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迎春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成為我國目前教育的核心內容,新課改標準要求初中數學教學將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應變能力作為其重點教學內容。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現代素質教育的需求。初中數學是一門比較嚴謹且具有實用性的學科,其許多知識在生活中有比較普遍的表現,而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微課對于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微課;初中;數學教學;合理應用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微課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其在初中數學課堂的合理應用關系著初中數學教學的整體質量,同時也是實現新課改目標的重要渠道。因此,需要針對目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優化,才能夠達到提升教學質量的任務。文章主要針對微課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合理應用展開分析。
一、目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
1.傳統思想觀念的束縛
據相關統計學調查,約40-60%的初中數學教師仍采取傳統的教學方式,并沒有認識到教學模式對于教學效率的影響,進行機械式灌輸性教學,導致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積極性下降,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數學教學沒有突出數學的學科特色,也沒有認識到初中數學教學要滿足培養學生教學素質以及數學能力的要求,沒有將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納入教學任務中,導致數學學科價值沒有滲透到平時的教學中。
2.不合理的教學設計
由于我國初中教育在形式和模式中都有相當一部分是應用傳統教學模式,這就導致了初中數學教學設計在很大程度上呈現出單一性。初中學生由于整體數學基礎較弱,并且呈現參差不齊的特點,導致對數學教學的接受情況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個性、特征,制定不同教學方案,因材施教,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二、微課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作用
1.微課能夠加強師生互動
教學過程中師生交流和互動的過程,單一的教學灌輸需要轉化為合作學習,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共同探究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與成功感,從而提高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信心。傳統的接受式教學已經不能完全滿足現代素質教育的要求,新課改要求數學教學中具有探究性、體驗性與實踐性教學,與傳統教學方式共同發展。微課的應用需要教師對學生的特征、興起以及愛好進行了解,才能夠制作出合適的微課。
2.微課能夠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微課中要重視因材施教。將教學任務與教學大綱相統一,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全面發展,同時,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以及差異,利用微課實現一對一學習,讓學生在原有的數學基礎上得到有效提高,讓數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得到不同的發展。
三、微課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合理應用
1.通過微課的特征創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是培養初中生數學興趣的基礎。和諧的課堂氛圍能夠讓初中生在輕松的環境中學習數學知識,因此,教師要使用平易近人的態度、溫和的語氣以及親切的舉止創造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讓初中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懷和包容,從而能夠自覺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部分數學教學內容比較復雜,導致初中生不能在短時間內有效掌握,或在學習過程中沒有掌握良好的學習技巧,并且部分初中生不愿吃苦、集中力不足等都影響了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在這個時刻,需要教師不斷引導初中生,對數學動作進行逐步講解,為初中生講述數學思維的重要性,鼓勵初中生多寫數學習題,對于有進步的初中生要加以表揚,讓初中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
2.利用現代化設備開展具體化情景教學
數學概念是將實際生活中數量關系以及空間形式等規律以及本質在思維中的反應,數學概念的教學不能夠簡單通過教師的講解,而需要教師通過對學生的積極引導,讓學生體會到概念中所蘊含的思想。數學概念是知識點的高度濃縮,也是有感性認知升華至理性認知的過程,在此階段,需要對概念進行合理加工。因此,在進行數學概念的教學時,需要將概念加工這一過程完整表現出來,從而使學生對概念內蘊含的數學思想進行思考。例如,在學習圓與圓的位置關系時,教師可以準備相關的視頻或CAD圖像進行講解,這樣就能夠讓學生對于圓位置的確定有了更加直觀的感受。
微課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其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有積極的影響,其合理應用能夠促進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劉贛洪,何秋蘭.微課在中小學教學中的適用性研究:以首屆中國微課大賽獲獎作品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4,15(8):11-14.
[2]廣東音像教材出版社.廣東音像教材出版社重點選題《初中數學三維導學案》微課堂錄像課在江門臺山順利完成首次攝錄[J].廣東教育:綜合版,2014,13(5):61-62.
[3]楊芳.初中數學課堂中的微課程功能性分析[J].學周刊,2015,22(19):46-47.
[4]夏光敏.淺談“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旬,2015,16(10):173.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