內容直接搬到微博上。這將導致微博應用的形式化和刻板化,難以發揮微博平臺的優勢。為此,輔導員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優化思政教育內容:一是提高發布內容的簡潔性,減少長微博的應用,將內容控制在140字以內,讓學生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快速了解內容要領;二是充分利用微博平臺插入圖片、視頻、頭條文章的功能,提高思政教育信息內容的豐富性和生動性,使更多學生愿意主動點擊和閱讀公眾號所發布的信息,提高思政教育內容的滲透力;三是用好“定時發”功能,結合高職學生的作息時間特點,調整思政教育內容的發布時間,例如在學生課間、午休等時間段進行發送,能減少其他微博信息的干擾,提高閱讀量。通過這些措施,微博將能發揮出更大的思政教育成效,使內容具有更高的閱讀量和普及度。
二、完善微博互動平臺,提高微博思政教育內容的創新性
傳統高職思政教育的師生互動往往只能停留在課堂上,一旦離開課堂,師生便很少機會進行交流,導致輔導員難以在課后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引導和監督。而微博平臺具有高互動性的優勢,能夠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其中,師生可通過微博的轉發、評論、分享等功能進行思想交流,使輔導員與學生、學生與學生能夠對某一內容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并進行自主交流。此外,還可以利用“#話題”這一功能引入具有針對性和典型性的熱點時事,讓學生參與到課外思政學習中。例如,“人民日報”法人微博近期發布#世界再大也要回家#的話題,輔導員或教師可轉發并插入話題#世界再大也要回家#,讓學生們利用“評論插入圖片”這一功能,在該微博下分享自己認為最能體現“回家”的圖片或自己家人相處的照片,并發表自己對這一話題的看法,隨后進行點評和交流。這種思政教育的方式具有較高的互動性,能讓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真實想法,縮短和減小輔導員與學生之間隔閡,使得高職思政教育具有更高的實效。
三、培養微博意見領袖,增強微博思政教育理念的影響力
由于微博信息交流具有自主性、海量性和娛樂性,輔導員難以在短時間內了解上百、上千名學生的思想波動,也難以一對一地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引導。面對這種情況,輔導員可培養微博意見領袖,提高微博思政教育的針對性和影響力。輔導員可通過日常觀察,發掘人際交往廣、輿論影響力大的學生,并對他們進行指導和培養,讓他們成為微博輿論的引導者,提高微博思政教育的影響力。例如,年級中有部分高職學生對就業前景缺乏信心,不愿意花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專業學科的學習中。針對這種問題,輔導者可以嘗試借助微博意見領袖的影響力,在微博上發布具有積極性的就業指導,并與該部分學生進行談心交流,及時調整他們的消極觀念,激發他們對學習專業技能的熱情和信心。這種做法具有更高的親和力,能夠改變傳統思政教育中的說教性做法,提高學生的信任度和接受度,使得思政教育具有更高的成效。此外,當院校中出現突發事件后,輔導員除了在公賬號上發揮權威的官方信息外,還可通過微博意見領袖發布信息,提高學生們對正確信息的信任度,避免以訛傳訛以及謠言散布而導致突發事件的惡化。
四、發揮微博監督優勢,促進微博思政教育中的師生交流
微博信息發布和交流具有顯著的開放性和自由性,而不少高職生的思想都較為開發和張揚,甚至存在浮躁心理,容易受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思想的影響而扭曲價值觀。輔導員可借助微博公賬號以及意見領袖,對高職生的言論進行觀察和監督,及時發現校內學生的不良思想苗頭,并進行思想教育和調整。此外,當出現社會惡性突發事件時,例如近期出現的大陸游客香港拒購物被打、非法未冷藏疫苗流入18省、馬來西亞電信詐騙案開庭等,部分高職生容易受不法分子惡意言論或群體觀點的影響,在微博上大量轉發、發布、分享相關的偏激信息,不僅給微博平臺及院校文化建設帶來負面影響,而且容易造成高職生價值觀的扭曲,形成不良的思想觀念。面對這種問題,輔導員應充分利用微博的信息發布功能,及時發布可信消息,并進行輿論引導,尤其是對參與造謠、傳謠的學生進行教育,及時遏制不良思想在院校學生內部的傳播,并營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圍,引導高職生網絡輿論朝著正確、健康、適度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施技文.微博環境下的高職院校網絡思政教育[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34)
[2]林曉,王建浩.運用微博媒體推進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