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



摘 要:針對當前初中英語課文難度加大,特別是詞匯量增多的現狀與挑戰,從學生英語學習的重點也是難點的詞匯記憶教學這一切入點著手,從教學模式上的多維化,注重學生的詞匯習得策略,使學生對于詞匯的習得達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詞匯;多元化;記憶;聯想;思維導圖
著名語言學家里弗(River)認為,足夠量的詞匯是建筑“英語”這座大廈的墊腳石,反之,也就成了絆腳石。因為一門語言最基本的構成單位是詞匯,沒有詞匯量的積累,又哪來句子的連貫,換言之,沒有足夠量的積累就不可能有質的飛躍,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由此可見,儲存詞匯量的重要性。然而,對于“鼠目寸光”的學習者而講,背誦、積累英語單詞猶如“盲人摸象”。針對上述現象,筆者根據多年來的教學經驗,總結出以下幾種行之有效的詞匯積累的方法。
一、記憶學原理融于詞匯習得
初一新生面對初中英語老師的侃侃而談,除了迷惘就是困惑:老師講課怎么這么快?課堂上怎么都是講英語的?課文怎么那么長?生詞怎么那么多?……初中詞匯,在數量上,比小學多得多,在熟識上,比小學難得多。烏申斯基說過:“沒有任何興趣而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志。”從記憶學的角度來講,系統化的、有意義的材料往往比單一、無意義的材料更容易記憶,因此在英語詞匯教學中就要善于引導學生將課文中的詞匯系統化和意義化。如,以倒霉的老狼為主題:最近老狼sick(病了),家里只有brick(磚塊),想把食物lick(舔),遇見一只chick(小雞),專心把米pick(啄),老狼心生trick(詭計),危險時鐘click(發出咔噠聲),雞媽媽拿起stick(棍子),狼跑速度quick(快的);還有以灰太狼是個好男人,當Pleasant Goat and Big Big Wolf《喜羊羊與灰太狼》風靡全國。我們不得不感慨animator(動畫片制作者)的inspiration(靈感)與創意。他們的才華animate(賦予)了那些本來inanimate(沒有生氣的)animal(動物)形象以vivid(鮮活的)生命,也在comedy(喜劇)的輕快element(元素)之間鼓舞了一大群女孩子唱“嫁人就要嫁灰太狼”等。
在教學中,教師要多途徑、多方式將詞匯的記憶變成趣味記憶、對比記憶、音韻記憶、邏輯記憶和立體化記憶,從而不斷提高記憶的實效性。這是符合記憶學規律的,可使英語詞匯習得的靈敏度提高,觸角生得更多、更長,從而大大提高詞匯的記憶效率。
二、心理學原理用于詞匯習得
心理學家認為,“興趣能產生動力,興趣能激發思維,思維能加深記憶,情感能激發興趣。”教師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多感官(眼、耳、手、嘴、腦等)功能,調動多種感覺記憶通道。不同的內容運用不同的感官功能,隨著記憶方法的不斷改變,記憶視角的不斷轉換,學習者在一定的學習過程中,就能一直保持高昂的興奮度。比如,在教學“What does look like?”時,在預習階段給學生布置了制作QQ秀的作業,首先老師在課前發給學生一些制作QQ秀的圖片,包括適合男生和女生的不同服裝和發型,并根據自己的喜好,剪下自己喜歡的發型和服裝,粘貼出自己的QQ秀,并畫上五官等細節。
第二天課堂上,老師就直接進入主題。“What does he look like?”讓學生通過描述自己的圖片來學習新的內容。由于前期準備工作比較到位,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在活躍的課堂中既呈現了重難點,同時學生也在不知不覺間既自學了生詞又去主動復習了已學的關于服裝、發型以及顏色的一些詞匯,而且還掌握了描寫人的方法。這樣的詞匯教學是真正有效的,切實做到了“多感官功能齊動,學習效果速提升”。
三、統計學原理植入詞匯習得
統計學注重的是歸類管理與分類指導相結合的原則,運用到英語詞匯記憶中,就是將一個單詞按照一定的法則,分解為若干部分,即若干個記憶單位,然后以記憶單位來記憶單詞。英語中絕大多數的單詞都具有詞素性、詞匯級別越高就越如此。英語詞素及其包含的意義是整個英語的基礎,能熟練掌握四十個詞素,就能類推出一萬四千以上英語單詞的意義。構詞法是識記英語單詞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了解、學習和掌握一定的構詞法知識對單詞的記憶、詞義的猜測、詞性的判斷等都有很大的好處。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方法:
1.合成法
合成法,顧名思義就是將原來兩個或兩個以上各自獨立的單詞組成一個新的單詞就稱為合成詞或復合詞。名詞+名詞,如:foot(腳)+ball(球)就合成了football(足球);名詞+動詞,如snow(雪)+fall(下降)合成snowfall(下雪)等等。需要強調的是,既要讓學生從字面上去理解合成詞的意思,更要教會他們從句子和文章的語境中去理解這些單詞的意義。
2.派生法
英語的很多單詞都有一個詞根,這是組成許多單詞的基礎,也是學生擴大詞匯量的很重要的一部分,這就是派生法。它一般分為兩個部分,即前綴和后綴。了解和理解了派生詞的構成,對于學生的詞匯量來說可能是呈倍增的關系。常見的前綴有dis-,en-,il-,in-,im-,mis-,non-,un-,re-,tele-等,如:usual通常的—unusual不同尋常的honest(誠實的)—dishonest(不誠實的)。常用的名詞后綴有-er,-or,-ian,-ist,-ment,-ness,-tion,-ing,-th,-ty等,如由名詞care可以派生出:careful-carefully-careless-carelessly-carelessness
