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菊萍
摘 要: 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學生之間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因此在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差異化,使學生在德育教育中得到公平、平等的待遇,增強學生道德意識,使學生在班主任的引導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德育素質(zhì),成為綜合素質(zhì)全面發(fā)展的人才。
關鍵詞:尊重 學生個性 初中班主任 德育工作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6-0222-01
前言
由于班主任是學生在學校接觸最多并對學生的具體情況了解最全面的人,因此班主任應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對學生展開德育教育,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既是教師又充當校園生活中的家長角色,因此班主任的形象及舉止都會給學生的德育發(fā)展帶來較大的影響,班主任對學生的尊重與肯定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與生活的信心,而部分班主任由于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出現(xiàn)不公平待遇的問題,因此影響了學生的正常學習生活,同時使學生產(chǎn)生不健康的自卑心理,影響了初中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本文對目前班主任工作現(xiàn)狀進行分析,并提出尊重學生個性開展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措施,為初中班主任順利開展德育工作提供借鑒。
一、目前初中班主任工作現(xiàn)狀分析
首先,部分初中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學中通常以命令的口氣與學生說話,并且對學生的批評多于贊賞和表揚,使學生對班主任產(chǎn)生畏懼心理,同時,由于班主任的日常行為對學生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學生在某種程度上對班主任的言行舉止進行模仿,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觀念產(chǎn)生影響。有些學生生活中對他人缺乏禮貌與尊重,形成自我意識較為強烈的心理,在家中用命令的語氣和家長說話,在與他人交流時缺乏禮貌行為及禮貌用語[1]。長此以往嚴重影響初中學生的道德思想觀念與道德行為。
其次,由于學生之間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化,部分學生學習成績較好,為班級帶來榮耀,而很多學生基礎較差,在學習中由于學習方法不當或其他因素,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影響了班主任的正常工作,因此班主任對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不夠重視,嚴重影響了學生的道德意識培養(yǎng),學生在班主任的批評和不公平待遇之下,會產(chǎn)生扭曲的心理,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
再次,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沒有注重尊重學生的學習成果,初中部分班主任也擔任任課教師的職位,在教學中,由于有些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理解不到位,在作業(yè)過程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一些錯誤,教師在批改作業(yè)時,對出錯較多的學生給予完全否定,并對學生進行批評,使學生失去了學習興趣。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學生不同程度上產(chǎn)生自卑心理,影響了學生健康發(fā)展。
二、尊重學生個性——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
1.加強班主任道德素質(zhì)修養(yǎng),推己及人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展開,首先要求班主任加強自身道德素質(zhì)的修養(yǎng),只有班主任不斷的提高自身道德素質(zhì),對學生進行言傳身教才能夠使學生在班主任正確的道德行為中得到啟發(fā),進而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zhì)[2]。班主任應充分尊重學生,以平等的身份和學生進行互動和交流,在與學生交流過程中要充分體現(xiàn)對學生的尊重,采用禮貌的方式與學生開展互動。
例如,在開展班級例會時,班主任用誠懇的態(tài)度向?qū)W生征求班級管理意見及建議。另外,班主任對學生的尊重還體現(xiàn)在公平、平等的對待班級每一位學生,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不以學習成績及家庭背景為判定標準將學生進行等級劃分,學生在班主任公平的待遇下進行學習,在班主任良好的道德素質(zhì)熏陶中,學會了如何尊重他人,如何以禮待人的處事方法,充分提高了學生道德素質(zhì)。
2.尊重學生人格,培養(yǎng)學生道德意識
由于學生之間有差異化,因此初中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時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差異化,人格尊嚴被尊重是被認可的重要體現(xiàn)。由于初中學生心理成長特征決定其具有強烈的被尊重的需求,因此班主任在德育教育時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例如在德育教育中教師先了解學生的性格,了解學生的需求,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不同學生的優(yōu)點,尊重其喜好,不將學生不喜歡的事物強加給學生,充分的尊重其人格。學生在人格受到尊重的同時,也懂得了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問題,充分尊重他人,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素質(zhì)打下基礎。
3.尊重學生學習成果,提高學生道德意識
學生的學習成果主要表現(xiàn)在學生的作業(yè)及課堂思考結(jié)果,因此在作業(yè)及課堂思考時,教師應對學生的學習成果給予客觀的評價,堅持以鼓勵為原則進行評價,對作業(yè)及課堂提問表達不準確的學生給予肯定,教師應對學習效果不好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并對其在課堂教學中遇到的困難進行了解,使學生排除由于沒有較好的完成作業(yè)而產(chǎn)生的心理恐懼感,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下充滿自信,提高課堂學習質(zhì)量,更好的完成學習任務[3]。學生在學習成果被尊重的同時,使學生意識到教師的尊重給自己帶來的良好的影響,從而實現(xiàn)了對學生個性的尊重,有助于促進學生長遠發(fā)展。
結(jié)論
綜上所述,初中班主任展開德育教育工作時一定要注重對學生的尊重,充分的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差異化,尊重學生的學習成果,使學生在被尊重的同時,意識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意義,進而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zhì),為社會培養(yǎng)高素質(zhì)人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尤陽.談如何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實效性[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 2007,14(08):143-144.
[2]楊宣明.傳統(tǒng)的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反思[J]. 四川教育學院學報. 2005,02(04):142-143.
[3]費建良.班主任偏離德育為首理念的現(xiàn)狀及其對策[J].教學與管理.2005,02(13):148-149.
[4]盧雪燕.職業(yè)中學德育教育與班主任工作芻議[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 2004,03(S1):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