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武略

摘要:隨著國家和省級示范性(骨干)高職院校建設工作的開展,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辦學模式對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研究典型職業院校的實施模式,可以為各院校提供借鑒和指導。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work of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demonstrative (backbone)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the school-running patterns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fus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play a crucial role in cultivating tal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Studying the implementation model of the typical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provide reference and guidance for colleges.
關鍵詞:職業院校;產教融合;辦學模式;實證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fus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school-running pattern;demonstration
中圖分類號:G719.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6)09-0188-03
0 引言
“產教融合”指的是將生產過程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實戰能力和職業素質。產教融合是校企合作方式的提升,體現了“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是職業院校進行職業化人才培養的必選模式。本文以遼寧省部分職業院校的產教融合辦學模式為研究對象,分析、探討實現產教融合的通用模式,供職業院校同仁參考。
1 產教融合辦學模式研究的背景
在2006年,教育部和財政部正式啟動了“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到了2010年,教育部和財政部聯合組織開展了國家級骨干校的建設工作,遼寧省有4所高職院校入選國家級示范校,有3所高職院校入選國家級骨干校。根據《遼寧省教育廳 遼寧省財政廳關于開展遼寧省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創建工作的通知》要求,遼寧省計劃到2017年,重點建設20所左右省級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目前已經立項16所(第一批7所,第二批4所,第三批5所)。這23所高職院校為遼寧省內在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等各方面建設都有一定特色的院校,考慮到省示范校第二、三批建設單位的建設任務尚未過半,本文將選擇建設卓有成效的14所院校在產教融合辦學模式方面的做法與取得的成績進行分析研究。
2 典型職業院校產教融合的實施模式
①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是一所公路交通類高職院校,專業重點面向交通服務和地方經濟建設。學校與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沃爾沃建筑設備公司、銳建網絡公司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共同投資建設校內實訓基地,與多家企業聯合成立企業冠名班,設立企業獎學金,共同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學校以道路與橋梁工程系為主體結合遼寧科杰公路工程監理公司、公路工程檢測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的社會服務職能三位一體,“以科研助檢測、以檢測養科研”,陸續承擔了省公路局、質監局、高建局、沈陽市建委等檢測項目,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②沈陽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綜合性的高職學院,是國家高職高專“數控技術”和“計算機應用與軟件技術”高技能緊缺型人才培養基地。牽頭組建了遼寧裝備制造職業教育集團,吸收了90家企業、11家科研機構、43家院校參與。軟件學院探索混合所有制辦學,引入東軟、用友、SAP等企業資源,成立多個“訂單班”、“定向班”、“冠名班”,采取校企聯訓崗位模擬、體驗式、教練式、商業實戰式等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建立了校園商城,與阿里巴巴、牛企網等知名企業進行戰略合作,企業實訓導師、專業教師共同管理與指導,學生團隊按企業經營模式組建,通過實戰提升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職業素質。
③大連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綜合性的高職學院,牽頭成立了大連市裝備制造職教集團。學校與奇瑞汽車有限公司、大商集團、大眾變整器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組建企業訂單班,與格勞博機床(大連)有限公司開展“雙元制”人才培養,校企共建“大連職業技術學院德豪光電實訓中心”,與桑扶蘭制衣有限公司開展模擬實訓貿易公司、職業能力特訓班等深度合作。
④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以農林牧專業為主的高職院校,是遼寧現代農業職教集團牽頭單位、營口市現代服務業職教集團牽頭單位。畜牧獸醫系與北京華都峪口禽業有限責任公司建立“‘4-1-1人才培養模式與‘3363企業員工培訓模式對接”,工程系在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和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專業探索“工時制”實踐教學模式改革,管理系與上海亞灣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建設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校內實訓基地以產品生產為載體,開展真實情境的崗位實訓,校外實習基地促進了學校與企業集團的緊密合作,實施“雙導師”頂崗實訓,帶動學生就業。
⑤遼寧石化職業技術學院是遼寧省教育廳與中國石油錦州石化公司校企共建的高職院校。學校牽頭組建了遼寧石油化工職業教育集團,發揮“雙主體辦學”的體制優勢,由企業投資建設汽(煤、柴)油加氫裝置兩套和HSE應急演練實訓裝置一套,由學校投資建設甲苯歧化實訓裝置一套,校企共建“四位一體”實訓基地,提升學生技能水平,通過承辦企業、學校技能大賽,起到示范輻射作用。同時,發揮學校石化研究所的技術優勢,實現成果轉化,為企業增加經濟效益。
