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英
摘 要:就學生青少年時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而言,他們有著強烈的求知欲望,對各種新鮮事物好學、好問、富有幻想,但他們這種學習積極性往往與短暫的“直接興趣”掛鉤,遇到較為抽象的物理知識時,就易失去學習的積極性。如果物理課堂能按照學生的本性去設計,激發學生的興趣,追求快樂,獲得快樂,物理課堂怎能不生機勃勃呢?在新課程物理教學中,物理教師應改變原有統一僵化、枯燥乏味的教學方式,在新課的引入,實驗的模擬、練習、檢測,課中放松環節優化運用信息技術有效地激活物理課堂,使物理課堂煥發生命活力而變得生機勃勃、充滿智慧、探究和創新。
關鍵詞:物理教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
一、利用多媒體視覺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精彩的課堂引入不僅能很快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會激發學生逐步探索的積極性,激活學生學習思維和課堂氛圍,優化教學過程,促進教學效果。計算機多媒體課件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能創設情境,增加觀察對象的可見度和清晰度,對學生進行全方位感官刺激,易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探索欲望。所以,利用多媒體的手段引入新課,可以取得預想不到的效果。
如“科學探究:牛頓第一定律”的引入,可以先播放電影《甜蜜的事業》中的片段:劇中人物坐在行駛的拖拉機中,有說有笑……司機突然剎車,乘客連人帶物一起從車廂的后面滾下來……教師可以問學生為什么會發生這種事故,學生回答:“慣性……”短短一兩分鐘,學生注意力十分集中,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輕而易舉地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向課堂。在慣性的授課內容完成后,重放該片段,提醒學生注意觀察:該片段是否違背了物理原理。學生再次觀看后進行了激烈的爭論……得出結論:該劇中人物傾倒的方向反了,緊急剎車時,由于慣性,人應向前滾,而不可能向后滾,違背了物理原理。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的氣氛,加深了學生對慣性的理解,同時也會從中得到一些啟示。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模擬實驗,增強實驗的生動性與有效性
物理教學離不開課堂實驗,但現實的物理實驗存在一些問題,影響著物理教學質量。在信息技術手段多樣化的今天,靈活運用多媒體,可以更加生動地呈現各類物理現象,使實驗效果實現質的飛躍。
如,在“空氣的‘力量”的教學中,我們很難再現馬德堡半球實驗,導致很多同學難以想象大氣壓究竟有多大?而有了多媒體技術手段后,我們就能將馬德堡半球實驗的故事通過屏幕展示向學生娓娓道來。當馬德堡市長下令16匹馬開始向相反方向拉兩個半球時,學生的心都提了起來,兩眼直盯著屏幕,尤其是當老師通過點擊鼠標來控制馬夫揚鞭策馬時,學生更是感覺仿佛身臨其境,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大氣壓不但存在,而且很大”,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呈現,令每一個學生終生難忘。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練習、檢測,省時又高效
新課程改革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與素質教育,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掌握了各學科必備的基礎知識后,只有通過各類試題反復訓練,才能達到靈活運用、融會貫通的目的。否則,知識掌握得再扎實,也很難考出理想的成績。因此,課堂的練習及考前的模擬測試是不可或缺的教學環節。
傳統教學方法往往需要教師在黑板上進行板書,費時費力,而且板書的過程中學生容易分心,課堂效率低。現在好了,老師只需利用電腦,便可輕松自由地實現各章節的練習、達標檢測,既省下了大量的時間,又大幅度提升了達標檢測的質量。另外,一味機械地做題很容易讓學生產生疲勞感,而有了信息技術的加入,我們可以在學生做對題目時加入一些聲音、動畫,適時對學生進行表揚、肯定,不但可以為枯燥的習題課注入一些生氣,更能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找到繼續解題的不竭動力。
四、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課中放松,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
如何提高學習效率呢?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勞逸結合。學習效率的提高最需要的是清醒敏捷的頭腦,所以適當的休息、娛樂不僅是有好處的,更是十分必要的,是提高各項學習效率的基礎。人的注意力不可能長時間地保持固定的狀態,中學生的持續注意力一般在20分鐘左右。根據注意力的這一特點,我們可以在授課的過程中,如講授15分鐘新課后,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音樂或短時間的搞笑視頻以調節課堂氣氛。這樣既可避免學生出現聽課疲勞狀況,同時又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物理學習變成一件愉快的事。
參考文獻:
[1]趙麗華.初中物理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的整合[J].中國校外教育,2012(10).
[2]魏婷婷.活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 成就高效精彩的課堂[J].高中生學習:師者,2014(5).
[3]袁廷立.淺談物理課堂引入新課的方法.軟件:教育現代化,2014(3).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