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衛軍
摘 要: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傳統設計有著不可割舍的內在聯系,中庸思想作為儒家文化的核心內核,對社會各個領域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中為適應之謂,庸為經久不渝之意”,中庸思想應用于中國傳統設計,進而表現出一種輕外在重內涵的特點。中國傳統設計要想更好地發展走走向世界,必須充分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起來,吸收“中庸”思想,實現中國傳統設計的不斷完善與發展。
關鍵詞:中庸思想;傳統設計;思考
中圖分類號:J5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0-0079-01
“致中和,天地位焉。”這是中國傳統中庸思想的核心內容,它聚集了中國傳統文化深層次的內容,影響著中華民族傳統文明的發展,同時也影響著我國傳統的設計觀點。不可否認,中庸思想為中國傳統藝術設計提供了廣闊的私享空間和舞臺,它不僅可以充實設計師、藝術家們的審美標準和藝術表現手法,同時也傳統設計提出了有益的啟示。
一、何為中庸思想
中庸思想作為儒家文化的核心內核,對社會各個領域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學中的中庸之道,詳細來看主要包括學習方式、做人規范等幾個方面。其中學習的方式: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作人的規范如“五達道”和“三達德”等。中庸思想的最高境界是至誠至德,要達到這種目標主要就是通過人們的自我監督、自我修養、自我完善、自我教育、自我發展,逐步培養個人的理想人格和理想信念,從而達到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圣、a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創“太平和合”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境界。
二、中庸思想對中國傳統設計的啟示與思考
從中國傳統設計角度來看,中庸思想應用于中國傳統設計,進而表現出一種輕外在重內涵的特點。利用“中庸”、“至和”思想對中國傳統設計,主要對中國傳統服飾、中國傳統建筑、中國傳統工藝品有著深刻的而影響。
1.對中國傳統服飾設計的影響。中國傳統文化在服飾選擇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始終是服裝設計師熱衷的元素之一,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儒家中庸思想更是在傳統服飾設計上有了充分的體現。比如服飾里漸變過渡的中間色,它給人的感覺是寧靜致遠,溫文爾雅,這種中間的色調把中庸思想應用的非常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與傳統服飾設計的有機融合;寬袍大袖也是從漢代服飾發展而來的一種服裝樣式,它在設計的過程中也體現了和諧統一的思想。東方和西方的服飾對比起來就好像西方人更強調競爭、中國的傳統則是講究平和的,如放風箏、太極等,講究的是自我完善的過程,是一種內在的修行。中國傳統元素是一種神韻,不是一件旗袍、大燈籠袖或者某種色彩可以詮釋的。在傳統服飾的樣式方面,也體現了很深的中庸思想,比如:旗袍、唐裝、中山裝,都體現了對稱的設計,把中庸氣質表現的淋漓盡致。中國的傳統服飾與中國傳統文化有機融合,運用現代設計理念,實現了中庸思想與現代設計的理性重組,進而創造出更好地服飾樣式。
2.對中國傳統建筑設計的影響。把中國傳統文化的中庸思想應用于傳統建筑,則表現為不求外顯而求內涵的特點。對于中國傳統建筑而言,它往往把精華和高潮放到最里面,放到最后面,而前面則只是樸質的墻。首先,中國古代建筑的“以中為核”,中國傳統建筑都要講究中軸線對稱,這就體現了“以中為核”的思想,同時也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筑的嚴謹對稱格局;其次,中國古代建筑注重自然規律。中庸思想告訴我們,人們一定要處理好與自然的關系,積極遵守自然規律,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在中國傳統建筑設計中,“人與自然和諧”的思想始終堅持其中,順應天然,不拘泥于形式,實現和諧統一;再次,中國傳統建筑設計注重建筑之間的平衡。中國的傳統建筑在設計過程中更多的是以組合為主,不斷強化不同建筑之間的和諧和優化,這樣能夠完美的體現中庸的思想。
3.對中國傳統工藝品設計的影響。把中國的傳統中庸思想引用的傳統工藝品設計過程中,不僅能夠展現工藝品的高雅精致,同時也能夠實現傳統工藝品的價值。中庸思想中的“中和”、“天人合一”思想,都能夠對傳統工藝品設計有著深刻的啟發。一方面,傳統工藝品的設計需要“中和”思想的融入,這樣能夠使人們感受到傳統工藝品中的生活觀念和審美品位,另一方面,傳統工藝品引入“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傳統工藝品更加具有道德性和象征性,能夠真正實現傳統工藝品的內在價值,體現為社會服務的設計思想。
三、結語
中庸理念是我們傳統設計文化根深蒂固的靈魂和推動力,也是我們當代設計最寶貴的寶藏之一,中國傳統設計要想更好地發展走走向世界,必須充分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起來,吸收“中庸”思想,實現中國傳統設計的不斷完善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江波,廖前蘭.儒家“中庸”思想對中國現代設計的影響[J].藝術與設計(理論),2007(07).
[2]孫翊瀧.淺析中庸思想在藝術設計中的應用[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1(06).
[3]劉頎.淺析中庸文化對中國廣告語言的影響[J].新聞天地(論文版),2007(01).
[4]張永山.中庸文化觀與中國畫“現代性”[J].美術觀察,2003(07).
[5]莊桂森.儒家“禮”“中庸”對書法的影響[J].河南職技師院學報,2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