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捷
摘 要:目前,應試教育的壓力使素質教育空間被不斷壓縮與侵蝕,而隨著創客教育理念的不斷發展,中小學校的創客教育隨之迅速發展,創客教育立足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有利于改變教育所面臨的困局,就中小學的創客教育發展模式展開研究,并對我國未來中小學創客教育的發展模式進行探討。
關鍵詞:創客教育;培養環境;人才培養;評價體系
“創客”身影隨處可見,創客教育從做中學、創新教育、體驗教育、基于項目的學習等理念和思想為一體,契合廣大學生的好奇心和創造力的天性,融合科學、數學、物理、化學、藝術等學科和知識,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創客教育概述
“創客行動”是由美國興起的鼓勵人們利用身邊各種材料及計算機相關設備、程序以及其他技術性資源,通過自己動手或與他人合作創造出獨創性產品的一種行動,“創客行動”基于對技術的應用,面向技術類產品的生成,在當前社會技術不斷創新、技術產品不斷豐富的背景下,越來越受到研究者與教育者的關注。2013年以來,美國眾多小學開始參與“創客行動”,將“創客行動”融入“創客教育”,將“創造的學習”視為學生真正需要的學習方式,重視培養學生創造的興趣、信心和能力,利用科技的發展為學生提供新工具、新材料、新技巧,為每位學生提供成為真正創造者的可能。
創客教育旨在為所有中小學生提供適宜的用于創造的環境、資源、機會,特別是借助技術工具與資源,讓學生能夠將學習過程融入創造過程,實現基于創造的學習,在創造過程中提升學科的學習質量,尤其是提升科學技術、工程、數學、藝術等學科的學習信心,投入基于創造的學習過程中,可以培養自己的判斷性思維、創新思維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創客教育的發展模式
創客教育的發展主要是整合性發展、開放性發展以及專業化發展。
1.整合性發展模式
創客教育的發展是指向全面發展的全面學習,涵蓋學科知識、創新與創造、自我認知、合作、有效溝通、富有責任感多個方面;學科知識要求學習者能夠有效構建內容性知識,將事實性、概念性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創新與創造是學習者通過實驗、實踐與創造解決問題并生成全新、自主的創意;自我認知是指學習者認識到自己在知識技能以及各方面發展的學習需求,并進行自我調試,保證自己飽滿的學習精神和最佳的學習狀態;合作要求學習者與他人共享知識、經驗交流,共同達到小組的學習目標,維持合作共贏的協同關系;有效溝通是指學習者通過不同方式有效闡述自己的觀念,與他人建立聯系,認真聆聽他人建議,達到有效交流;責任感則要求學習者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承擔自己的責任并積極行動。
中小學創客教育的發展有利于知識與技能的整合,創客教育情境下的學生致力于設計并創造某一產品,學習重心不僅僅只是知識概念的學習,更是知識的應用與研究,學習環境也由固定的教室環境教師講解到自主創新,自主學習,而老師的工作重心也不再是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是致力于挖掘學生的潛能,提升學生參與創造的信心與動力;同時創客教育的發展也趨向于情境與資源的整合,創客教育情境下的學習基于真實的創造需求,需要學生從不同的視角分析問題,整合利用各種 技術、人力資源與工具,積極投入到學習創作中。因此,情景與資源的整合背景下創造了一種包含正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獨立探究與協作探究、線上學習與線下學習等不同的學習方式,包括多種多樣的學習工具與學習情境。
2.開放性發展模式
基于創造的學習本身具有開放性,學生面對的是開放的創造情景與資源,在參與開放、發散性思維的學習中,同時面臨著與環境、他人及自身的開放性對話,在面對復雜問題的情境中要求學習者在短時間內提取、利用或提出不同的觀點和問題解決的新思路,隨著創造過程的推進,對話的方式、對象、范圍和深度都在發生變化,因此,創客教育開放性發展要求創客教育的研究者與實踐者精心設計出適當的創客教育目標并提供相應的情景與支持,有效開展創客教育。隨著數字制造時代的發展,創客教育由原來的機器人俱樂部、手工俱樂部等帶入了教師課堂,整合與各個學科的教與學,多種多樣的制造技術擴展了學生的創造工具,每間教室都可以成為創客空間,在此空間可以利用技術含量或高或低的材料完成創造并獲取直接經驗,學習者可以自主決定參與創造項目的方式與時間。
3.專業性發展模式
創客教育起源于對課外非正式學習的關注,但其實施需要專業化的設計,隨著創客教育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學校、研究機構與教師開始重視創客教育實施者的專業化技能培養,ARCS動機模型提出要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但需要把握學生的學習動機,還需要系統的動機設置與激發程序以及相應的激發策略,整合學習環境。
創客教育的專業性發展需要創客教育實施者熟悉創客教育的實施原理與技巧,理性看待技術在創客教育中的角色和地位,有效設計創客教育活動,在推進創客教育的過程中要注意:準備特定的工具;選擇特定的工具需要特定的知識;了解創客教育背景下的教育學原理;同時要注意創客教育中的安全因素,并將創客教育融入已有的學科教學內容。
三、我國創客教育的發展現狀
創客教育在我國的發展也是較為迅猛的,早在2008年,浙江省溫州中學的一名高三學生就創造了“創客空間”,而北京景山學校最早在學校建立了創客空間,并開設了一系列從小學到高中的創科課程,并將原有的機器人課程的教學資源整合,使得機器人小組的學生從競賽壓力中解脫,做一名自由的“少年創客”。創客教育已經在國內受到了足夠重視,但在學校中的創客教育發展才剛剛起步,教學設計模式并不健全,相應的教學活動設計實施步驟有待完善,教學資源與教材也不夠豐富;同時,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創客教育不僅需要教師在教學方面重新認識和轉變,還要了解更多領域的知識,因此,需要更多關于創客教育的人才;創客空間所需要的一定工程素材以及加工空間、工作平臺等,創客空間的建立需要大量的資金和場地,其運營計劃也需要專門的人員負責,因此,政府需要投入大量的財力、物力和人力才能使中國的創客教育由中國制造 轉變為中國創造。
四、創客教育未來發展模式
1.創客教育培養環境建設方案
建立多校共享的創客中心試點,降低創客空間的建立成本,學生在共享資源的同時,也加強了各校之間學生和老師的合作交流。建立創客中心不能只追求昂貴的器材,而是要因地制宜,最大化利用已有的資源,實現最有效的創客探索。
2. 教育創客人才培養模式
創客教育不僅需要對教師的培訓,還要注重學生的培養,提供教師培訓讓教師掌握創客教育的核心,了解創客教育的實施方式,將 創客教育運用到教學中,同時創客教育需要在中小學進行普及,接觸工程技術,實現創新意識的培養。
3.創客教育平臺
創客教育不應局限于課堂或課外的創客空間,而是為學生提供線上線下的資源與服務,學生和教師及社會上的創客進行交流溝通,為創新觀念提供便利的環境。
目前,創客教育在國內中小學教育的發展已經受到國內研究者的重視和實踐探討,創客教育的發展有效緩解我國應試教育的壓力,展望未來,創客教育與創客活動必將在教育改革和全面提升學生素質的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高晶晶.“創客”在我國中小學教育中的應用探究[J].亞太教育,2015(25):268.
[2]祝智庭,雒亮.從創客運動到創客教育:培植眾創文化[J]. 電化教育研究,2015(7):5-13.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