⑥渤海船舶職業學院是一所以培養船舶工業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為主的高職院校。學校發揮船海研發中心的引領及三個工程中心的支撐作用,承擔面向船舶行業和海洋工程的科研及技術服務工作。學校入股大連船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形成“一體化”辦學體制。學校在與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組建校企合作董事會,形成“前校后廠”融合式辦學模式。與多家企業深度合作,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5個,融教學、生產、培訓、職業技能鑒定和技術研發功能于一體。
⑦遼寧職業學院是一所綜合性高職院校,是國家汽車領域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是遼寧省現代農業技術培訓基地。學校牽頭與遼西北地區職業院校、行業協會、科研院所、合作企業共同組建遼西北職業教育聯盟,實施“集團化發展戰略”,尋求政行企校研五方聯動的多元化辦學模式。學校成立校企合作董事會管理下的股份制高爾夫二級學院,采取“學生員工化、管理者教師化、俱樂部課堂化、院企一體化”途徑,保障學校和俱樂部深度融合。學校與遼寧輝山乳業集團、荷蘭阿瑞期教育集團格魯赫斯特學院合作舉辦國際化訂單班。
⑧遼寧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牽頭組建了中國(北方)現代林業職教集團。旅游學院與5家旅游企業集團共同組建了“森旅英才培養學院”。林學院同林業行業和測繪行業主管部門以及企事業單位進行深度合作,共同承擔生產項目。木材工程學院與企業合作建立教師工作站,校企共建家具設計與制造教學做一體化教室。
⑨遼寧建筑職業學院,牽頭組建遼寧建筑設備職業教育集團、遼寧信息技術職業教育集團,同時參與遼寧建筑職業教育集團、遼寧儀器儀表職業教育集團、大連電子信息職業教育集團、江蘇電子信息職業教育集團,與遼寧建發集團、歐特克公司聯合組建“雙主體”運行的二級學院。與企業共建科技研發中心、節能環保研究中心,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與多家企業合作開設了訂單班。
⑩遼寧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牽頭組建遼寧儀器儀表職業教育集團,與多家企業合作開設了訂單班,與遼寧思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丹東黃海模具有限公司等企業建立“產學研聯盟”,與遼寧手表有限公司、丹東鑫實數控科技公司、丹東海納軟件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卓越技師”班。學校與遼寧曙光汽車集團合作成立黃海汽車工程學院,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學校與中國黃金曲靜珠寶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北方黃金珠寶學院,共建校內實訓基地,實行訂單培養。
?輥?輯?訛遼寧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與沈陽鐵路局等企業合作成立校企合作聯盟,分別組建五個重點專業的專業建設理事會。學校與企業合作科研項目,取得多項實用成果。校企合作共建校內實訓基地,實現“功能系列化、管理企業化、設備生產化、環境真實化、人員職業化”。
?輥?輰?訛撫順職業技術學院,與撫順“國家精細化工產業基地”和“國家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基地”內的50多家企業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校企合作進行企業員工培訓、技術支持與服務等。學校化工技術公共實訓中心是石油化工職業教育和培訓全國示范性實訓基地,數控技術實訓基地為遼寧地區建設型小模式數控基地,工程訓練中心為國家數控技能緊缺人才示范性培養培訓基地。
?輥?輱?訛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牽頭組建遼寧省藝術設計職教集團。學校成立校企合作專業理事會,聯合沈陽市鐵路局、沈陽鐵道國旅集團建設火車票營銷服務實訓中心,由學生進行實際運營管理。
?輥?輲?訛遼寧裝備制造職業技術學院,牽頭組建遼寧裝備制造職教集團。學校與企業合作成立“匯鑫華模具生產實習基地”,實現“校中廠”教育模式。學校與中銳教育集團共建汽車銷售及售后維修服務校內實習實訓基地。
3 示范(骨干)院校產教融合辦學模式經驗分析
通過對14所示范(骨干)院校產教融合的實施模式分析,可以用圖1來概括總結一下。
■
3.1 成立職業教育集團,建立健全管理體制機制[1]
職業教育集團是由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學校牽頭主辦的職業教育辦學體制的重要形式。在教育集團內部實行董事會制度,各專業分別聯合企業、科研院所共建專業或者舉辦二級學院,建立企業兼職教師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校內外實訓基地運行管理機制,建立學校負責管理、企業負責績效考核的學生實訓實習評價管理機制。
3.2 實施以生產過程為中心的教學體系[2]
根據生產過程設計教學項目,校企共同開發教學質量評價標準、基于工作過程的技能訓練體系、生產與實訓深度融合的教學資源庫。在課程體系的設計上,根據企業生產過程設置課程;在教學過程中,生產任務為教學項目服務,體現學做一體、產教融合的理念。
3.3 多方投資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
學校提供場地、配套工程,企業投入資金和設備建設符合企業生產實際場景的校內實訓基地,既可供學生實訓操作,又可具有一定的產品生產能力,通過實訓提升學生的實戰技能。
3.4 共同拓展技術支持與服務渠道
校企合作建立職業技能鑒定機構、培訓機構、研究機構,開展職業證書鑒定與培訓工作,為企業培訓員工,為其他院校培訓師資,協同改進、開發新技術和新產品,為校企雙方帶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4 結束語
示范(骨干)院校在產教融辦學實踐中積累的先進經驗和主要做法,既反映了遼寧省職業教育的先進理念,也代表了不同類型的高職院校共識,在實踐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既是國家的職教戰略,也是各職業院校的生存、發展的必由之路,借鑒成功經驗、分享典型模式必將幫助各職業院校在辦學實踐中借力而行,共同培養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夏新生,王慧英.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背景下的校企合作模式探究——以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為例[J].職業,2015(9):52-53.
[2]梁遠榕.“生產進校園”教學模式的創新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5(8):105-108.
[3]周先景,田琦.產教融合辦學模式研究——以山東科技職業學院為例[J].職業教育(下旬刊),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