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明
【摘要】新課改的深入發展,高中數學教學發生了變化,主要體現在教學內容和理念上,這些變化對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是挑戰。本文從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出發,分析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中常見的問題,并針對性的提出解決方法,使高中數學教學在新課改下實現轉型。
【關鍵詞】新課程 高中數學 教學方法
一、必要性
新課改下,教師的教育水平和理念必須得到質的提升,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適應教學的要求,新的教學方法出現已經是必然趨勢,也是為了滿足新時代教育需求。新課改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成為高中數學教學的重點。目前,我國高中數學教學于傳統相比有一定的提升,但問題還是很多的。因而在新課改下進行教學改革是十分必要的,運用新的數學教學方法和思維進行教學,解決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真正意義上提升高中數學的教學效果。
二、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的問題
目前,雖然新課改已經實行,但傳統應試教育的教學方式被沒有被根除,對學生造成的影響也沒有消除。高中數學中,很多學生還是利用死記硬背進行學習,沒有主動的掌握學習技巧和進行規律總結。學生還停留在依賴教師進行學習的階段,教師灌輸什么就接收什么,很少進行自主的數學問題思考,這樣的學習方式是不利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的。例如在三角函數的教學中,由于其類型非常多,各種類型之間擁有的轉化公式也很復雜,如果學生不深入思考,掌握規律,僅僅靠死記硬背,在實際運用中,會造成公式的混淆。此外,高中數學三角函數這一章節,主要是考函數化簡、求值以及恒等變化,而這些都需要學生的思考才能夠解決,如果一味的死記硬背,在三角函數的題目中,學生將無處下手。對于這種學習不動腦,光靠死記硬背的學習現狀,高中數學教學的老師要承擔更多的職責,更新自身的數學教學方法,采取正確的措施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方法進行引導,逐漸提升他們動腦思考數學問題的主動性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二)教師的問題
新課改已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但在具體操作中,許多教師都沒有按照規定的標準進行教學工作。這主要是兩種因素導致的。其中之一是教師對新課改的認識不足,僅僅是理解形式上的表層含義,并沒有深入其中了解包含的精髓,就就使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無法進行高水平的新課程教學,很多教學內容被形式化,這樣的教學是違反新課改的發展目的的。其二是應試教育殘留的分數壓力和高考升學率的壓力,他們原本的教學方法已經運用了十幾年,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人才,這樣的教學成果給了他們極大的優越感,認為自身的教學經驗、理念和方法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正是這兩種教師的存在,使得我國新課改在進行的時候受到阻礙。
三、改善策略
(一)拉近師生距離
學生靠死記硬背進行學習,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原因是缺乏學習的良好引導,歸根結底是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只是把數學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沒有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探究,進而掌握課程的精髓和學習的方法。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課堂上,師生之間應該建立一種新型的關系,同時新課標有明確規定,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與學生的互動溝通,通過這樣的數學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逐步確立,留足溝通的時間,能夠充分激發學生主動性和想象力,增強學生靈活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擺脫死記硬背的學習模式。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新課改的要求,在高中數學教學具體操作中,教師應該做到尊重學生,深入到學生當中,去了解他們的需求,和他們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不再害怕老師,實現交流無障礙。教師不僅要學習上對學生進行引導,還要做學生生活上的朋友,這樣才能真正拉進師生的距離,建立起和諧民主的新型師生關系。
(二)培養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就相當于成功了一半,這同樣也適用于高中數學教學。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要能夠抓住學生的興趣,例如利用有藝術性的導入環節,從一開始就抓住學生的興趣,這樣教學的開展也更加容易。傳統“爭分奪秒”的模式已經不實用,新穎的開頭才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好奇心,促使學生進行數學探究。例如指數和對數函數教學中,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見的“拉面原理”,即在拉面中一變二,二變四,四變八,以此類推,讓學生列出拉面次數和所得根數的關系。 通過這種貼近生活的實例導入,能夠激發學生興趣和數學思維能力。同時,運用多樣化的導學也能提升教學新課程數學的教學能力。
(三)增強應用能力
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要徹底擺脫空想教育模式,要數學聯系生活,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此外,還要教會學生理論聯系實踐,做到學以致用。在教學中創設生活情境,把抽象的數學問題變為典型的生活問題。例如概率教學時,可以將生活中彩票中獎率引入到計算題中,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彩票中獎率大小的計算,然后對比買彩票的總錢數和中獎額度,向學生解釋彩票的性質。這對于學生學以致用能力的培養是很重要的。
四、結語
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師要深刻認識到素質教育的重要性,積極改變自身的教學方法和理念,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加強與學生的溝通,開發出適合數學教學的生活問題,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同時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一帆.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模式分析[D].信陽師范學院.2015(03)
[2]劉東紅.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05)
[3]祁國柱.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數學有效教學之高三有效備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