3.轉化法
轉化法往往是在拼寫形式不變或改變不大的基礎上,不同詞性間的轉化。突出體現在形容詞與名詞、名詞與動詞之間、動詞之間的轉化。如:ice(n.)—icy(adj.) practice(n.)—practise(v);book(n.)—book(v.)advice(n.)—advise(v.)。
4.分辨法
分辨法主要有兩種情況:(1)同音分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詞,發音相同,但是拼寫不同,單詞的意思也不一樣。在初中階段的單詞拼寫中,學生常犯一些錯誤,如:經常把whether寫成weather。在此,筆者建議在復習時可以把同音異義詞列舉出來進行對比復習,通過同音分辨減少學生犯錯。(2)構詞分辨,通過對單詞構成及規律的認知,幫助學生輕松復習詞匯,提高復習效率。如:sing v. 唱歌-song n.歌曲,改變字母,變化詞性,成對記憶;good好的-goods 貨物,綴加字母,改變詞義,拓展記憶;bold 勇敢的-folk人民、民族-fold 折疊-gold 黃金-hold舉-hand手,The bold folk fold up the gold and hold it in hand.,相似單詞,例句記憶。
四、聯想學原理帶入詞匯習得
Krashen在輸入假設(input hypothesis)中提到:只有接受可理解性輸入(comprehensible input)語言習得才會產生。而聯想就是通過學生積累與積淀的已有單詞的拓展與聯想,形成對新詞習慣性的記憶與理解,產生同化效應。所謂學得越好,記得越快;記得越快,學得越好,就是此道理。筆者根據平時的教學經驗,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一定的詞匯,在教學過程中經常通過聯想對詞匯樹立形象與詞匯之間的聯系,使抽象的材料更加具體化,使學生要記憶的詞匯轉化為可理解性輸入。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情況:
1.類似聯想
基數詞與序數詞的記憶技巧,如一二三特殊記,加th從四起,八加h(eighth)九減e(ninth),ve要用f替(five-fifth,twelve-twelfth)二十到九十y要變ie(twenty—twentieth),若是幾十幾,前用基來后用序(forty-nine-forty-ninth)。
2.接近聯想
通過現象,將接近的事物和新舊語言信息聯系起來。比如,on the tree和in the tree這兩個短語,利用大多數水果是圓形的這一特點進行聯想,on中的o恰似一個圓,進而記住凡是蘋果、桔子等樹上的水果要用on the tree,而其他與樹本身沒有必然聯系的事或人就用in the tree。
3.關系聯想
利用語言信息之間在語境、語義、語氣等方面的各種關系,建立新舊成分之間的聯系。如:hot的反義詞是cold而不能是cool;cool的反義詞是warm。但有些詞由于存在一詞多義的現象,它就可能有不同的反義詞:如hard(硬的)反義詞就是soft(軟的);hard(艱難的)反義詞就是easy(容易的)。在有些情況下,我們還可以找到一些詞的中間項。如large和small,就可以有它們的中間項medium;right和left也可以加個中間項middle。
4.奇異聯想
充分發揮想象來建構詞匯之間的聯系,以幫助記憶與理解。如,April(四月)的A可以看作數字4,September(九月)的S可以看作9,November的N可以看作數字11,利用月份的首字母與數字之間的形似來形成聯想助記的效果。
五、思維導圖模式貫穿詞匯習得
隨著學生詞匯量的增加,記憶的難度也在不斷上升,同義詞辨析,相似詞組意義和用法的混淆等都在打擊著學生的信心,制約著學生的提高。為了幫助學生安全地渡過學習的“瓶頸期”,英國著名教育家東尼·博贊(Tony Buzan)根據大腦思維放射性的特點,創造了“思維導圖”。這個圖顯示的是大腦放射性思維的外在表現,是一種將思想圖像化的手段,也是將知識結構圖像化的過程。如以form為出發點,我們就可以構成這樣一張簡單的思維導圖:
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建立或擴充自己的思維導圖的引導。比如說,right這個單詞利用思維導圖可以從它的同義詞、反義詞、同音詞、形近詞、固定詞組以及與它連用的介詞等方面進行聯想,使所有與該單詞相關的知識都被儲存在該單詞的位置左右,在需要使用時就可以隨時從自己大腦里提取。
總之,詞匯學習是英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探索合適的詞匯學習和記憶方法是提高英語詞匯教學有效性的關鍵,在實際的英語教學和英語學習中,我們必須根據具體的內容和不同的學情來調整和使用不同的方法,力爭通過上述各種方式多元化地習得詞匯,轉變學生學習英語詞匯的方式,由原來的較多地注意單詞的音、形、義過渡到關注詞匯中的固定搭配、類連接以及單詞所承載的文化意義等,把詞匯運用到英語閱讀中去,用閱讀來檢測詞匯。在科學的教學策略指導下,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掌握并運用詞匯,愛上詞匯學習,從而為整體英語素質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慶國.科學記憶 高效識詞[J].中學外語教學,2011(4).
[2]譚繼翠.巧用思維導圖,強化英語詞匯記憶[J].中學外語教學,2011(5).
[3]馬榕.淺談中學英語詞匯教學[J].學園:教育科研,2012(5).
[4]李冬梅.初中英語詞匯教學案例叢談[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3-10.
編輯 薄躍華