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英
摘 要:縱觀當前世界藍莓產業,其呈現迅猛發展的趨勢,國際市場對藍莓的需求量不斷攀升。較其他國家而言,我國藍莓產業存在著不可比擬的優勢:充足的勞動力資源、豐富的自然資源等。
關鍵詞:藍莓;土壤管理;現狀;解決策略
中圖分類號:S66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058
1 土壤調酸改良方面的現狀及解決策略
藍莓生長的土壤應具備良好的排水性、通氣性、透水性等特點,且呈酸性及含有豐富的有機物質。由此可見,在種植藍莓時對土壤改良尤為必要。繼種植之后,還須根據藍莓生長狀況,對土壤指標做出適宜的調整。根據調查結果顯示,藍莓種植需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認識程度不夠、應用方法不合理、土壤改良不全面等極易造成不良后果:植株生長不良、葉片失綠黃化、植株大面積死亡等。
解決策略:通常,藍莓種植土壤富含有機質、透水性較強、通氣性較好等。此外。土壤pH值在4.0~5.5范圍內波動。因此,黏重、鈣質、鹽堿等類型的土壤不適于種植、發展藍莓。在建設藍莓園的時候,應注重調整3大指標(有機質含量、土壤pH值、土壤的通透性)。此外,筆者建議改土的范圍是全園會或者藍莓種植周邊的區域,而非僅僅改良種植穴的土壤。值得注意的是,調整酸度pH值、增加有機質含量等對藍莓種植、生長極為重要。實踐證明,130g硫磺粉可以促使每單元面積內的土壤pH值下降1。通常,土壤調值先于藍莓種植1a,且其的范圍涉及整個園區。為增加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工作人員可采用酸性草炭,具體操作步驟為:挖掘定值溝(深40cm,寬50cm),以1:1或2:1比例將有機質、原圖進行配置,從而達成改良土壤的目標。此外,充分腐熟的腐葉土、作物秸稈、碎樹皮等亦可以用于改良土壤。當然,草炭及硫磺粉共同改良土壤的效果會更佳。
2 高壟栽培方面的現狀及解決策略
藍莓的根系生長范圍為5~20cm,其受水分的影響較大,且抗澇能力較為匱乏。基于此種情況,在種植藍莓時應選用起壟栽培方法。然而,在實際種植、生產過程中,由于起壟過高、斷面呈錐形等,藍莓根系的生長空間受到限制。此外,壟土保水性較差。炎夏時節,過高的溫度會使根系失水、缺水,從而導致其死亡、停長,嚴重影響了植株的發展、產值等。
解決策略:在實際調查過程中,筆者發現很多新栽園為便于排澇,一般將土壟值控制在15cm左右,甚至不采用起壟種植的方法。進行排澇時須建立高壟、臺田等。根據調查結果顯示,降低壟高的方法主要包括行間填草、行間填土等。此外,還可將高壟轉變為高度大于1m的高臺,從而為藍莓根系生長提供廣闊的空間。在采取上述策略之后,仍舊無法抗旱、保水時,可采用秸稈雜草覆蓋種植區土層,進而避免、降低陽光對藍莓根系的傷害。
3 肥害方面的現狀及解決策略
深入研究、分析藍莓可知,其對肥料的需求較低。根據調查結果顯示,藍莓自身含有很少的化學元素(氮、磷、鉀、鈣、鎂等),且對氯、鈉等元素避而遠之。過度的、不當的施肥皆會傷害藍莓植株,生甚至造成死亡、停長等不良后果。
解決策略:在進行施肥的時候,應充分考慮藍莓種植土壤的肥力、樹體營養狀況等因素,以更好地控制施肥量,從而確保藍莓健康生長。就施肥而言,其主要選用有機肥、三元復合肥,且施肥次數控制為3。與此同時,在施肥過程中切忌選用氯基肥(氯化銨、氯化鉀等)、銷態肥(硝酸銨、硝酸鉀等)。值得注意的是,有機肥施肥的時間是充分腐熟。
4 地膜覆蓋方面的現狀及解決策略
地膜覆蓋在藍莓種植中的應用,主要功能是防草、保濕。在北方地區,黑色地膜覆蓋法較為常用。夏季,土壤表層溫度有所升高,地膜透氣性較差,極易導致淺層土壤內的藍莓根系死亡,甚至阻礙植株的生長。
解決策略:慎用地膜覆蓋法,多采用秸稈覆蓋、行間生草等方法。此外,效果較好的無紡布地膜亦可應用于覆蓋。然而,其需要耗費大量成本。
5 “窩根苗”方面的現狀及解決策略
就藍莓建園而言,其大都傾向有采用營養缽苗。在建園過程中,很多種植者對藍莓生長特點了解甚少,對其的栽種僅僅停留于去除營養缽體層面。這種情況下,容易形成根系窩團現象,進而導致老根老化、新根不發、較差通透性等。待種植幾年之后,根系的發展范圍仍舊局限于營養缽體圖的圖案,造成葉片黃華、植株生長不良等。
解決策略:在破除營養缽提之前,應充分考慮藍莓苗根系情況。土質疏松、根系并未充斥缽體空間的營養缽體不可去除。根系出現窩團的缽苗,須去除營養缽體。對于缺乏缽體且生長不良的藍莓植株,可對其施以海藻肥等。如有所需,可通過分次換土以改善藍莓生長狀況。對于嚴重的藍莓植株,可將其移植于適宜的土壤環境中進行苗圃化培育。
6 結束語
總而言之,種植土壤管理對確保藍莓健康生長、提升經濟效益等具有重要的意義。希冀,藍莓種植者能夠明晰藍莓的生長習性,為其構建優良的生長環境,從而提高我國藍莓種植的質量,以在國際市場中占據優越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